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4評論

第1章 前言

1916年6月6日上午,在中南海居仁堂大總統的臥房里,57歲的袁世凱躺在臥榻上,面部浮腫,雙目緊閉,奄奄一息。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中華民國大總統、中華帝國“洪憲”皇帝,已經走到生命的盡頭。

床頭一側,侍立著他的大公子,一心想繼位當皇帝的袁克定。

床前,站著他的老朋友、把兄弟、北洋元老徐世昌;“北洋之龍”王士珍;輔佐他多年的左膀右臂、“北洋之虎”段祺瑞;另一位是他的表弟張鎮芳。這四人,是袁世凱親自選定的“托孤寄命”之人。

此時袁世凱已陷入半昏迷狀態,久久才微微睜開雙眼,望著站在床前的各位,嘴唇翕動半晌,終于說出兩個字:“約法。”

這是袁世凱留在人世間的最后一句話:約法。既沒說明是新約法,也沒說明是舊約法。民國時期有兩部約法,舊約法為民國元年所訂立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新約法為袁世凱制定的《中華民國約法》。按照舊約法,副總統為總統的法定繼承人;按照新約法,總統繼承人由現任總統提名三人,寫在“嘉禾金簡”上,藏之金匱石屋中,俟總統死后取出,在三位候選人中選一人繼任總統。

當天上午袁世凱去世后,眾人打開“金匱石屋”,取出“嘉禾金簡”,只見上面三個名字依次為: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

據說原來袁克定的名字位列其中,但袁世凱考慮到自己已落入眾叛親離、四面楚歌的境地,有誰還會擁立他的兒子呢?與其遺人笑柄,不如順應時勢,于是以段祺瑞取而代之。

按舊約法應由副總統黎元洪繼位,按新約法黎元洪位居候選人之首。于是,袁世凱去世當天下午,國務院發表公報,宣告黎元洪繼任總統。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掌握中央政權的國務總理段祺瑞與大總統黎元洪,拉開了府院之爭的序幕,民國史上的軍閥混戰由此進入了更為激烈的階段……

由于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后,驅逐國民黨、解散國會,廢除《臨時約法》,實行專制獨裁統治,給民國歷史留下一個不幸的開端,使不少建立民主國家必需的舉措,如軍隊國家化、民選議會、以法治國等,都失去了健康發展的契機,而明目張膽的軍隊干政、政權之爭、地盤之爭、革命與反革命的抗爭,則連年不斷。

袁世凱死后,北洋派群龍無首,很快分裂為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和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兩系為控制中央政權大打出手,隨著皖系的失敗、直系的裂變,在北洋嫡系新軍閥輩出的同時,非嫡系的奉系軍閥問鼎中原,北洋軍閥混戰再度升級;而北伐戰爭的開始,將幾乎從未間斷的南北戰爭推向高潮。

繼袁世凱“命喪二陳一湯”之后,北洋政府元首的位子上,又有了黎元洪受驚嚇而逃,宣統帝復辟七日,馮國璋被逼下野,徐世昌被趕下臺,曹仲珊被囚,段祺瑞被逐,張作霖被迫下野出關被炸……

而每一任元首的上下臺,幾乎都伴隨著一場軍閥混戰。這些大大小小的軍閥,演繹了民國時期大混戰、大動蕩的歷史。就其軍閥本質而言,他們都是擁兵自重,大者掌控中央政權,次者分疆裂土,小者坐擁一隅,彼此為權力與地盤爭相廝殺。但就單個軍閥而言,他們的政治追求、品行操守、個人作風等,又存在很大差異,其結局也往往大相徑庭;而同一軍閥在不同時期,也有著不同的表現。

然而,由于政治的、歷史的原因,許多軍閥的個性被模糊,取而代之甚至出現以訛傳訛的軼事。

本書精選民國時期掌控或左右中央政權,或在某些重大歷史事件中產生過重大影響、具有鮮明特色與爭議的軍閥,參考大量20世紀原始資料,以及大量相關人物口述,通過大量客觀事實,講述他們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發跡、崛起,以及最后結局,力求客觀、公允,以還歷史本來面目。

筆者 2011年

品牌:天下書盟
上架時間:2021-12-30 16:48:52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天下書盟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湖县| 仙桃市| 江川县| 丰原市| 哈密市| 鸡西市| 嵩明县| 武夷山市| 葫芦岛市| 赤水市| 洪泽县| 宜春市| 曲水县| 绍兴县| 五河县| 莱州市| 当涂县| 沁源县| 南澳县| 大英县| 象山县| 宜黄县| 隆林| 南岸区| 瑞昌市| 石渠县| 宁明县| 德安县| 临夏县| 宜兴市| 汉源县| 宣汉县| 黔西县| 绍兴市| 金湖县| 西藏| 雷波县| 南陵县| 嘉荫县| 安西县|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