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計學實務(第5版)
- 梁俊平
- 1556字
- 2020-06-19 14:10:27
4.1 總量指標
1.基本概念
總量指標是統計資料經過匯總整理后得到的反映總體在一定時間、一定地點的總規模和總水平的統計指標,用絕對數表示,因此也稱為絕對數指標。

總量指標數值的大小受總體范圍的制約,即總體范圍大,指標數值就大;總體范圍小,指標數值就小。
2.總量指標的作用
總量指標是統計中最基本的指標,在社會各領域的研究和管理中有重要作用。
(1)總量指標是對現象總體認識的起點。這些指標是描述一個國家國情和國力,一個地區或一個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基本數據。例如,國內生產總值、鋼鐵產量、石油產量、發電量、汽車產量、進出口貿易總額等總量指標,可以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產水平和經濟實力,還可以用作國際間、地區間經濟實力的比較分析。只有了解了一個企業的總產值、職工總人數、固定資產總額、廠房總面積、機器設備總臺數等總量指標,才能對該企業有基本的認識。
(2)總量指標是制定政策、編制計劃、進行科學管理的重要依據。例如,一個國家的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貨幣流通量等總量指標是國家制定貨幣發行量、存貸款利率、存貸款額度、基本建設投資規模等各項金融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基礎。
(3)總量指標是計算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的基礎。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一般是兩個有聯系的總量指標對比的結果,它們是總量指標的派生指標。如果總量指標計算不科學,統計范疇不合理,將直接影響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的準確性。
3.總量指標的種類
(1)總量指標按其反映總體的內容不同,分為總體單位總量和總體標志總量。
總體單位總量表明總體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所包含的個體單位的總數,反映的是總體達到的總規模,如商店數、企業數、學校數、職工數、學生數等。總體標志總量是指總體內各單位某一標志值的總和,表明總體的某一特征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達到的總水平,如總產量、總產值、工資總額等。
一個總量指標究竟是總體標志總量還是總體單位總量,隨研究目的不同和研究對象的變化而定。比如,醫生人數這一總量指標,當醫院作為研究總體時,它就是總體標志總量;如果醫生作為總體,它就是總體單位總量。
(2)總量指標按其反映總體的時間狀態不同,分為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
時期指標表明總體在一段時間內累積的總量,如產品的產值、國內生產總值、商品銷售額等。
時期指標的特點:
●不同時期的指標數值具有可加性,相加后表示較長時期現象總的發展水平。
●時期指標數值大小與所包含的時期長短有直接關系,一般情況下,所包含的時期越長,指標數值越大;時期越短,指標數值越小。比如,一年的總產值一般比某一月的產值要大。
●時期指標是連續登記、累計的結果。
時點指標表明總體在某一時刻的數量狀態,如人口總數、資金占用余額、庫存總額等。
時點指標的特點:
●不同時點的指標數值不具有可加性,相加后不具有實際意義。
●時點指標數值大小與其時間間隔(兩個不同時點指標之間的時間距離)長短沒有直接關系。比如,年底時某企業的職工人數未必比某月底職工人數多。
●時點指標數值是間斷計數的。
在實際工作中,這兩種總量指標在統計分析和計算處理的方法上都有所不同,須加以區別。
(3)總量指標按其計量單位不同,分為實物量指標、價值量指標和勞動量指標。

實物量指標可以反映現象總體的使用價值總量。它根據現象的自然屬性和特點采用實物單位計量,其實物單位有自然單位、度量衡單位和標準實物單位等。不同的實物指標表示不同的質,因此不同的實物指標不能相加。
價值量指標用價值單位反映現象總體的價值總量,具體用貨幣單位表示。價值量指標能將任何種類、用途的產品或商品數量加總,因為不同現象之間的價值量指標沒有質的差異,所以具有可加性,應用也最為廣泛。
勞動量指標是用勞動時間為單位計算的產品產量或完成的工作量。企業常用這種定額工時產量指標安排作業計劃和核定工人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