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揚長避短,修正誤區(4)
- 王牌店長王牌店員(大全集)
- 趙凡禹
- 5353字
- 2014-01-23 15:20:34
通道設計是室內設計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其好壞直接影響到顧客能否順利地進行購物,進而直接影響到店鋪的商品銷售業績。良好的通道設計可以引導顧客在店內順暢地選購商品,避免產生賣場死角。因此,店長在進行通道設計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店鋪深度
一般而言,太深的店鋪會造成顧客的不安全感,影響入店率。因此當店鋪縱向太深時,須加強店內亮度;而太淺,則給顧客一種壓抑的感覺,不利于商品銷售。
具有相關的或互補性的商品最好安排在一起,這樣不僅能使顧客快速購買到所需商品,提高購物效率,而且還可提高每位顧客的消費量。
2.貨架高度
貨架高度適中。如果貨架太高,會影響顧客的視線,且易產生店鋪擁擠、壓力太大的氣氛,影響顧客的購物情緒;如果貨架太低,則顧客很難看到縮放的商品,從而影響銷售。
3.過道寬度
以中國人身寬60厘米為主,顧客停留貨架前選購商品的距離約45厘米,因此,店內主通道寬度應在120厘米以上,最窄的顧客通道寬度不能小于90厘米。而收銀臺前則應保持至少180厘米的寬度為宜。
4.平坦
通道地面應保持平坦,處于同一層面上。有些門店由兩個建筑物改造連接起來,通道途中要上或下幾個樓梯,有“中二層”、“加三層”之類的情況,令顧客目迷五色,不知何去何從,顯然不利于門店的商品銷售。
5.少拐彎
事實上,一側直線進入,再沿同一直線,從另一側出來的店鋪不多見。這里的少拐彎,是指拐角盡可能少,即通道中可拐彎的地方和拐彎的方向要少,有時需要借助于連續展開不間斷的商品陳列線來調節。例如,美國零售超市經營中在20世紀80年代就形成了標準長度為18~24米的商品陳列線,日本超市的商品陳列線相對較短,一般為12~13米。這種陳列線長短的差異,反映了不同規模面積的超市布局的客觀要求。
6.通道上的照明度比賣場明亮
通常通道上的照明度起碼要達到500勒克司,賣場里要比外部照明度增強5%。尤其是主通道,相對空間比較大,是客流量最大、利用率最高的地方。
7.沒有死角
所謂死角就是顧客不易到達或者顧客必須折回才能到的地方。很明顯,顧客光顧死角貨位的次數遠遠少于其他地方,這樣會降低商品的銷售量。設計通道的目的是為了讓顧客在店內的購物更順暢,所以在設計通道時要注意不能給賣場留下死角。
門店通道要盡可能避免迷宮式的布局,要盡可能地設計筆直的單向道。通道是用來引導顧客多走、多看、多買商品的。通道應避免死角。在通道內不能陳設、擺放一些與陳列商品或特別促銷無關的器具或設備,以免阻斷門店的通道,損害購物環境。要充分考慮到顧客走動的舒適性和非擁擠感。
八、不能讓試衣間斷送了商機
一位營銷專家陪著妻子去逛商場,妻子在一家門面較大的專拒看上了一條長褲,導購小姐熱心地請妻子去試衣間試穿一下,而營銷專家就在專拒門口等候。結果十幾分鐘后妻子才回來,表情不是很愉快。
“怎么了?”
“別提了!她們店面弄得這么華麗,到試衣間一看,里面沒有鏡子,我頭發弄亂了都沒辦法整理;也沒有凳子,試條褲子也太費勁了。最夸張的是門還壞了,插銷不能用,門也關不嚴!算了,不在這家看了,走吧!”
妻子率先走出門店,營銷專家想了一下又走了回去,打算跟店鋪工作人員聊一聊。
“你們試衣間怎么不裝面鏡子啊?而且門應該修理一下吧!”
店鋪工作人員一臉無奈:“我也沒辦法啊!如果裝了鏡子,很多顧客根本不出來跟我們的導購溝通,自己看看就把衣服脫掉了!再說門也都是顧客弄壞的,本來就不結實,整天開開關關,我們修理都修理不過來!”
案例中的門店裝修得雖然很豪華,但是偏偏留下了一個死角―試衣間。生活中,很多店鋪工作人員都對試衣間不夠重視,反正顧客買的是衣服,總不會因為試衣間不夠舒服,試了合適的衣服也不買吧?這么說也許沒錯,但是不知這樣想的店鋪工作人員有沒有統計過他們會因此流失多少銷售機會。比如案例中的妻子,如果試衣間寬敞舒服的話,她很可能還會從店中多選幾件衣服試穿一下,誰能保證她不會買下其中一件或幾件衣服呢?從這個角度看,試衣間不是小節而是大事。
一項調查顯示,試衣間狀況已與服裝款式、服裝質量、導購服務等幾大因素,一起成為影響消費者購物趨向的主要因素。對專賣店、商場試衣間衛生及設施表示不滿的,占所調查的75%以上。商場、品牌專賣店的試衣間里,缺凳子的達55%,沒掛鉤的有10%,門上沒插銷的占20%,沒鏡子的占80%,沒拖鞋的占65%,沒燈光的占30%,面積小于1.5平米的占60%。另外,試衣間里堆放拖把、吸塵器、掃帚、廢棄的衣服包裝袋等也較為常見。
在狹小的空間中試衣服時,顧客稍不留神就會把服裝蹭臟;由于有些試衣間門插銷安裝不齊全,顧客在試衣過程中還要一只手緊拉把手;有些衣服把試穿者身材的缺陷來個全暴露,由于內部沒有鏡子,顧客不得不走出試衣間在大庭廣眾之下進行“展覽”……試想面對如此之多的試衣考驗,消費者的購物樂趣還能剩下多少。如果不想因小失大,店鋪工作人員們都應該認真檢查一下自家的試衣間了。
店鋪工作人員們需要清楚地認識這一點:試衣間這個不大的空間對于服裝的銷售工作卻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顧客認可并購買服裝的關鍵一步。作為顧客而言,買不買只有試了才能決定,可是由于服裝店內的試衣間在隱私、大小等方面令顧客感到尷尬,從而減少試衣的情況實在太多了。那么,試衣間應該具備哪幾個方面的條件呢?以下幾點僅供店長們參考。
1.注意隱私問題
調查顯示,試衣間最致命的問題,就是隱私性不夠。每個人在試衣服的時候都要經歷不可示人的階段。所以在試衣問的設計上應該著重考慮保護顧客隱私的問題。比如說某一專賣店試衣間的“門”都是布簾子,拉不嚴的會留下一條細縫,讓更衣人心驚膽戰這種情況還算好的,有的試衣間直接對著樓梯之類的出入口,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土下樓的人,而從樓梯那里也可以很清楚地從布簾上方看見試衣室里的人。這樣的試衣間即使其它設施齊全,也無法讓顧客安心地試衣服。
2.面積不能太小
通常的試衣間都是恰好只能容納一個人,尤其是那些內衣專賣店。如果你長得比較“肉”,那就抱歉了。試衣間是為所有來服裝店消費的顧客們提供服務的,并不是只為身材好的顧客準備的,萬萬不可讓試衣間成為體形較胖的顧客感覺羞辱的地方。
3.裝修不能太簡陋
許多試衣間內沒有安裝鏡子。有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試衣的時候可以不用出來照鏡子,這樣當穿上效果不好的衣服時就不必被其他人看見,例如那些能把蘿卜腿暴露無遺的貼身褲;而且也不用被那些無論你穿什么都會贊揚一通的導購所誤導。一個好的試衣間,在裝修上要考慮顧客使用是否舒適,燈光是否能夠襯托出明顯的效果等。
除此之外,大部分試衣間在一些細節處理上還存在問題,如果不把這些問題處理好,仍然會對銷售產生影響。
4.門的設計
試衣間在門的設計上基本分為兩種,全封閉和半封閉。所謂全封閉就是試衣間的門直通屋頂,中間沒有空隙。而半封閉就是門和屋頂間留有空間。
兩種設計各有優點:全封閉門設計比較美觀,讓試衣間和整個賣場融在一起,空間感很強。缺點是進入試衣間時間較長的話,就會感到空氣稀薄,悶熱難忍,有“好看不中用”之嫌。而采用半封閉設計,主要是為了方便顧客,如出現衣服尺碼不合適情況,可以直接從門上方把合適貨品遞入。
其實,試衣間門采用哪種設計,要充分考慮顧客的感受,不但要美觀,更重要的是舒適。如采用全封閉門設計,試衣間上方一定要有空調的排風口,保證試衣間空氣流通和溫度平衡,否則顧客就會產生悶熱的感覺,不適合顧客在里面長時間停留。在沒有排風的情況下,適合半封閉門設計,雖然有損美觀,但有利于空氣新鮮,而且也便于顧客更換貨品。
5、鏡子問題
很多品牌試衣間里都沒有鏡子,對此商家的書面性說法是:試衣間空間有限,不能很好地展示服裝,顧客穿好后,在賣場大廳照鏡子,視線更好。但是主要原因案例中說過了,其實是為了促進銷售,這是用導購來幫助顧客完成銷售的一種手段。如果試衣間放鏡子,顧客在衣服上身后,覺得不好看就在試衣間里脫掉,難以形成促銷機會。當顧客不得不走出試衣間在賣場照鏡子時,導購可以給予指導,必要時稍作恭維,很大程度上能提高銷售額。
但實際上在試衣間里不裝鏡子,這種做法是欠妥當的。顧客在試衣過程中,難免弄亂頭發、妝容,如果說試衣間連個鏡子都沒有,會給顧客帶來很多不便。更重要的是有的顧客體型特別,試衣間里沒有鏡子,衣服上了身也不知道好不好看,只好走出來站在眾目睽睽之下,常遇尷尬。
商家在試衣間里一定要安裝鏡子,但鏡子不可以過大,能照到上身或局部就行,以滿足顧客基本需要。這樣一來,顧客會自然而然走出試衣間尋找大鏡子。試衣間里裝小鏡子,但試衣間之外的鏡子,一定是越大越好,最好是幾面墻上同時安裝,能多角度、多方位地把顧客突顯出來,提高美感,促進銷售。
6.風格選取
商場里,服裝品牌爭奇斗艷、風格迥異。但試衣間絕大多數沒有任何特色,并不能體現其品牌風格,有時甚至試衣間陳設和品牌形象格格不入,讓人費解。比如有些時尚品牌,風格極為夸張、熱烈,偏偏試衣間卻是用古香古色的木頭圍成的,身入其中馬上就有倒回一個世紀的感覺。
在日本,試衣間每平方米的投入是店鋪每平方米投入的3-5倍,由此看出試衣間的重要性。比如在幾個試衣間中懸掛不同的上市新品,若消費者看到試衣間的樣品恰好中意,豈不是又給商家多了個賺錢的可能?有的試衣間甚至被裝飾成了豪華電梯的模樣,讓人一下就記住了它的與眾不同。
商家應該抓住每一個機會,向顧客傳遞品牌信息。試衣間就是一個最好的讓品牌深入人心的場所,它就像品牌的“第二張臉”,考究的試衣間讓人有了試衣的欲望,往往可能增加銷量。部分商家不惜成本,設計出相當考究和品牌風格相一致的試衣間,看似提高成本,但實際利潤并沒有因此而下降。一個來源于品牌的小飾品、一張品牌宣傳畫、一包紙巾也許就能讓品牌在顧客心中根深蒂固。
九、注重門店風格的和諧統一
某商業街有一家中國風服裝專賣店,從門外看進去,店內的整體裝修古香古色,很有韻味。但是進到店內后,不和諧之感就油然而生:店內的燈光設計過于搶眼,可謂五顏六色、繽紛絢爛;導購人員穿著白T恤、藍牛仔褲,看上去是很清爽簡潔,但是偏偏與店面的整體風格格格不入……這些還都可以忽略,但是店內播放的音樂就堪稱是災難了—搖滾音樂震耳欲聾,再配上店員的叫賣聲,讓顧客頓生穿越時空之感!
門店的風格是個大問題,門店是品牌風格表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產品個性的外溢,它不僅營造販賣空間的商業氣氛,更重要的是它能吸引品牌消費對象的注意力,界定產品與環境的關系。特別是當今品牌林立,商品過剩,市場競爭白熱化加劇,塑造品牌個性風格,創造良好的購物環境已是所有品牌營銷商案事之首。
案例中的門店存在的問題是整體風格不協調,門店本身走的是中國風路線,應該說偏向于古典,但偏偏添加了很多不適合的現代元素:音樂、店員制服、燈光設計……因而直接影響了門店的銷售氛圍。后來這個門店在專家的建議下對店面設計做了修正:所有燈具均換成色彩趨于暖色調的桶燈,讓氣氛更典雅;店員穿上了帶有中國風設計的制服,對顧客的招呼禮儀也要求重新制定;店內播放的音樂變成了舒緩輕柔的古典樂曲。調整后當月營業額就獲得了提升。
要使顧客產生購買沖動,必須使店內有賣場氛圍。特別在服飾店中,由于顧客有在店中停留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中,店內就可以通過聲音、顏色、燈光等塑造出店鋪氛圍,使那些只是想看看的顧客產生購買欲望。那么,如何才能恰當地把握某一品牌理念下的外在空間呢?如何營造“她”的時尚氛圍?
1.色彩設計
在店鋪的氛圍設計中,色彩的有效使用具有普遍意義。色彩與環境、與商品搭配是否協調,對顧客的購物心理有重要影響。店鋪內的色彩設計是店鋪氛圍設計的頭等大事,色彩與品牌、室內環境、服裝風格都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有效的色彩設計能夠使顧客從踏人店門起便感受到服裝品牌獨有的魅力與個性,使顧客的感性因素得到升華,最終調動其購買欲望。一般說來,顧客在賣場中對色彩的感受有以下幾點:
(1)空間感與重量感。
色彩的柔和與絢麗,能夠強化或減弱賣場的空間感與重量感。比如使墻壁光鮮明亮,會使人感覺青春與活力;而涂有厚重的色彩,則會使人感到穩定與莊重,較適合典雅、大氣的服牌。一般來說,亮麗的色彩可以讓顧客很快陶醉,并激發年輕愛美女性的興趣。但是值得說明的是,天花板、地板、貨架及店內廣告最好能夠保證協調,同時色彩不要雜亂才能使人感到清爽。而厚重的色彩,也要做到濃淡結合為妙,過于壓抑則會使人感到沉悶,抑制購買情緒。具體到應用范疇,亮麗的色彩適合青春,而厚重的色彩則適合男裝與正裝。
(2)色彩造成的冷暖錯覺。
人們看到暖色系,會聯想到陽光、火等景物,產生熱烈、歡樂、溫暖、開朗、活躍等感情反應。見到冷色系,會使人聯想到海洋、月亮、冰雪、青山、碧水、藍天等景物,產生寧靜、清涼、深遠、悲哀等感情反應。但是,仔細品味,其實冷暖色調中又能細分,其中冷色調的顏色,分為莊重冷與活力冷兩種。比如黑色、灰色等色彩能使人感到莊重與穩定;而亮藍與亮綠等色彩則會使人感到朝氣蓬勃,較適合一些。暖色調的顏色則分為熱烈暖與溫情暖兩種。比如,醬紅色的墻壁,會使賣場充滿媚惑與熱烈,而黃色與橙色的墻壁則讓人感到溫馨與浪漫。所以,根據冷暖色調的作用,經營者就需要將自身品牌所詮釋的含義及服裝的風格進行細致了解,最終結合色彩來設計賣場氛圍。
2.聲音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