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成交法則:成交才是硬道理(5)
- 王牌店長王牌店員(大全集)
- 趙凡禹
- 5753字
- 2014-01-23 15:24:23
不斷的追問,一直到他說出真正的原因。在這個追問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打斷他的話,而且追問要講究一些技巧,態度要真誠熱情。
◇施加心理壓力,讓顧客順利埋單
店員與顧客之間不僅僅是一場嘴上功夫的較量,也是一場心理戰術的較量。一個優秀的店員很善于用得當的語言給顧客的心理施加一定的壓力,促進交易的進程,最后使交易圓滿完成。如果不懂得給顧客點壓力的話,可能會讓顧客走掉。
店員:“你隨便看看吧。”
店員:“我們的都是大眾貨,價錢很便宜?!?
店員:“看看有喜歡的嗎?”
上面的說法一點也不會給顧客壓力,說得非常自在隨意,但是,正因為如此,顧客可能看一圈就走出了店門。
其實在銷售的過程中,適當的給顧客施加點壓力,反倒更能推進交易的進行。對顧客施加壓力可不是強迫顧客來買你的東西,而是用一種心理戰術,使顧客無形中感到一種力量,這種壓力是他們自己產生的,他們感覺不出來這種壓力是銷售人員制造的。
當然,一個優秀的店員,要具有很好的說服力,要使所說的話深得人心,能引起的顧客的共鳴。
給顧客施加壓力,事前必須小心行事,做好充足的準備,在交談的過程中,恰到好處的改變當時的氣氛,如果這個過程中有一步走錯,可能是滿盤皆輸,買賣自然做不成了。
顧客:“我看看這件衣服?!?
店員:“小姐,您真有眼光,這件衣服,做工比較細致,面料也好,所以比較貴,而且是明碼實價,我先提醒一下,希望不要介意,那邊的稍微便宜一些。”
顧客:“是嗎?那我也看看。”
店員:“我沒別的意思,我就是覺得像你這么年輕,可能上班沒幾年,經濟支付能力不太夠,所以……”
顧客:“你說吧,多少錢我要了?!?
雖然顧客最后可能有點賭氣,但是如果你說的話注意遣詞煉句,他也不好找茬發作,總之,這筆生意是成了。
◇用冷淡的方式,對付自大的顧客
有這樣一類顧客,恃才一而傲,自以為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能。店員說什么他都會接著你的話說下去,你說出上句,他就能接上下句。在他們眼里根本是就是鄙視店員等人的,自己完全可以買到比較滿意的產品,店家喋喋不休地推銷根本就是多余的。遇到這樣的顧客怎么辦?
店員:“我們這產品的功能是……(介紹一大堆)。”
顧客:“這些我都知道,說明書背熟了吧?!?
即使店員的說辭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面對的顧客如果是一個自大的人的話,你的熱情可能成為他鄙視的借口。這個時候還是冷淡一些好。
一些經驗老道的店員都明白冷淡成交的妙處。其實,冷淡的方式要是能很好的操練、掌握的,這是買賣成交方法中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若是銷售人員能夠加以很好的發揮,效果就會很明顯。即使是面對極其自大的消費者,也往往會出現令人想不到的順利。
對于一些認為自己什么都精通的顧客,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冷淡的方式回應他,壓住他們的氣勢,你越不搭理他,他越會感興趣。當然也不能一句話不說顯示你的冷淡。當和他們交談的時候,一定要態度客氣而禮貌,但要在這種客氣中對成交是否能夠成功顯出漠不關心的神情,就好像你根本不在意這些事情一樣。
顧客:“呦,東西還挺全,不幫介紹介紹???”
店員:“先生你好!您大概不知道吧,我們的產品不是隨隨便便就給人推銷的,那樣的話就顯得我們的產品很沒有品位。”
顧客:“還有這樣的道理?”
店員:“是的,我們店只對貴賓顧客會進行必要的介紹,我相信經常來我們店的人都會知道這個情況?!?
顧客:“我不是貴賓???”
店員:“在選擇貴賓顧客上,首先要求顧客符合一定的條件。事實上,符合這樣條件的顧客并不是很多。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像您這樣的人一定能理解我話中的含義是吧?!?
顧客:“有點意思?!?
店員:“如果你想了解如何成為本店的貴賓顧客,我可以提供一些資料給您,這樣對于我們雙方都是有利的,既可以節省您寶貴的時間,又可以方便您了解我們?!?
對顧客施以冷淡,在顧客看來,覺得你并不是很急著和他們談生意,因而他們覺得很自在也覺得很有意思,好奇心也被勾引起來。
一般的情況下,這些在心里本就有些“自大”的顧客,自然想讓自己與眾不同,當聽店員說成為本店貴賓顧客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們就會挑戰一下。他會覺得能成為貴賓顧客是一種身份的提升,確定了自己“尊貴”的身份之后,自然會淘走不少產品出門。
◇用聲東擊西法,從顧客的同伴下手
如果顧客與關系親密的同伴一起來選購衣服,如夫妻、情侶、父女、姐妹等,店員要注意細心觀察,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看出誰是真正的購物者,誰是真正的付款人。如果你能處理好與陪同來的購買者的關系的話,交易將異常的順利;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可能就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對顧客說:“關鍵是要看自己喜一不喜歡!”
對顧客的朋友說:“先生,你是不是也覺得很很適合你朋友?”
對顧客說“您的朋友都覺得好看,買了吧!”
“關鍵是要看自己喜不喜歡!”如果陪同來購買的顧客說了句反對意見,你緊接著說這么一句話,這很容易得罪顧客的同伴。
“先生,你是不是也覺得很適合你朋友?”你想沒想過,如果對方做出否定回答,接下來該怎么繼續?
“您的朋友都覺得好看,買了吧!”要知道,陪同來購買的人雖然重要,但是只有表決權,卻沒有最后的購買權。
如果顧客在店里看中了某產品,但是還是在猶豫,這個時候,如果顧客有陪同的人一起來購物的話,應主動征求其同伴的意見,尤其是有決定權的同伴的意見,盡量借助顧客同伴的力量,促使顧客下決心購買。
可以采用聲東擊西成交法,即先贊美購物的顧客,說明產品很適合對方,然后引導顧客的同伴做出積極的評價,并通過贊美巧妙地刺激付款顧客的自尊心,不厭其煩地提出成交,促使真正付款的顧客主動埋單。
店員:“小姐,您真的非常有眼光,這件淡藍色的羊毛衫非常適合您,顯得特別有氣質,而且有青春朝氣,簡直就是為您量身訂做的?!?
顧客:“可是我怎么覺得有點緊啊?!?
店員:“一點都不緊,可能是新衣服的緣故。像您身材這么好的女孩子,就應該穿得緊身一點,這樣才能讓傲人的資本更加的有光彩,不信您可以問問您的朋友。先生,您覺得您女朋友穿這件羊毛衫是不是更加迷人了?”
顧客的男朋友:“嗯,挺好的?!?
顧客:“可是我覺得顏色有點艷了吧?我平時穿灰色的比較多。”
店員:“那是你穿慣灰色的緣故,淡藍色是今年最流行的顏色,而且最適合您這個年齡的女孩子穿,顯得朝氣蓬勃,先生,您說對不對?”
顧客的男朋友:“是的?!?
顧客:“但是我覺得價錢有點貴一,能不能再給我便宜一點?。俊?
店員:“小姐,這價錢可一點都不貴啊。像您這么漂亮的女孩子,就應該穿這樣有品位有檔次的好衣服,你男朋友看你穿著好看肯定特別高興,他不會在乎這幾個錢的?”
顧客的男朋友:“是啊,只要她喜歡,我就掏錢買!”
◇進行暗示意引,朝著有利的方向引領
如果顧客有心要買,只是覺得產品的價格超出了自己的預算的話,店員可以進行“暗示意引”促成交易的成功。如果沒有進行這方面的努力,很難成功交易。那么,究竟怎樣朝著有利于成交的方向引導呢?
店員:“東西就是這樣的東西,你自己看好?!?
店員:“怎么使用,說明書上都有?!?
店員:“你的錢你自己支配?!?
上述三句話的共同點就是非常的直白生硬,先不管說話的內容是什么,單是從語氣上,就讓人很不舒服。這樣直來直去的話語會讓顧客感覺到非常的沒面子,繼續交易的熱情大大降低。
其實在現場交易中,適時的向顧客實施“意向引導”,一般能使這樁買賣順利進行下去。
“意向引導”在買賣交易中的作用很大。他能使顧客轉移腦中所考慮的對象,產生一種想象。這樣就可以使顧客在買東西的過程中,變得特別的積極,在他們的心中也產生一種希望交易盡早成交的愿望。
“意向引導”所有的行動都應是店員安排的。在顧客看來,一些好像都在朝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一直到交易成功以后,他都以為自己占了便宜。
在產品的銷售過程中,店員一開始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向顧客做有意識、肯定的暗示,使他們從一開始就走進店員準備好的“圈套”。
顧客進門后
只要當顧客走進門的時候,店員就應該便有這樣的意識,給顧客各種各樣的“意向”暗示。這樣可以使顧客對你所賣的產品有一種積極的態度。
店員:“您的臥室如果使用我們的床上用品,一定會感覺到溫暖舒心,你看這是我們的樣板照片。”
買賣進入實質階段
店員要善于把握進攻的機會。如果店員有把握,到了探詢顧客是否購買的最佳時機,你可以立刻對顧客說出你早已想好的“意向指引”的話。
店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映升?,望女成鳳’嘛,這是人之常情。不過您一定知道,一個聰明活波的孩子跟家長從小的培育關系是非常大的,益智玩具是必不可少的。你看我們這款益智玩具是不是很合適?”
當買賣進入到實質性階段的時候,顧客可能對你的暗示加以考慮,但是可能不會很仔細的考慮,一旦你有把握的時候,可對顧客進行買賣意向試探,顧客會再度考慮你的暗示,這個時候會堅定自己的購買意圖。
討價還價階段
顧客買東西,絕對不會溫文爾雅,即使真的很看好產品,也會進行激烈的討價還價,盡自己所能與賣主周旋,希望將產品價格壓到最低。這個時候店員不必堅決的說少多少錢不賣,可以繞著圈子指引。
店員:“現在經濟衰退,我們的產品可以說物美又價廉,如果市場競爭不如此激烈的話,我們絕對不會以這么低的價格出售的。當然,您自己的錢自己支配,但是誰不想購買滿意的產品呢?我不是強迫你買我的產品,但是從它的性價比來看,真的很實惠?!?
在交談的過程中,店員可以滲透進去的自己的“意向引導”,但是這種引導要毫無痕跡,就像一個正常的店員正常說出的話一樣。意向引導如果過于明顯,會引起顧客的反感;如果意向引導過于平淡,又很難影響顧客的思維。所以,最高明的店員,是把自己的意向引導雜揉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直到交易完成。
◇抓住顧客的話,步步誘導成交
顧客一進門就可能問東問西,其實在他的言語之間店員可以捕捉很多的信息。當然,店員的引導詢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店員如木頭一般只是機械的回答顧客的詢問“是”或“不是”,會大大降低顧客的熱情,交易很難.進行下去,即使進行下去速度也會緩慢下來。
店員:“對,就這款式?!?
店員:“還有一個顏色?”
店員:“不知道?!?
“對,就這款式?!被卮鸬脡蚋纱?,怎么與顧客繼續交談下去,即使就這一種款式,是不是也應該努力嘗試推薦其他的款式。
“還有一個顏色吧?”店員自己都不確定還有什么顏色,你讓顧客怎么選擇,這樣的店員很顯然很不積極努力,影響顧客的購買熱情。
“不知道。”不管顧客問什么,你都不應該說不知道,即使真的不知道,也應該靈活應對,換個話題不好嗎?
在店鋪銷售中,店員的誘導很重要,如果一個店員善于抓住顧客所說的話,步步誘導的話,會讓交易進行的非常順利。
提供一個完全符合條件的產品
銷售中,應該抓住顧客所說的話,給他提供一個完全符合他的條件的產品。這時,他事先說過的話就不好反悔了,否則就會感覺到十分的尷尬。
店員:“小姐,您好,您喜歡哪一件?”
顧客:“把這件拿給我看看。”
店員:“您真有眼光,這件衣服很不錯,您穿上肯定更時尚?!?
顧客:“這衣服的條紋我不是很喜歡,我喜歡那種暗紋的?!?
店員:“有啊,我們這個店的款式真的很多呢,我再給您拿一件,和您手上拿的那件款式差不多,但是是暗紋的,既時尚又含蓄。來,試一試這件吧。”
顧客:“嗯……哦,那好吧,這件多少錢???”
店員:“這件一點也不貴,這都是外貿服裝,您要是到處轉轉就知道了,一件外貿小T恤就要花幾百塊呢,您第一次來,我給您個實惠價,就五百塊錢算了。”
顧客:“五百還便宜???”
店員:“小姐,女人花點錢打扮打扮自己千萬不要心疼,再便宜的話肯定就不是這件了,那邊有比較便宜的,但是我覺得您也不是個只追求便宜不看質量的人?!?
顧客:“好吧,那就買這件吧?!?
環環相套,讓顧客沒有借口反悔
顧客說要什么樣的款式、顏色、做工的,就給他找他想要的那種,環環相套,讓顧客沒有借口為自己說的話反悔。
顧客:“呀,我覺得這頂帽子的款式跟我的打扮不搭配,我喜歡那種休閑一點的?!?
店員:“小姐,這邊是我們店新進的時尚休閑帽,你看看這頂?!?
顧客:“這個款式還可以,我覺得顏色太暗了,我喜歡帽子的顏色亮一些?!?
店員:“我再為你找一頂紅黃相間的怎么樣,年輕女孩戴起來特別的青春。”
顧客:“呀,標價這么貴,這個價格太貴了,我可買不起。”
店員:“呵呵,小姐,你別急啊,價錢我們可以商量,這頂帽子真的很適合你,一般人還真戴不出這個感覺來,價錢上我適當給你些優惠就是了?!?
店員:“那好吧,你說個最低價。”
◇自稱“手頭緊”,多是一個借口
看得出顧客非常喜歡所選中的產品,但是始終沒有決定最終購買,而是對一起來的同伴說:“最近手頭比較緊,還是下個月再來買吧。”聽到顧客這樣說,店員應該怎樣回應,才能促成交易的進行?
店員:“喜歡的話,就別再等了!”
店員:“下個月可能沒有這一款了??!”
店員:“我可不指望你下個月還會來??!”
“喜歡的話,就別再等了!”這是店員常說的一句話,這樣的話對顧客來說無關痛癢,沒有任何說服力。
“下個月可能沒有這一款了啊!”雖然告訴了顧客“等待”的不利之處,但沒有積極引導顧客進行現場購買。
“我可不指望你下個月還會來啊!”(略帶諷刺的口氣)這樣的店員很率性,但是這樣帶有攻擊性的言辭,讓顧客沒面子。
當顧客說出手頭緊的時候,店員首先要分析這是顧客的借口還是事實,如果顧客面對的只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一般情況下,顧客提出沒錢支付多數是借口,目的是向店員施加壓力,希望店員能夠提供打折或降價優惠。對于這樣的顧客,店員要多角度進行分析,找出相應的對策。店員可以佯裝不知,用幽默應付;可強調產品的價值、緊俏性等,促成顧客埋單;可在不損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適當讓步,以達成交易。
如果顧客看中的產品確實價值不菲,判斷一下顧客的購買力,如果真的超出了顧客的購買力。可向顧客推薦其他價格相對較低的產品。
佯裝不知,用幽默應付
顧客:“我手頭有點緊,還是下個月再來吧?!?
店員:“先生,您就別跟我開玩笑了,您做大老板的還手頭緊,那我們這些打工的就別活了!我給您包起來吧?”
制造“機不可失”的緊迫感。
顧客:“我手頭有點緊,還是下個月再來吧?!?
店員:“小姐,這個時尚包真的很適合你,我也知道您很喜歡這個包。而且這個包現在正在搞促銷活動,如果您還不下手,別說等到下個月,就是等下個星期,這件本來屬于您的包肯定會被別人買走,你不覺得可惜嗎?我還是幫您包起來吧?”
適當讓步,以達成交易
顧客:“我手頭有點緊,還是下個月再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