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內債,起于光緒二十四年的昭信股票(債額一萬萬兩,年利五厘,以田賦鹽稅為保)。然而其時人民并不知國債為何事。名為募債,而結果由紳富報效;所得無幾;實在不成其為債。宣統元年的富簽公債,抽簽給獎而不還本(定額一千萬元,以百分之三十為獎金)。只好算是彩票。末年發愛國公債三千萬,年息六厘,以當時部庫的入款為保。未幾,民軍起義。這項債票,共只發出一百六十余萬元。后來由民國負擔,于一九二一年償清。前清時代...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中國的內債,起于光緒二十四年的昭信股票(債額一萬萬兩,年利五厘,以田賦鹽稅為保)。然而其時人民并不知國債為何事。名為募債,而結果由紳富報效;所得無幾;實在不成其為債。宣統元年的富簽公債,抽簽給獎而不還本(定額一千萬元,以百分之三十為獎金)。只好算是彩票。末年發愛國公債三千萬,年息六厘,以當時部庫的入款為保。未幾,民軍起義。這項債票,共只發出一百六十余萬元。后來由民國負擔,于一九二一年償清。前清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