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程經理10年案例筆記
- 王煥東
- 1070字
- 2020-06-10 18:35:39
9.按流程執行未必產生好結果
俗話說:“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
當流程設計完成,并召集相關角色會議評審達成一致發布后,就進入各業務部門的流程執行階段。如果我們只是依靠各部門的高覺悟來執行流程,那么結果可能會令我們失望。那既然這樣,我們也配合開展一些流程檢查,用督促的手段讓各部門按流程執行,這樣是不是就可以產生比較理想的結果呢?答案依然未必!
我們先來看個流程執行檢查中的實際案例,等之后再來回顧可能就明白了。
案例:生產工單執行流程中的虛虛實實
流程管理部門根據月初制訂的流程檢查計劃,對某事業部的《生產工單執行流程》開展了執行力檢查。檢查人員通過對流程中關鍵控制點、風險點及重要交付物等進行了審核,檢查結論是業務部門遵從流程步驟進行了操作,符合流程活動描述要求。
但當檢查結果一經在全公司發布,IT部門和財務部門立即向流程管理部門反饋此流程存在重大問題。IT部門反饋,生產計劃員并沒有按照系統中的操作嚴格執行流程活動;財務部門反饋,在車間物料盤點時發現了上百萬金額的賬實不符,流程檢查的結果令人懷疑。根據兩個部門的反饋,流程管理部門迅速成立了專案小組跟蹤落實,最終搞清楚了問題背后的原因所在。
(1)IT反饋的生產計劃員沒有按照系統操作執行活動,其原因是在流程圖及說明描述中并沒有詳細規定系統操作步驟或缺失系統活動的操作指導手冊。當車間人員發生變更時,因工作交接不清楚,導致接替者對系統操作頻繁失誤,從而引發了IT部門的投訴。
(2)財務部門反饋的關于上百萬物料的賬實不符,是因為車間根據系統損耗率設置多領的物料,在當日工單未完全消耗的情況下并沒有及時退回原材料庫,而是將這部分物料存放在自己的車間“小金庫”中,彌補后續訂單物料不足的風險,但在系統賬務上體現不出來,長年累月就出現了上百萬物料賬實不符的現象。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使你按照流程文件的要求嚴格執行了,但結果可能也并不是你想要的。我們的目的其實并不是機械地讓大家執行流程,而是想通過流程對經驗的固化,按照流程執行產生好的效果和質量,達到我們降成本、提效率、防風險的目的。
流程管理作為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像其他管理要素一樣,并不能靠一己之力解決企業面臨的所有問題,而是需要管理者運用多種管理手段和要素綜合治理。
因此,現在我們思考下開頭提出的問題是不是開始有點理解了。流程不是萬能的,它也有其自身的缺陷,需要管理者們運用管理手段或結合其他管理要素一起解決企業面臨的各種問題。否則,如果只是埋頭執行流程而不考慮執行的效果,就會出現如卓別林電影《摩登時代》中的場景,機械地沉浸其中,而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