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程經理10年案例筆記
- 王煥東
- 1569字
- 2020-06-10 18:35:37
8.流程管理工作中的那些不合作
企業中的業務流程是天然存在的,有流程就存在協作。在你開展日常的流程管理工作中是否遇到因為一項工作需要其他部門協助,當你特別著急或擔心時間不夠時,對方卻漫不經心,表現出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用“打太極”的招式來應對你的情況呢?筆者想答案應該是不言自明。
筆者在日常的流程工作中對于類似現象碰到的還挺多,有時恨不得替他們把工作趕緊都做了,免得自己難受。下面我們通過兩個真實的案例來一起吐槽下流程工作中的那些揪心事。
案例一:收集各領域流程架構時的各種不配合
筆者曾經主導過一個流程變革項目,其中一項內容是對各領域的流程架構進行重新審視與修訂。為了確保項目按期交付,在保證截止時間不延誤的情況下,由各業務領域自己制定完成計劃時間,并提報流程管理部門備案,流程管理部門負責過程的指導和跟蹤。臨到各領域流程架構提交日期前,流程人員開始與各領域對接人詢問流程架構搭建進度狀態或詢問困難時,此時“非暴力不合作”的眾生相開始“丑態百出”地陸續登臺。
部門一:自己制訂的計劃形同虛設,早已將此事拋到九霄云外,所以無法按時提交很正常,已經司空見慣,時間觀念極差。
部門二:各種忙,各種理由,能拖就拖,似乎有一項更偉大任務非他做不可,沒有他公司似乎無法運轉。
部門三:玩失蹤,電話不接,微信不回。
部門四:干等著你投懷送抱,人家還挺委屈的:“你們也不早催一下,資料有點復雜沒看懂,您能再給我講解一下嗎?”這是典型的裝糊涂型。
部門五:確實按時提交了,但是質量太次,明顯的應付型。
案例二:一個“監控車間溫濕度”的工作職責無人認領
有一次,公司新啟動了一個××系統變革項目,啟動會過后項目經理開始對相關模塊尋找任務認領部門,便于開展后續的現狀調研和藍圖設計等工作。其中一項監控車間溫濕度的職責難住了項目經理,無法確定具體的責任部門。于是項目組向公司變革部門尋求幫助,希望可以借助變革力量明確責任部門,將此任務工作進行落地承接。變革和項目組人員對職責邊界模糊的三個部門分別予以溝通,得到了如下的答復:
部門一:“這個車間溫濕度監控職責,公司應該有統一的標準和要求,我們說了不算,你還是問問其他部門吧。”
部門二:“我們部門雖然是與各事業部車間改善聯系密切,但是公司沒有賦予我們管理這方面業務的職責,所以我不能隨便接,除非公司明確說給我這份職責,否則我不接。”
部門三:“我們是負責公司整體外部溫濕度及排放環境標準的部門,你這個是車間內部的溫濕度,明顯不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而且我們也從來沒管過。”
上面兩個案例中幾個部門的不合作和扯皮反應,讓誰碰到也會非常無奈和生氣,但這也恰恰反映了日常工作中的常態。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無非有三:
第一,格局不夠大,存在部門意識思維,處處以維護部門墻內部的利益為第一原則,一旦觸犯了他的利益,立馬蜷縮成刺猬,誰碰扎誰;
第二,將流程或自身工作之外的事情統統當成了額外的負擔,工作中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病態心理,沒有從自身能力提升的角度思考過這個問題;
第三,與自己沒有切身利害關系,做了沒有好處,但不做也不會有任何的處罰。
綜合以上三個原因的分析,其實背后就是人的思維方式的不同。如果我們換一種視角來思考,不要把這些感覺跟自己目前職責無關的“額外”工作當作一種負擔,而是當作一種職業發展階段中成長的代價和磨煉,是上帝來幫助我們提升能力的一種“饋贈”會不會更好呢?
筆者在給別人做流程培訓時,為了強調培訓的重要性和解釋來參加培訓的意義時,經常會引用喬布斯的一句話,“你要堅信,你現在所經歷的,將在你未來的生命中串聯起來。”同時,曾經的奧斯卡獲獎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通過主人翁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回答問題的過程,最終拿到了百萬獎金,也揭示了“一切經歷皆財富”的人生哲理。你明白這個道理后,你還會拒絕你遇到的每一次提升自己的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