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歐陽生哀辭[1]

歐陽詹世居閩越。自詹已上皆為閩越官,至州佐縣令者,累累有焉[2]。閩越地肥衍,有山泉禽魚之樂,雖有長材秀民通文書吏事與上國齒者,未嘗肯出仕[3]

[1]歐陽生(757?—802?):歐陽詹,字行周,泉州晉江(今福建晉江市)人,韓愈友人。哀辭是哀祭文一體,一般作韻語。

[2]閩越:古國名,用以稱閩地,相當于今福建省。州佐:指州的別駕、長史、司馬、錄事等佐吏。累累:猶言“屢屢”。

[3]肥衍:肥沃。衍,豐饒。禽魚:同“禽漁”,指打獵捕魚。長材秀民:民眾中有杰出才能的人。材同“才”。通文書吏事:通曉文書和官吏事務。與上國齒:可與京城人相比并。上國,指京畿地方;齒,并列。

今上初,故宰相常袞為福建諸州觀察使,治其地[4]。袞以文辭進,有名于時,又作大官,臨蒞其民[5]。鄉縣小民有能誦書作文辭者,袞親與之為客主之禮,觀游宴饗,必召與之[6]。時未幾,皆化翕然[7]。詹于時獨秀出,袞加敬愛,諸生皆推服[8],閩越之人舉進士繇詹始[9]

[4]今上:當今皇帝,指唐德宗李適。常袞(729—783):建中元年(780)任福建觀察使,四年卒。他在大歷年間曾任宰相,故稱“故宰相”。

[5]袞以文辭進:常袞天寶十四載(755)進士及第后,曾任太子正字、翰林學士、知制誥等文學之職。臨蒞:居上位,指治理。

[6]客主之禮:主人待客的禮節。觀游宴饗:游覽和宴會。召與之:請他們參加。與,通“預”。

[7]時未幾:經過不多時。皆化翕(xī)然:謂全都接受教化成為順民。翕然,和順的樣子。

[8]秀出:杰出。諸生:指州縣生員。推服:推重敬服。

[9]此為頌揚之辭,據考在歐陽詹以前已有閩人進士及第。

建中貞元間,余就食江南,未接人事,往往聞詹名閭巷間[10]。詹之稱于江南也久[11]。貞元三年,余始至京師舉進士,聞詹名尤甚[12]。八年春,遂與詹文辭同考試登第,始相識[13]。自后詹歸閩中,余或在京師他處,不見詹久者惟詹歸閩中時為然;其他時與詹離率不歷歲[14]。移時則必合,合必兩忘其所趨,久然后去。故余與詹相知為深。

[10]就食江南:指建中二年(781)以逃避中原兵禍,韓愈隨嫂夫人鄭氏逃難宣州,大約至貞元元年(785)北歸。就食,謀食。未接人事:年輕未接觸世事。閭巷間:指鄰里之間。

[11]稱于江南:有名聲于江南。

[12]韓愈初至長安參加進士試在貞元二年,依例放榜在三年春,所以稱三年亦可。

[13]文辭同考試登第:指同樣以善于文辭及進士第。當年試題是《明水賦》、《御溝新柳詩》。

[14]率不歷歲:大體不過一年。率,大體。

詹事父母盡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義以誠[15]。氣醇以方,容貌嶷嶷然[16]。其燕私善謔以和,其文章切深,喜往復,善自道[17]。讀其書,知其于慈孝最隆也[18]。十五年冬,余以徐州從事朝正于京師,詹為國子監四門助教,將率其徒伏闕下舉余為博士[19]。會監有獄,不果上[20]。觀其心,有益于余,將忘其身之賤而為之也[21]。嗚呼,詹今其死矣!

[15]義以誠:有道義又誠實。以,而。

[16]氣醇以方:氣象醇厚而方正。嶷嶷(nì nì)然:高峻的樣子。

[17]燕私:公退休暇。善謔以和:善于戲謔而親和。自道:自我表述。

[18]隆:厚。

[19]徐州從事:指任徐州節度推官。從事指屬官。朝正:唐制外官于正月赴朝廷朝覲,稱朝正。伏闕(què)下:跪在宮門前。闕,宮門前望樓。

[20]會監有獄:正值國子監有訟案,訟案詳情待考;或以為指太學生請愿挽留被誣陷的陽城,受到懲處一事。不果上:沒有上朝論奏。

[21]有益于余:意本《論語·季氏》:“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忘其身之賤:指不顧及自己身份低下。四門助教是從八品上的低級官員。

詹,閩越人也。父母老矣,舍朝夕之養以來京師,其心將以有得于是而歸為父母榮也[22]。雖其父母之心亦皆然。詹在側,雖無離憂,其志不樂也;詹在京師,雖有離憂,其志樂也。若詹者,所謂以志養志者歟[23]?詹雖未得位,其名聲流于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雖詹與其父母皆可無憾也[24]。詹之事業文章,李翱既為之傳,故作哀辭,以舒余哀,以傳于后,以遺其父母而解其悲哀,以卒詹志云[25]

[22]朝夕之養:早晚向父母請安,引申為孝養。將以有得于是:將在這件事(指來京師)上有所得,指取得官職。

[23]以志養志:指順從父母心意,使之得到安慰:意本《孟子·離婁上》:“……此所謂養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志也。”趙注:“有恐違親意也,故曰養志。”

[24]流于人人:流傳在眾人中。人人,眾人。信于朋友:被朋友所伸張。信,通“伸”。

[25]舒余哀:舒解自己的悲哀。卒詹志:完成歐陽詹(以志養志)的志愿。李翱的歐陽詹傳今已不傳。

求仕與友兮,遠違其鄉[26]。父母之命兮,子奉以行。友則既獲兮,祿實不豐[27]。以志為養兮,何有牛羊[28]。事實既修兮,名譽又光[29]。父母忻忻兮,常若在旁[30]。命雖云短兮,其存者長。終要必死兮,愿不永傷[31]。友朋親視兮,藥物甚良。飲食孔時兮,所欲無妨[32]。壽命不齊兮,人道之常。在側與遠兮,非有不同。山川阻深兮,魂魄流行[33]。祀祭則及兮,勿謂不通[34]。哭泣無益兮,抑哀自彊[35]。推生知死兮,以慰孝誠[36]。嗚呼哀哉兮,是亦難忘!

[26]遠違其鄉:遠離家鄉。

[27]祿實不豐:俸祿確實不多。此指官位不高。

[28]何有牛羊:謂何須有牛羊;指不需要口腹之養。

[29]事實既修:指行為美好。修,完美。光:光大。

[30]忻忻:歡欣的樣子;忻,同“欣”。

[31]終要必死:人總歸有一死;要,取。

[32]孔時:很適時;孔,甚。所欲無妨:達成欲望沒有阻礙。

[33]阻深:險阻深幽。流行:四處游走。

[34]勿謂不通:“通”指陰陽兩界交通,這里是說祭祀可以得到馨享。

[35]自彊:自制。

[36]推生知死:由生前可以知道死后,指亡靈會帶來福佑。

唐時一般哀祭文都做韻語,而本篇前半是散體,后面是騷體,這種特殊的體制已表明是有意“復古”之作。

如作者在本篇之后所寫《題哀辭后》所表明的,這篇哀辭是為“哀歐陽生之不顯榮于前,又懼其泯滅于后”而作的。歐陽詹是出身于荒僻閩越的好學之士,遠離父母,奔波異鄉,才不得施,赍志以歿。對這種落拓士人的命運深表同情是韓愈作品常見的主題。在唐代,出身低微、依靠政能文才進身的士大夫是統治集團中新進的、具有積極進取意識的社會階層,在政壇和文壇上都起著重要作用。這一階層的處境和地位往往反映某一時期政治狀況的良窳。中唐政出多門,矛盾叢生,造成才智之士仕途蹇窄,大才難施,正是社會危機的集中體現之一。包括韓愈本人在內的許多文人實際都是這種政治狀況的犧牲品。由此也可以知道為什么他(當然還有其他許多人)熱衷于表現這一主題,也可以明了這類作品的深刻的現實意義。

這篇作品前半散文的主要部分有兩個層次:一是寫自己與主人公的交往、離合;再是寫后者奔波宦途、遠離父母的境況。正因為是以生離死別這一充滿感情的內容為主線,所以雖然只是平實地敘寫實況,文字內含的深情卻感人肺腑。特別是兩個層次間以“嗚呼,詹今其死矣”發感慨,又以“詹,閩越人也”做提頓,然后從游子和父母雙方著筆,細致描寫親人離情別緒的隱微,再轉到“以志養志”的安慰之辭,多層面地抒寫出主人公命運的可悲。末段的抒情則利用騷體,更造成反復詠嘆的效果。這樣,文章基本采用陳述方式,既沒有表情強烈的語匯,也不用激越憤發的語氣,和另一些哀祭文如下面所選的《祭十二郎文》等明顯不同;但就是如此娓娓而談,卻低回婉轉地把無盡哀情表述得淋漓盡致,充分發揮了散體和騷體的表現功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怀化市| 东丰县| 策勒县| 兴仁县| 道孚县| 营山县| 西乡县| 云安县| 根河市| 宝兴县| 郓城县| 竹北市| 双桥区| 旅游| 太保市| 原平市| 绥芬河市| 通城县| 西和县| 吴忠市| 宿迁市| 扶绥县| 达拉特旗| 轮台县| 夏邑县| 阿勒泰市| 岳西县| 高雄县| 永春县| 甘孜| 涡阳县| 仲巴县| 比如县| 重庆市| 平昌县| 客服| 土默特左旗| 新邵县| 新绛县| 修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