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理智與情感
- (英)簡·奧斯丁
- 3093字
- 2020-05-29 14:48:33
約翰·達什伍德太太如今儼然成了諾蘭莊園的女主人,而她的婆母和小姑們反而落魄到寄人籬下的地位。不過,這樣一來,她對待她們反倒變得溫和起來。她丈夫也一樣,不過除了對待自己和妻兒以外,他對誰都是這樣。他要她們留下來,把諾蘭莊園當作自己的家,口吻中的確帶著幾分誠意。達什伍德夫人也只得接受這一邀請,在那里住下來,直到在附近找到一處合適的房子再做打算。
繼續住在一個事事能勾起她愉快回憶的地方,也正合她的心意。在歡快的時候,她比誰都歡樂,誰心懷的希望都不及她對幸福的期待更美好,這本身就是幸福。但是,她傷心時就沉浸在無法自拔的苦痛中,就像喜悅時的程度一樣深切,根本無法受人勸慰。
約翰·達什伍德太太絕對不贊成她丈夫為妹妹們做的打算。從他們親愛的小寶貝手中奪走三千鎊,簡直是讓他變成最窮困潦倒的窮光蛋。她求他重新考慮這個打算。他從自己的孩子手中奪走這么大一筆錢,如何能問心無愧?況且那孩子還是他的獨生兒子。達什伍德三姐妹有什么權力得到他如此慷慨的一大筆贈款?她們與他不過有一半血緣關系,而她認為那根本不算什么關系。眾所周知,同父異母的孩子們之間根本沒有什么親情。他干嗎要毀了自己,害他們的小寶貝哈利,把他的錢全都給了同父異母的妹妹們?
“那是我父親對我的最后要求,”她丈夫答道,“他要我幫助他的遺孀和女兒們。”
“我敢說,他準是在說胡話,當時他十有八九已經神志不清了。要是他神志清醒,不可能要你把一半財產從你自己的孩子手中分出去。”
“他并沒有明確規定什么數目,我親愛的范妮。他說得很籠統,要我幫助她們,讓她們比以前過得舒適些,比他在的時候更好些。也許他該把這事兒整個交給我來辦。他總不會認為我不管她們吧。不過,因為他要我做出保證,我總得做個保證才行,至少當時我是這么想的。我做了保證就得實行。要是她們找到個新家,要離開諾蘭莊園,肯定得有所表示才行。”
“那好吧,就做點兒什么表示,不過那種表示用不著三千鎊。”她補充說,“要考慮到,錢一旦出手,就再也回不來了。你的妹妹們將來會出嫁,那錢也就永遠打水漂了。說實在的,要是能把這錢給了我們的寶貝……”
“可不是嘛,”她丈夫一本正經地說,“那就不一樣了。將來哈利也許會為失去這么大一筆錢覺得遺憾。比方說,他將來孩子多,這筆錢準會有用的。”
“那是肯定的。”
“那么,要是把數目減少一半,也許對誰都好些。她們每人的財產增加五百鎊可是一筆了不起的大數目!”
“噢!真是大得夠可以啦!就算是親兄妹,世上哪個兄長出手有你一半大方!再說還是同父異母的兄妹!你真慷慨!”
“我不管做什么都不喜歡小氣,”他回答道,“在這種事情上,寧可多給點兒也不能少給。至少誰都不會覺得我虧待了她們,就是她們自己也不會有這種想法,她們也不可能想要更多。”
“誰會知道她們想要多少,”這位太太說,“不過我們不該考慮她們想要多少,問題是我們出得起多少。”
“當然啦,我看每人給五百鎊,這數目我還是出得起的。其實,我就是一個子兒也不給,她們的母親一死,每個姑娘都能拿到三千鎊,對哪個年輕女人來講,那可都是一筆非常可觀的財產。”
“沒錯。其實我覺得她們根本就不需要什么額外的財產。她們幾個本來就有一萬鎊可以平分。將來結了婚,她們肯定過得不錯,要是不結婚的話,她們靠這一萬鎊的利息,也能過得舒舒服服。”
“說得對極了。那么,通盤考慮下來,是不是把給她們的那份改用在她們的母親身上更合適,我的意思是說,給她一份年金之類。她自己和我那些妹妹們都會因此沾光。每年一百鎊,足能讓她們過得非常舒適。”
他妻子遲疑了一下,沒有對這一計劃表示贊同。
“當然,”她說,“這比一下子拿出一千五百鎊要好。不過,要是達什伍德夫人再活上十五年,咱們可就吃大虧了。”
“十五年!我親愛的范妮,她怕是連這時間的一半也活不到。”
“的確不會。不過你要知道,人一旦有了可靠的年金,總是老而不死。她身體那么壯實,連四十歲都不到。年金可是個大事兒,每年到了期都得給,想脫都脫不了手。你根本不明白自己要干的是什么事兒。我可知道給人年金有多大的麻煩,因為我父親遺囑上說要給三個退休的老傭人年金,讓我媽媽付款的時候飽受煎熬,她對那事兒厭惡死了。每年要付兩次,給錢還要費精神找他們。聽說一個人已經死了,后來弄清楚,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我媽媽讓這種事兒煩得要死。她說,這么沒完沒了地給人家錢,自己的錢自己卻做不了主,還說爸爸心眼壞,要是沒有那么多限制的話,錢就完全由自己做主了。我真是恨透了給人年金,說什么也不能讓一份年金把自己手腳捆得死死的。”
“每年從收入中擠出一部分,”達什伍德先生說,“的確是樁不愉快的事兒。按照你母親的說法,自己的財產都不是自己的了。定期支付這么一筆數目絕對誰都不喜歡,把人的自主權都剝奪了。”
“一點兒沒錯,到頭來連聲感謝都聽不著。人家覺得該穩穩當當拿到錢,你干的是分內事,沒什么值得感謝的。我要是你的話,干什么事都要完全自己做主。我可不愿把自家手腳捆起來,每年給她們什么東西。從咱們自己的開銷里每年拿出一百鎊,哪怕是五十鎊,過些年都肯定會覺得不舒服。”
“我相信你說得對,我親愛的。這種事兒還是不用年金的好。就是偶爾給他們點兒什么也比每年給一筆錢對她們幫助更大,要是她們有了比較多的收入,花得也就多了,到了年底連一個子兒也剩不下。那就偶爾給上五十鎊,免得她們缺錢難過。照我看,也算充分履行了我對父親的諾言。這肯定是最好的辦法。”
“那是當然啦。說實在的,我能肯定你父親根本就沒想過要你給她們錢。我敢說,他心里想的是要你幫幫她們,他這么想才是合乎情理的,比方說吧,幫她們找個舒適的小房子住,幫她們搬搬東西,到了漁獵季節送她們點兒魚和野味什么的。我敢打賭他想的不會太多。要是他指望過多,那倒非常奇怪,而且不合情理了。我親愛的達什伍德先生,想想看,你的繼母和她的女兒們每年從七千鎊能得到多少利息,用那筆錢能過得多么舒適,除此之外,每個姑娘還有一千鎊,每個人每年從中能得到五十鎊的利息,當然啦,她們要把這錢交給母親做食宿費。她們一年總共有五百鎊,四個女人還該有什么更多的指望呢?她們過的日子根本用不著花多少錢!根本沒什么家務管理方面的開銷。她們沒有馬車,沒有馬匹,幾乎不需要傭人。她們也沒有什么客人,什么花費也沒有!想想她們過得多舒適吧!每年五百鎊!我實在想不出她們怎么能花掉這錢的一半。至于說你還要多給她們錢,這念頭想想都讓人覺得荒唐。她們倒更有能力給你點兒錢的。”
“不錯,”達什伍德先生說,“我相信你說的完全正確。我父親的意思肯定不會比你說的更多。我現在清楚了,我會照你說的,靠幫她們的忙和對她們的好意履行我的義務。等我母親搬往另一所房子的時候,我盡量幫她們安頓下來。到時候送她們點兒家具之類的小禮物也許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約翰·達什伍德太太說,“不過,有一樣事情是必須考慮的。你父母遷到諾蘭莊園來的時候,斯坦希爾那邊的家具都賣掉了,瓷器、盤子和臺布都保留下來,現在留在你母親手里。她一搬到新房子,幾乎立刻就能擺設齊全。”
“這的確是個實質性的問題。那的確是些寶貴的遺產!有些盤子要是添到我們家,可是再好不過了。”
“對啊。那套早餐瓷器比這宅子里的漂亮多了。照我看,要是放在她們住得起的房子里,簡直不配。不過,既然已經是這樣,也就算了。你父親心里只有她們。我不能不說,你根本不欠他什么情,也用不著顧忌他的什么愿望。因為我們都清楚,要是他有能力,他會把世上的一切都留給她們。”
這是個駁不倒的論點。他本來還多少有點兒舉棋不定,這下子心一橫,決定照妻子的說法去做,幫他父親的遺孀和女兒們做點兒鄰里相幫的事情,做得再多一點兒,就算并不違背常理,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