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菲定律
- (英)理查德·羅賓遜
- 1240字
- 2020-06-05 19:04:54
本體感覺
本體感覺就像灰姑娘一樣經常被人忽略,它總是被排除在五大感官(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之外。如果你睡姿不好,醒來會覺得自己的前臂掛在胳膊肘上,麻木而且不聽使喚,此時你應該心存感激,因為總的來說,你還知道自己的四肢在哪里,這就是本體感覺。行走、跑步和保持直立的能力都依賴于本體感覺。身體各個部位都要向小腦發送反饋信息,“小腦”的英文是“cerebellum”,源自拉丁語,意思是“小的腦袋”。它看起來確實像一個備用的大腦,位于主要腦區的下面,腦干的后面。
你麻木的手臂很快就會恢復知覺,但在《錯把妻子當帽子》(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一書中,奧利弗·薩克斯描述了這樣一位病人:他一覺醒來,發現床上有一條別人的腿,頓時驚慌失措,把這可怕的東西從床上扔了出去,結果自己也被甩了出去,一下子摔在了地上,因為那實際上是他自己的腿。本體感覺的確非常重要,盡管你平時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這位病人喪失了本體感覺,他的四肢在其他方面都很正常,但是無法發出任何位置信息,因此它們好像不再是身體的一部分了。這個故事里最讓我們感興趣的是,這位病人的大腦不得不去解釋發生了什么,于是他發現自己接受了一個不可能的念頭,那就是這條腿看起來很像是他的,而且在正確的位置,實際上卻是別人的。
你可以通過引起肌肉痙攣來欺騙本體感覺。這里有個小試驗:側身靠著墻壁站立,然后將手臂伸直,并用力向墻壁方向推,這樣持續30秒,然后放松。現在,當你低頭看時,會覺得手臂長錯了地方,它在你認為它應該在的位置上方晃悠著。
站在懸崖邊上是你最需要冷靜的時候,也是你最無法冷靜的時候。
當你站在懸崖邊緣時,小腦正常的平穩運作被擱置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大腦所擅長的另一件事——恐慌。我們有一種內在的恐懼,害怕腳下懸空。這在嬰兒剛學會爬行時就表現出來了:如果他正爬向母親身邊,而這時下方出現了一個洞,即使這個洞很顯然被厚厚的玻璃覆蓋著,可以爬過去,他也不會再向前。
站在懸崖邊緣時,你內心的恐懼開始被激發起來,小腦變得無能為力。面對恐懼,最基本的反應就是呆若木雞,而這一反應與小腦保持身體直立的精細動作相沖突,其結果是,人們往往會堅定地坐下來,拒絕移動。在懸崖邊上行走的大量練習可以教會你信任小腦,讓它發揮作用。
如果你要學習一項新技能,比如倒立,這時小腦必須開始全新的、與倒立有關的運算。對我來說,做倒立就像去外星球一樣,是完全陌生的一件事。但是對于馬戲團里以此為生的雜技演員來說,用手行走和用腳行走同樣簡單。多年以來,他們的小腦已經完成了所有的運算,現在一切都變得很自然。
通過爬樹、沿著墻壁行走和在攀爬架上玩耍等活動,孩子們會本能地練習小腦的平衡能力,但是他們的練習機會卻由于混凝土叢林的蔓延而受到限制。同樣是從樹上掉下來,如果跌落在草地上,孩子們可以從中吸取教訓,但如果跌落在水泥地上,就會危及生命。在當今社會,監護人們往往不是提供草地,而是把樹砍掉,所以如今的孩子們沒有什么可以練習的地方了。練習減少意味著信心減弱,也意味著我們的孩子們將變得更加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