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投資百問百答小紅書(雙色精裝)
- 騰安研究
- 1238字
- 2020-06-08 18:01:29
Preface 序2
基金作為一種金融產品,和普通商品有著本質的區別。最大的差異在于,金融產品是有風險的,甚至風險是巨大的。因此投資者需要謹慎投資,而基金管理人和財富管理機構則責任重大,必須始終把投資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勤勉盡責。
海內外的數據都表明,投資者最終的回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投資行為的專業和理性。因此,對于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機構而言,投資者教育(簡稱投教)工作是非常重要而又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要把投教工作融入到業務的所有環節當中,貫穿投資者整個投資生命周期,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
但投教工作的開展非常困難,一些看似最基礎的問題可能也會給投資者,甚至給資產管理機構和財富管理機構帶來極大的困擾。比如,盡管我們都知道歷史業績不代表基金未來的收益,但投資者甚至專業人士還是喜歡歷史業績尤其是短期業績突出或者是符合當前熱門主題的這樣“好看”的基金而非“看好”的基金。因為真正看好的基金很可能當前看起來并不起眼,業績不那么好看。更不要說,投資者大都不習慣于真正從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出發來選擇基金。
投資者都希望買到好基金,負責任的專業機構也會想著給客戶精選所謂的好基金,但什么是好基金?這個問題并不那么容易回答。事實上,一只基金好不好,首先應該是針對投資者而言的。如果基金的定位跟投資者的投資目標或者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甚至有很大的偏差,那么這只基金對于該投資者而言就不是一只“好”基金,也就是一只別人看起來很好的產品可能會被一些人認為是不好的原因,但這并非是投資者的問題。因此,拋開投資者需求來談基金的好壞毫無意義。其次,基金好不好取決于其是否實現了自身的定位或者目標。例如,一只基金的投資目標是追求絕對收益,要控制好波動與回撤,力爭實現每年正收益且能長期回報,能夠戰勝通脹,結果實際投資卻是追求相對排名,波動很大,盡管長期回報很高,也不應視為一只好的基金。基金好不好,比較基準很關鍵。合理的比較基準、科學的分類、確定產品的賽道很關鍵,只有在同一賽道的比賽才合理,才有所謂的好與不好。更進一步,基金好不好不是看過去,而是看未來。一只基金好不好,本質上只取決于它的未來表現,并不取決于它的過去,理論上只有事后才知道。歷史可以參考,但真的并不代表未來。另外,基金好不好,還取決于投資者或者評價人的主觀判斷,尤其是對市場的研判。沒有一只基金適合所有人,同樣,也沒有一只基金適合所有市場環境。最后,基金好不好還有一個時間維度的問題。考慮到經濟發展和金融市場等周期性,因此不同時間段得出的結論是不盡相同的。無論是對歷史業績的評價,還是投資后持有期內獲得的回報都跟時間長短有關系。
以上事實告訴我們,投資者必須要好好的學習了解基金乃至投資的很多知識,才能夠避免出現明顯的偏差。同樣,對于基金公司和財富管理機構而言,我們不僅自身要更專業和理性,還要去了解用戶,更是必須要做好投教,才能真正讓專業能力發揮應有的作用,最終提升客戶的價值。
劉明軍
騰安基金銷售(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騰訊金融科技智庫首席投資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