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信念下的決策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念(Belief),信念是一個人的心理狀態,人們的任何行動都無法離開信念。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人們對事實形成了一種自己特有的信念,信念構成了人們對世界的一種認知。

信念在事實和價值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某種程度上,信念就像一種價值觀,融合了對規范、道德、目標、意義等的看法。因此,信念被認為是一種理解的過程,是理解自身,而不是需要理解的事物。

另一種定義信念的方式是將其視為一種態度的心理表征,它傾向于接受某一命題可能是真的這一事實。

信念對于人們來說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甚至相互沖突。雖然人們總是很難拿定主意到底選擇什么,但是他們沒有忘記選擇時的一些重要標準。畢竟,背后有一套信念體系支撐著人們的價值判斷。

很多富有哲理的名言總能找到對立的一面,以支撐人們的各種信念,比如:

由此可見,不同人的信念往往有很大的差別。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價值判斷標準,并且不希望其他人去違反這些標準,這些標準也稱保護性價值觀。一旦出現他人違反保護性價值觀的行為,人們會生氣,嚴重時甚至會暴跳如雷。而自己違反時,人們往往又會產生慚愧和懊悔的心理。

人們總是基于他們的信念進行決策。信念卻是在不經意間形成的。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認為,人類是非常容易輕信,卻很難產生懷疑的生物。因此,很多情況下,人們對了解到的信息并沒有處理就形成了信念。

一旦形成錯誤的信念,往后更正起來會非常困難。錯誤的信念指導著人們的決策,過濾著與之不符的信息,甚至有時還公然“對抗”與之對立的正確的事物。

人們往往能認識到偏見對他人判斷的影響,而沒有看到偏見對自己判斷的影響,這在心理學上稱為盲點偏見(Bias Blind Spot)。[47]盲點偏見與實際的決策能力無關。不管人們的實際決策能力如何,每個人似乎都認為他們比其他人更沒有偏見。

聰明反被聰明誤,越是聰明的人越擅長對其信念加以合理化的維護。一項關于盲點偏見的研究表明,越是聰明的人盲點偏見越大,認知能力越強則盲點偏見越大。[48]

為了避免偏見的產生,人們必須不斷根據新的事物來改進自己的信念。這就好比科學一樣,應該不斷質疑、不斷推進新的知識,而不是肯定已有的知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水县| 正镶白旗| 苍梧县| 江都市| 田林县| 湘潭县| 乌兰浩特市| 胶州市| 屯留县| 定日县| 阿拉善左旗| 星座| 潍坊市| 施秉县| 和林格尔县| 武陟县| 洛浦县| 社会| 广灵县| 京山县| 库尔勒市| 三都| 惠来县| 民乐县| 迁安市| 睢宁县| 自治县| 加查县| 泸州市| 永修县| 万载县| 香格里拉县| 墨竹工卡县| 甘洛县| 马尔康县| 东兰县| 阿瓦提县| 元朗区| 英德市| 筠连县|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