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輪效應:數據驅動的企業
- 呂本富
- 2002字
- 2020-06-05 16:55:03
推薦序四 “飛輪效應”將引領企業變革
讀到一本具有研究深度和思想厚度、讓人深受啟迪的書,是真正令人身心愉悅的。
當責任編輯把《飛輪效應:數據驅動的企業》的書稿送到我辦公室審簽時,本想大略翻翻,盡快簽字付印,沒想到一打開就放不下,足足花了整整兩天,把全書通讀一遍,不僅為書中“互聯網思維的本質就是數據,數據是企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和核武器”等嶄新論斷所吸引,更為呂本富教授和他的團隊所精心設計的企業“飛輪效應”模型所折服。讀罷此書,真有茅塞頓開之感,忍不住提筆寫下幾行文字。
這主要是因為我本人最近兩年關注大數據與工業4.0的研究,頗有感觸卻又無從深入,思想處于困頓之中。記得兩年前,讀完涂子沛的《大數據》一書,相約多位專家交流,討論亞馬遜、百度、小米幾家企業應用大數據的案例,我禁不住感慨:“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的產生發展,標志著信息產業進入了一個新的轉折點,數據資源至此真正與能源、材料等量齊觀,將共同推動人類的進步;人類感受信息技術革命開始觸及核心部分,一切剛剛開始,更加廣泛深入、更加燦爛輝煌的大數據應用將難以預料地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边@段充滿感性的文字,后來被眾多報刊和文章引用。去年,我參與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一項課題研究,讀了不少關于德國工業4.0戰略的資料,看到各種版本關于工業4.0的定義都有些晦澀難懂,又大膽描述出這樣一段話:“德國工業4.0就是融入互聯網思維,將制造業構建在互聯網‘底盤’和大數據的‘輪子’上,實現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對話協同和資源的動態配置,工廠生產由自動化轉向信息與數據驅動的智能化生產?!边@樣一段話,后來也被眾多報告和文章選用。
這樣兩段文字,看似鮮活卻又朦朧,引人沖動卻又難以下手;表明我的研究不夠深入,只能給人一些想法,沒有給出方法和路徑。讀完《飛輪效應:數據驅動的企業》一書,我豁然開朗,拍案叫好。呂本富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不僅對大數據可能引發的產業變革和企業調整,進行了全面的理論研究,形成了獨特的思想體系,而且通過100多家企業案例研究,綜合國內外企業大數據應用的實踐經驗,經過深入的研究思考、測試驗證,提出了大數據推動企業變革的基本方法和具體路徑。
無論是處在轉型升級變革階段的傳統企業,還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構建的新興企業,都必須從頂層設計開始,構建“數據戰略”,并打磨出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數據飛輪”。數據戰略的關鍵是“讓數據飛”,正如蘋果生態系統中的云服務、應用商店、用戶數據形成完整而快速的數據循環;也正如亞馬遜的產業鏈,從產品選擇、價格制定、市場推廣到客戶服務,都處于亞馬遜的“飛輪”之中。所謂“數據飛輪”就是只要能夠利用客戶數據為第三方開發出增值服務,就能持續地、免費地為客戶提供更多服務;而更多的服務將產生更多的客戶行為數據,利用這些新產生的數據又能為第三方提供新的增值服務,這個正向反饋的循環,如同巨大的飛輪,產生“飛輪效應”。
在如此精彩描述和設計的基礎上,呂本富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進而從眾多應用案例中抽絲剝繭,明確提出,“判斷一個企業內部是否形成了‘數據飛輪’,要看企業運行的基本模塊是不是都有數據的支撐”;并深入細致地分析了能使企業產生飛輪效應的四個基本模塊:產品、渠道、基礎設施、贏利模式。產品模塊主要形成“價值數據飛輪”,即產品的研發設計源自用戶需求、參與、反饋的數據;渠道模塊主要形成“關系數據飛輪”,即企業與客戶的關系發生根本變化,傳統的渠道商和中間商被弱化,客戶直接與品牌的連接成為趨勢;基礎設施模塊主要形成“平臺數據飛輪”,即內外部資源平臺化,生產設施可彈性選擇,生產資源動態配置;“盈利模式飛輪”就是贏利模式從收費到免費,從一次交易到多次交易,從直接付費到第三方付費,由此發生巨大變化。
通俗易懂地闡述清楚“飛輪效應”原理之后,書中更為細致地研究了企業基于數據戰略,如何從客戶到粉絲、渠道與品牌、產品與價值、資源與平臺、交易與營收,以及合作伙伴等外部驅動力的構建諸多方面展開變革的方法和路徑,以及數據源如何建設,數據如何驅動企業運營和重塑組織架構等,依然以案例剖析的形式,為企業提供了詳細指引。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這本書都是當前眾多企業建立互聯網思維、推動數據變革的非常難得、非常及時、能引發前瞻思考,又能充當培訓教案式的一本好書,也必將是企業家、創業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熱捧的企業變革實戰經典。
是的,數據思維也許并不新鮮。數據思維以泰勒模式在100年前統御了美國企業與產業的管理之道,也在半個世紀前以戴明模式契合并促進了日本企業全球競爭的能力。面對大數據發展的契機,中國企業不應該借此脫穎而出嗎?
停留在思維和觀念的大數據是無解的,創造大數據應用價值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和行動。有志于推動創新和變革的企業家和創業者,有興趣研究大數據發展理論和推動大數據變革的各界人士,建議你盡快打開這本書。
劉九如電子工業出版社總編輯《中國信息化》雜志社社長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