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薦序:稻盛心學

心在哪里

這個問題,在日本京都圓福寺禪修時,我問過那里的年輕的僧人。有人指著自己的胸,意思是里面的心臟就是心;有人指著自己的頭,意思是里面的大腦就是心,或者說腦細胞產生的意識就是心。我又問圓福寺的方丈,他從上到下比畫了一下,說心在全身,每個細胞里都有心。

后來我逮著一個機會,當面向稻盛先生請教“心在哪里”。稻盛先生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心是良心。”

當時,我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心想:我問您的是心在哪里,您卻回答“心是良心”。這不是答非所問嗎?

后來我細細咀嚼,才悟到稻盛先生講到了點子上。再后來,我讀到稻盛先生的一份講演稿,里面寫道:心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但心的本質就是真善美。

這時我才恍然大悟。既然心是良心,心的本質是真善美,那么,只要把心的這個本質特性發揚光大不就行了嗎?像我這樣鉆牛角尖,硬要搞明白心在哪里,有什么意義呢?

因為語言習慣不同,稻盛先生講“提高心”,我們翻譯成“提高心性”;稻盛先生講“凈化心”,我們翻譯成“凈化心靈”;稻盛先生講“心之樣相”,我們翻譯成“心態”。還有,我們有時用“心腸”“心地”“心緒”等來表達心,但日語往往只用一個“心”字。可見“心”的翻譯就很微妙。

心有多重要

心在哪里,雖然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但因為心實在太重要了,所以人們總是搜索枯腸、絞盡腦汁,努力來描述和表達這個“心”。

隨手拈來就有:開心、傷心、心花怒放、心急如焚、心曠神怡、心灰意冷、心猿意馬……

還有:言為心聲、境由心造、相由心生。本書所說“一切始于心,終于心”等,無非說明心有多么重要。

500多年前,中國有“陽明心學”;400多年前,日本有“石門心學”。稻盛先生雖說是科學家出身的企業家,但他終生追究的問題也是心的問題,所以有了今天《心》這本著作。寫《心》這本書,是稻盛先生十余年的夙愿。

在企業經營中,稻盛先生提出“提高心性,拓展經營”的口號,貫徹“以心為本”的方針,這樣的口號和方針是稻盛先生特有的語言,除了稻盛先生經營的企業,在日本,甚至在全世界的企業中,我都沒聽過有這樣的提法、有這樣先進的理念。不靠金錢刺激,超越經營戰略戰術的層次,在哲學的高度上,從提升全體員工的心性著手,把企業幾萬人的力量和智慧充分調動并發揮出來。在日航,稻盛先生就是這么干的。剛剛宣布破產重建的日航,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業績就從谷底飚升到頂峰,在全世界航空業內名列第一,且遙遙領先,十年來持續保持世界第一的高收益。僅此一例,就可見心有多重要。

什么是稻盛心學

稻盛先生“心之多重結構”的理論耐人尋味。心從里到外,由真我、靈魂、本能、感性、理性這五層組成。核心是真我,真我就是真善美,具體來說,包括坦誠心、上進心、謙虛心、反省心、感謝心、知足心、利他心、樂觀心、勇猛心,等等。

與王陽明先生和石田梅巖先生不同,稻盛先生年輕時在科學技術方面就有許多發明創造,后來又成功經營京瓷、KDDI、日本航空三家大企業。搞科技創新,稻盛先生當然具備科學的思維方式;經營企業,更是需要高度的現實主義或叫唯物主義精神。但是,從年輕時起,稻盛先生就意識到,比起科學技術,比起經營戰略等,人心才是最根本的問題。他提出并貫徹“以心為本”的方針,時時審視自己的心態,凈化自己的心靈,同時洞察他人的心境,千方百計、殫精竭慮,努力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他甚至提出,人生的目的,歸根結底,就是提高心性,除此之外,人生再無別的目的。

所謂提高心性,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實踐真善美,時時事事讓良心、讓真我釋放光彩。

如何提高心性

因為人心的本質是真善美,所以大家都向往真善美,但要把真善美付諸實踐、持之以恒,卻非常困難。為什么?因為從心的結構來看,人心中有本能的欲望,有感性的沖動,有理性的算計,還有靈魂的污垢。如何凈化,如何抑制?需要日常的修行。如何修行?稻盛先生從切身經驗中總結出六條,就是需要在六個方面做出努力,稱為“六項精進”。

①“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全身心投入工作,精益求精,從中獲得樂趣,就能抑制怠惰之心。同時,聚精會神,專注于工作,私心雜念自然就會消退。這是最有效的修行。

②“要謙虛,不要驕傲。”努力工作獲得了成就,特別是掌握權力以后,人就會傲慢起來,這簡直是歷史規律,連偉人也很難免俗。因此,抑制傲慢心、保持謙虛就是一項很重要的修行。

③“要每天反省。”即使很勤奮,但人有時還是會偷懶;即使告誡自己要謙虛,但因為有小人奉承,人還是禁不住傲慢,有時還會發脾氣。堅持每天反省,就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壞。這條修行必不可缺。

④“活著,就要感謝。”人若認真反省,意識到自己的成就和進步得益于周圍人的支持與幫助,就會生出感謝之心。另外,如果把挫折和災難看成磨煉心志、增益能耐的機會,因而由衷地說一聲“謝謝”并更加努力的話,就是非常卓越的修行。

⑤“積善行,思利他。”這項修行中要注意的是,“大善似無情,小善是大惡”。分清大善和小善,真正為他人好,真正利他,才是有效的修行。

⑥“不要有感性的煩惱。”實踐上述五項,煩惱就會大大減少。但人畢竟是煩惱的動物,特別是遭遇失敗、打擊和委屈時,難免痛苦煩惱。這時候,以理性抑制煩惱,把精力投向新的工作,就是很好的修行。

只要堅持這六項修行,心性就能提升,事業就能成功,人生就能幸福。

稻盛心學的核心是什么

從良心和真我引申出來,在心中樹立一個明確的判斷基準。這個基準用一句話講,就是“作為人,何謂正確”。

換句話說,不是把利害得失,而是把是非善惡作為一切判斷和行動的基準。

過去看《焦點訪談》節目,看那些腐敗現象,真是無奇不有,看那些不法分子,真是無孔不入、無惡不作。就是因為當事人判斷和行動的基準不是是非善惡,而是利害得失。

習慣性等待上級的明確指令,不能因勢決策;保自己的烏紗,掂量個人的利害得失。人在這種心態之下,不但不能見微知著,及時發現問題和危險,還會有意無意地掩蓋真相,打擊在第一線說真話的人。如果說,平時這種做派尚不會釀成大害的話,那么,在特殊時期,就可能禍國殃民。

但如果我們學會了自我反省,學會了謙虛謹慎,特別是樹立了用是非善惡判斷事物的明確的基準,并付諸行動,大家都努力去共有這個基準,我們就能從根本上進步,就能立于不敗之地,就能受到全世界的信任和尊敬。

捫心自問,不斷進步

《心》這本書的日文版正式上市之前,日方出版部門就給了我一本清樣稿。我從頭到尾一口氣讀完,感覺痛快淋漓,十分過癮。在翻譯、審譯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的心更是被深深觸動。我雖然翻譯過稻盛先生的《活法》《干法》《阿米巴經營》等20本書,還為每本書寫了推薦序,對稻盛先生的故事、語言、思想已經相當熟悉,也深受其影響,但是《心》這本書對我心靈的觸動,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深刻。

讓我觸動深刻的,就是努力穿越靈魂、達至心靈深處的那個真我,對照這個真我,誠實地回顧過去,用以指導現在每一天的行動。人需要時時捫心自問。我已過古稀之年,有些不好的脾氣、不好的習慣,得認真反省,馬上改正,以免留下終生的遺憾。我就斷然這么做了,因此感覺到自己還在進步。

人生的一切都始于心,終于心。感謝稻盛先生的珍貴教導。另外,正因為智元微庫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催逼”,我才參與了本書的翻譯,并寫下這篇推薦序,讓我自己的心性有了新的提升。對此,我也表示衷心的感謝。

曹岫云

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2020年3月13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贡县| 六盘水市| 深州市| 泗阳县| 砚山县| 龙门县| 抚宁县| 临高县| 蒙自县| 绥德县| 塔河县| 噶尔县| 临潭县| 深州市| 娄底市| 淳化县| 昆山市| 光泽县| 婺源县| 胶州市| 龙南县| 常山县| 辽宁省| 哈尔滨市| 长沙县| 新宾| 乡宁县| 柳林县| 大港区| 横山县| 新密市| 池州市| 上思县| 平湖市| 镇雄县| 沙洋县| 临漳县| 全州县| 阿拉善右旗| 白山市|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