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6 以滲硼為主的共滲及復合滲

為了提高工模具滲層的綜合性能,同一工序同時滲入兩種或多種元素的處理稱為共滲;不同工序分別依次滲入兩種或多種元素的處理稱為復合滲。

3.6.1 硼氮共滲

為了提高工模具的壽命,國內有些單位對模具進行了硼氮共滲。共滲后的模具既具有滲硼層的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熱性,同時滲層又有較小的脆性,從而提高了過渡層的強韌性,而且滲層較單獨滲硼層更深,具有更高的壓應力和更高的斷裂強度、塑性和韌性。

工藝1:

(1)滲劑 工業純高硼鐵、尿素、SiC、氟硼酸鉀等。

(2)設備 共滲容器可用低碳鋼或不銹鋼焊制,可在電阻爐中進行。

(3)工藝3Cr2W8V鋼熱鍛模的共滲工藝為:570℃×3h+900℃×5h。共滲后升溫至1050℃,保溫2h,油淬,550~650℃×2h×3次回火。共滲溫度分別為850℃、900℃和950℃,時間均為4h,滲層的厚度分別為0.0435mm、0.0497mm、0.0750mm。

共滲后的硼化物硬度為1400~1800HV,其表面層組織主要是Fe2B相,過渡層是碳的富集區,主要是Fe3C;氮的富集區主要是Fe3 N。經硼氮共滲的3Cr2W8V模具(熱沖頭)的壽命有較大的提高。

工藝2:

(1)配方(質量分數)5%B4C+5%KBF4+1%活性炭+0.5%NH4Cl+5%(NH2)2CO,SiC余量。

(2)工藝 將工件清洗干凈,烘干,裝入共滲箱內。1Cr18Ni9Ti鋼模具經580℃×3h+900℃×8h,爐冷至400℃出爐空冷。

(3)結果 模具表面顯微硬度為1553~1980HV,共滲層厚度為0.05~0.08mm,表面組織為FeB+Fe2B,次層為Fe2B+α-Fe,第三層為Fe2B+α-Fe+γ-Fe。

經硼氮共滲處理的1Cr18Ni9Ti鋼模具使用壽命提高1.5~2倍。

3.6.2 硼鋁共滲

硼鋁共滲層比單獨滲硼層具有更好的耐磨、耐熱和耐蝕性,可用于熱作模具。常用硼鋁共滲工藝見表3-29。

表3-29 常用硼鋁共滲工藝

978-7-111-45276-8-Chapter03-53.jpg

(續)

978-7-111-45276-8-Chapter03-54.jpg

3.6.3 硼硅共滲

硼硅共滲可提高鋼的抗氧化和耐蝕性??刹捎霉腆w粉末法、熔鹽法和電解法。滲劑中硼、硅含量不同,所獲得的滲層相組成也不同。共滲劑中硼、硅含量對滲層組織的影響如表3-30所示。表3-31為硼硅共滲粉末滲劑成分及共滲工藝。

表3-30 共滲劑中硼、硅含量對滲層組織的影響

978-7-111-45276-8-Chapter03-55.jpg

表3-31 硼硅共滲粉末滲劑成分及共滲工藝

978-7-111-45276-8-Chapter03-56.jpg

20鋼電解硼硅共滲還能提高在w(NaCl)13%、w(HCl)10%、w(H2SO4)10%水溶液中的耐蝕性,見表3-32。

表3-32 20鋼電解硼硅共滲工藝與耐蝕性

978-7-111-45276-8-Chapter03-57.jpg

(續)

978-7-111-45276-8-Chapter03-58.jpg

3.6.4 硼鋯共滲

為了改善滲硼層的脆性,并提高抗動載能力,已開發出硼鋯共滲工藝。硼鋯共滲是在滲硼劑中添加供鋯劑進行硼鋯共滲,采用膏劑法950℃×2~10h工藝,可獲得0.04~0.10mm的共滲層。共滲劑組成(質量分數%)如下:

1)45%~60%B4C+5%~10%B2Zr+5%~10%NaF+鐵屑。

2)50%~55%B4C+4%~7%硼酐+3%~4%Cu+2%~4%Zr+3%~6%NaF+SiO2(余量)。其中NaF是活化劑,鐵屑在加熱時氧化成氧化鐵而成為惰性填充劑,有防止粘結的作用。

硼鋯共滲層與滲硼層沒有明顯的區別,滲層內除FeB、Fe2B外,還有硼化鋯(ZrB2)和碳化鋯(ZrC)。硼鋯共滲的工件具有較高的耐磨性,在動載荷下的耐磨性高于滲硼的工件。經硼鋯共滲的工模具在某些介質中具有較高的耐蝕性,在鹽酸水溶液中,其化學穩定性比滲硼鋼高。

3.6.5 硼碳復合滲

美國專利提出,在重載荷下工作的要求非常耐磨的零件,如地質鉆機鉆頭軸承,對其進行硼碳復合滲,耐磨性可與鎢鈷系鈷基硬質合金在軸承樞軸的槽底內沉積相媲美。其工藝路線為:先在軸承樞軸表面進行氣體滲碳(滲層深度為1.52mm),再經滲硼(滲層深度為0.103mm)、淬火、回火。

硼碳復合滲(先滲碳后滲硼)用于既要求高的接觸疲勞強度、又要求高的耐磨性的牙輪鉆頭(軸頸部分)等工件。

滾子接觸疲勞試驗表明,20CrMnTi鋼硼碳復合滲后,接觸疲勞強度高于單一滲碳處理。在MM200磨損試驗機上進行滾動摩擦試驗,20CrMnTi鋼經硼碳復合滲的耐磨性比單純的滲碳處理高1.5倍以上,而且在較高載荷、較高滑動速度下,不會出現咬合現象。

3.6.6 硼和其他元素共滲

(1)硼釩共滲 硼釩共滲既能提高滲層硬度、耐磨性,又能降低滲硼層引起的脆性。硼釩共滲在硼砂鹽浴中進行,不需要添置多少專用設備,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易于推廣。

將硼砂放入坩堝中熔融后,加硼鐵粉、釩鐵粉,邊加邊攪拌,待爐溫達到共滲溫度(900~1000℃)后放入工件,在鹽浴表面覆蓋一層木炭。共滲后,將工件取出空冷,煮掉殘鹽,表面呈深灰色。

低于950℃共滲處理,滲層主要是(Fe、V)2B型化合物,表面硬度為1800~2250HV;共滲溫度超過950℃時,滲層的相結構則以V3B2為主,并失去齒狀特征,滲層梯度變得平坦,且沒有明顯的雙層現象。表面硬度為2250~2900HV。

(2)硼鉻共滲 硼鉻共滲采用電解鹽浴法。鹽浴成分(質量分數):4%~6%氧化鉻+18%~23%NaCl+硼砂(余量)。共滲溫度為900~1000℃。滲層硬度為1850~2250HV。通過抗彎、耐蝕及熱硬性試驗表明,與單一滲硼層相比,共滲層具有良好的耐蝕性、熱硬性和較低的脆性。

(3)硼銅共滲 滲劑成分(質量分數):92%~97.6%(84%B4C+16%Na2B4O7)+2.4%~8%Cu。共滲工藝為950℃×6h。在共滲過程中銅溶于硼化層,形成以硼化鐵為基的固溶體,降低了滲硼層的脆性。滲硼層的硬度相應地降低10%~20%,如45鋼硼化層的硬度由1800HV降到1400~1600HV。在有潤滑的滑動摩擦條件下,碳鋼工件硼銅共滲與單獨滲硼耐磨性相同。

(4)硼鉬共滲 有時為了提高工模具的耐熱性,往往采用硼鉬共滲。滲劑成分(質量分數):40%~60%B4C+10%~15%鉬粉+4%~6%NaF+氧化鐵(余量)。

(5)硼鈦共滲 共滲方法有粉末法和電解法。粉末法可用以碳化硼和鈦鐵(或純鈦)為基的粉末介質,由碳化硼、鈦鐵(47%Ti)、硼砂、氯化銨和氯化鈉等組成,見表3-33。電解法共滲在Na2B4O7-TiO2熔鹽中進行,溫度為950~1050℃,電流密度為0.2~0.4A/cm2

硼鈦共滲層具有較高的耐磨性。在旋轉拉絲機的加熱元件噴嘴上滲B或B-Cr、B-Al和B-Ti共滲等滲層的對比試驗中,B-Ti滲層耐磨性最高。

表3-33 硼鈦共滲介質成分(質量分數)(%)

978-7-111-45276-8-Chapter03-59.jpg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竹山县| 祁阳县| 富锦市| 鄂尔多斯市| 临沭县| 开鲁县| 新蔡县| 云林县| 邻水| 根河市| 长海县| 乐陵市| 涟源市| 达州市| 汉源县| 鹤峰县| 四会市| 从化市| 平凉市| 乌兰县| 文化| 昌江| 沈阳市| 东丽区| 甘肃省| 温宿县| 县级市| 通辽市| 遵义市| 神农架林区| 海安县| 桃园县| 雷波县| 青州市| 天镇县| 肇庆市| 博乐市| 涪陵区| 泽库县|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