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大城市危機管理模式研究
- 趙成根
- 1324字
- 2020-06-04 12:27:23
第二章
美國紐約市危機管理體系
紐約市(New York City)是美國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位于紐約州東南哈得孫河口,瀕臨大西洋。它由五個區組成:曼哈頓、布魯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滿,面積828.8平方公里,市區人口700多萬,包括郊區在內的大紐約市人口1800萬。
紐約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把總部設在紐約的核心——曼哈頓區。7家大銀行中的6家以及各大壟斷組織的總部都設立在這里。這里還集中了世界金融、證券、期貨及保險等行業的精華。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均設于此。紐約也是美國的工業中心之一,服裝、印刷、化妝品等行業均居全國首位,機器制造、軍火生產、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占有重要地位。紐約雖然不是美國的首都城市,但卻因為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而成為國際政治活動的中心之一。因政治、種族、倫理等原因而引發的抗議活動,在紐約經年不息。
紐約也是世界上摩天大樓最多的城市。代表性的建筑有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洛克菲勒中心以及世界貿易中心(2001年9月11日,世貿大樓遭恐怖分子襲擊而倒塌)等。帝國大廈和世界貿易中心大樓均有100多層,克萊斯勒大廈77層,華爾街60段塔76層,曼哈頓銀行71層,洛克菲勒中心RCA大廈70層。紐約也因此有了“站著的城市”之稱。紐約也是鐵路交通重要樞紐。紐約的地下鐵道全長1000多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長、最快捷的地鐵交通系統。紐約有3個國際機場,其中著名的肯尼迪國際機場承擔著全國50%的進出口貨物空運業務和35%的國際客運業務。
紐約獨特的經濟、政治和歷史地位對它的危機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1)紐約擁有眾多的高層建筑,擁有世界上最復雜的地下交通系統,同時也是工業生產的中心之一,所有這些都大大增加了高樓坍塌、公共交通混亂、化學物品泄漏污染等危機事態發生的可能性。許多在其他小城市看來是極其少見和嚴重的危機事態,在紐約市而言,卻是家常便飯。紐約市每一天都會發生兩起有毒物質污染事故和一起綁架事件。除此之外,交通、通訊和其他基礎設施的中斷也是非常常見的(Sylves和Pavlak,1996)。(2)紐約是美國乃至全世界的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一旦發生危機事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難以估量的,而且危機事件的影響很快就會通過經濟的鏈條傳播到全世界,對整個世界的經濟造成沖擊。(3)紐約市在經濟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為恐怖分子進行恐怖襲擊的首選目標。1993年在世界貿易中心發生的爆炸事件,以及2001年恐怖分子利用飛機對世界貿易中心的襲擊,都是典型的事例。(4)紐約市是各種政治、經濟或種族團體進行抗議活動的中心,許多大型的公益或者娛樂集會也在紐約進行,這些抗議和集會很容易演變成社會騷動。不僅如此,紐約工會實力也頗為強大,他們的罷工和集會對正常城市生活所形成的沖擊非常巨大,所有這些都給紐約市的危機管理提出了相當大的挑戰。
為了應對這些危機事態對城市管理的挑戰,紐約市政府在過去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發展出了一套完備有效的危機管理體系。在新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中,諸如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2003年的停電事件,紐約市的危機管理體系都顯示了它在危機處理方面的種種優勢。對這一體系進行系統的研究,對推動我國大城市危機管理體系的發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