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教育:以責任應對挑戰
中央18部委《關于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的出臺和貫徹是我國社會工作發展的新的、實在的推動力,它的貫徹落實必將對我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和社會工作事業的發展產生直接和巨大的影響?!兑庖姟返哪康氖羌訌娚鐣ぷ鲗I人才隊伍建設,其中教育和培訓被置于核心地位,這樣,我國的社會工作教育就承擔著重大責任和挑戰。
之所以說社會工作教育群體承擔著重大責任,是因為專業社會工作人才主要是指受過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大學畢業生、研究生,以及通過社會工作師、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的人員。前者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后者中的大部分或來源于前者,或接受過較多、較系統的社會工作專業培訓。這就是說,無論如何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建設都與社會工作教育和培訓直接相關,于是社會工作教育就要肩負起重要責任。
這里說的挑戰是指我國現有的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和培訓還不能很好地承擔起上述責任,這有社會工作教育方面的原因,也有體制、政策、社會等方面的原因。從體制方面來講,我國正處于快速社會轉型期,社會問題的性質、政府關注的問題、政府對社會工作的實際重視程度,并非完全有利于社會工作專業隊伍的形成和發展。在政策方面,多年來有利于社會工作發展的實際政策比較缺乏,大量社會工作畢業生流失,在崗人員的專業轉化積極性不高。與之相應,社會對專業社會工作的認知和接受度還比較低。同時,社會工作教育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這包括:我國社會工作師資隊伍的水平還不適應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快速發展的要求,社會工作的培養體系還不適應社會轉型和發展的要求。雖然我國社會工作教育已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但我國大多數社會工作院校(系、專業)是在近十年內建立的,師資是從其他專業轉過來的。一些老師對社會工作的知識、理論、價值觀念有一個再學習的過程,這就難以承擔起培養合格的、滿足社會需要的專業社會工作者的任務。另外,不少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在教學和培訓中貼近我國現實社會需要的能力不足。有些教學和培訓理論較多,結合中國實際和對實踐的指導不足。當然,這里也有現行的社會服務、公共服務存在行政化和“排斥”專業服務的因素。反映到結果上,就有社會工作畢業生缺乏社會經驗、動手能力不足,接受培訓的在崗人員覺得不解渴等現象。不管是哪方面的問題,都對社會工作教育群體提出了挑戰。
在這種背景下,社會工作教育群體應該自覺和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包括:第一,社會工作教育者要增加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本土知識。社會工作知識不斷發展,社會工作教育者要能跟上國際發展的潮流,牢固掌握基本知識,了解新的進展,不愧人師。社會工作教育者要了解、熟悉我國的社會問題和社會工作的本土實踐,找準專業社會工作的切入點和結合點。第二,社會工作教育者要積極宣傳社會工作的價值和功能。專業社會工作不可能包治百病,它有其基本價值和功能。社會工作教育者在教學和培訓中對之要有清楚的說明。當然,這里遇到的一個重要挑戰是政府和社會對專業社會工作可能有過高期望,社會工作教育者、培訓者必須對此有清楚的認識和回應。第三,社會工作教育者要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社會工作教育不但是教學,而且要培養人,培養有實踐能力的專業社會工作者。這要求社會工作教育者在理論、知識、實踐諸方面都要有上佳的表現。第四,社會工作教育群體要積極地與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合作,有意識地在合作和服務中實現社會工作本土化,并進行中國社會工作的建構。社會工作教育群體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與中國實際有一定距離,二者并不完全吻合,這是我國社會工作專業發展需要跨越式解決的重大問題。在這方面,需要社會工作教育群體與現實的互動與磨合,這里需要建構,這也是社會工作教育者提高自己能力的過程。
(本文發表于《中國社會工作》2012年1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