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工作之真善美
- 王思斌
- 1579字
- 2020-05-18 16:40:31
“十三五”,社會工作應該有更大發展
“十三五”是一個重要的社會時間節點,它預示著2020年我國政治時間節點的即將來臨。到2020年還有五年時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和政府以及全國人民將對中央的重大承諾進行盤點和檢驗。未來的五年,要求中央和各級政府以及全社會要盡最大努力去實現當時的莊嚴承諾,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穩定持續發展。社會工作是現代社會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社會工作也應該在“十三五”期間得到更大發展。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以來,我國的社會工作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但是,幾年來社會工作的發展與中央的要求,與18部委社會工作人才發展規劃還有相當距離。按照十六屆六中全會的說法,要建立健全培養、評價、使用、激勵為主要內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以推動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近些年來,我國的社會工作制度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是對照社會工作應有的地位和應該發揮的作用,我們在制度建設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最重要的是社會工作人才的使用。現在全國開展社會工作本科教育的學校已有310多家,開展社會工作碩士教育的學校有104家,另外還有60家左右的學校培養大專水平的社會工作學生,學校正源源不斷地向社會輸送有專業特長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但是另一方面,不少社會工作畢業生沒能在社會工作崗位上就業和發揮作用。這是一個缺憾。這里的原因包括:社會提供的專業崗位不足;政府和用人單位還沒有把社會工作者作為專門人才來看待和使用,待遇較低;一些社會工作畢業生的專業價值不夠堅定,社會經驗不足,不適應復雜的社會工作實踐要求。
實際上,這里還是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評價、使用、激勵四項制度的完善和落實問題。過去幾年,在中組部和民政部等部委及一些地方政府的努力下,社會工作人才的培訓取得了較大進展,但是在社區工作者、群團系統工作者的專業培訓方面,還有不足;社會工作專業學位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我國還沒有設置社會工作博士學位(DSW)和社會福利博士教育。在評價方面,社會工作師的等級系統還不完善,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的內部分層制度還沒有建立,高級社會工作師的設置還處于計劃之中。在使用方面,社會上還缺乏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對口的就業崗位,許多地方的用人單位還沒有把社會工作人才當作相對獨立的專業人才,導致用非所學、專業人才流失。在激勵方面,社會工作畢業生及其他社會工作從業者的待遇一直是比較普遍的問題,工資待遇較低,社會地位不高,市場(背后是政府和用人單位)對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薪酬定位較低,一些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缺乏以此為終身職業的積極性。
“十三五”期間,社會工作事業應該得到進一步和實質性的發展。對照上面社會工作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主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建設的政府職能部門、社會工作教育部門、社會工作相關用人系統、廣大社會工作者應該在社會工作制度建設上協同努力,促進我國社會工作事業在制度化的軌道上順利發展。在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方面,有三個問題需要努力解決:(1)社會工作相關人員(包括社區工作者、社會服務人員)的專業轉化,并使他們獲得專業地位;(2)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收在職人員,促進教育和崗位之間的對口銜接;(3)增設社會福利博士學位和社會工作博士學位,培養社會工作的高級學術和管理人才。在社會工作人才評價方面,盡快形成社會工作者的職級系統,設立高級社會工作師層次,為資深社會工作者鋪設上升渠道。在人才使用方面,人事和勞動管理部門要建立促進社會工作者就業的制度,各部門和用人單位要大力開發專業崗位,社會工作者則要擴大就業領域。在激勵方面,要形成合理的薪酬和獎勵制度,積極鼓勵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在社會服務領域堅持下來、往前走,建設高質量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這樣,將有利于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的達成,有利于建設高質量的和諧社會。
(本文發表于《中國社會工作》2015年11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