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續
那是怎麼個道理呢?
您有所不知,等我告訴您就了然了。所有走臺站的一個司官,到一站應該供給一隻羊,還有底下人們,每人每一隻羊腿。
您先等等説,若要這麼些羊,可吃得了麼?
我所説他給錢的那個緣故就在這兒哪。因為吃不了這些個,所以纔跟他們折價。那緣故就是拿羊折成銀子,要吃一隻折一隻,臺數兒多了可就成了文了。
敢自有這麼個妙法子呢。古人他願意麼?
願意是決不能的。無非是多年的陋規,他們叫作無可奈何。
唉呀,聽您這麼説起來,把我的高興給打回去了。我們撇開他,再説説那邊的景致吧。
您別掃興,若不是我説,您從那兒能曉得呢?這雖是無關要的事,也算是宗人情。由此而推,以前官場中的弊
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錯。再請問您,若在路上餓了,可吃甚麼?
了、飯了的,全未嘗不可。
怎麼那路上也有賣飯食的麼?
並沒有賣飯的,都是自己帶生的,擱在駄[1]子上駄著,趕到站上①熟了,就著羊肉大家夥兒一吃。
您一定行了。若我孤行客兒,豈能帶著若許的東西哪?
頂好是帶些個饅頭,又不壞又省事。再不然您就走商道,所有吃的和喝的全包給包程的管,您倒覺著輕便些。
怎麼個包法呢?
著比您坐火車到張家口,住在客店,那棧房裡就有往口外去的車。您雇車的時候兒就跟車上説,從張家口到庫倫,凡有一路的吃喝和車價一包在內,得給多兒錢。説妥了立個包單,那單子都註寫清楚了,怕的是反悔。至於那價錢,是臨走的時候兒先給一半兒,那一半等到地土再給。我瞧您若按著這麼走,反比走臺站方便多了。
①:煮。
[1] 駄: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