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東政法大學年鑒(2015)
- 《華東政法大學年鑒》編委會
- 2663字
- 2020-05-13 18:20:47
刑事司法學院
[2014年概況] 年內,在校黨委和各職能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學院認真學習并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貫徹并落實黨的群眾路線,緊扣學院年度工作計劃與目標,帶領全院教職工齊心共進,不斷推進學院整體發展,并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學生工作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在黨建工作方面,學院認真學習并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注重加強凝聚力建設,舉辦教職工趣味運動會,組織退休教師參觀松江校區,通過走訪、慰問、凝聚力活動等各種形式,密切黨群關系,為教職工營造和諧溫馨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氛圍;學院黨委的黨建服務日志故事《過一個“特殊的政治生日”——架起黨組織與黨員“連心橋”》和《“愛心熊貓”傳溫暖綠色環保正能量》獲學校2014年度“基層服務日志故事”評比優秀獎;11月完成學生黨員發展及教育評估量化評價體系構建,共5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和42個三級指標,從制度上完善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加強學生黨員建設和培養;開展預備黨員黨課再學習、學生支部專題民主生活會、大熊貓舊衣回收等教育志愿活動;學院黨委與中共四大紀念館開展合作共建;以學院黨建中心為平臺,搭建“蘇州大學鄧小平理論研究會——刑事司法學院黨建中心”的雙方交流平臺。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院有專業教師38人,教授8名,副教授18名,博士生導師3名,博士后4名。年內,新進專業教師1名,輔導員3名,行政人員2名,實驗員1名;1名教師晉升為副教授,1名教師被聘為校聘教授;1名教師被增列為博士生導師,5名教師被增列為碩士生導師;王瑞山獲中金緣法獎教金“優秀教師獎”,張筱薇獲“卡西歐”獎教金,苗偉明、劉芹獲“上海市育才獎”,高紀忠獲“上海市軍隊轉業干部先進個人”,劉芹獲上海市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三等獎;共有8名教師出國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其中4人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學習,4人出國參會并開展學術交流及科研活動。
在學科建設方面,公安學學科被列為學校重點(培育)學科,公安法學下設的偵查學、犯罪學、治安學三個專業從2013年秋季開始以單獨的碩士點招生,現博士點也已開始招生;與挪威警察大學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司法鑒定概論》(杜志淳主持)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刑事專案偵查》(楊正鳴主持)獲2014年上海高校市級精品課程;獲2014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2013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文科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文科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項目1項;《算法分析與設計》(陳德強)在上海市首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自然科學應用組的上海市優勝獎。
完善實踐教學環節。與浙江省人民檢察院簽訂專項合作協議;舉辦第五屆“聯合國亞洲預防犯罪基金”暨學院學術創新大賽、第六屆學術文化節,包括偵查技能大比武和案情視頻征集大賽;組織部分學生赴臺灣銘傳大學進行為期一周的研學活動以及赴提籃橋監獄開展“依法治監”主題學術交流活動;走訪長寧區人民檢察院、長寧區人民法院、閔行區人民檢察院、盤石軟件(上海)有限公司等校外教育基地,考察基地和2011級畢業生實習情況;先后邀請世界知名刑事鑒識專家李昌鈺博士、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法學院副院長本·鮑林、新加坡警察國際合作局副局長李志超教授等海內外刑事司法專家、學者來院作專題講座20余場。
在科學研究方面,學院出版專著、編著、教材等20余部,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苗偉明撰寫的《社區青少年概念的再定義》一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2014年第1期全文轉載,吳羽撰寫的《刑事法律援助合同制研究——基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背景》獲第十三屆(2014年)上海市民主法治建設課題研究成果獎實務研究類入圍成果獎;此外,學院還獲中國法學會2014年度部級法學研究課題2項,上海市哲學社科規劃課題1項,司法部科研項目立項2項。
在學生工作方面,新學期分類召開學生工作會議、新疆學生座談會、少數民族學生古爾邦節座談會、本科新生見面會暨專業介紹會、優秀畢業生交流會、年度學生表彰大會;舉辦“出路——大學時光與職業規劃”就業講座;開展“無人監考班級”創建活動,建立考前清場、座位排定、身份公開等規則,推進考風考紀建設;建立學院官方微信平臺“華政刑司家園”;設計并實施“刑司人”培育項目;組織學生參與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共15支隊伍參加,其中1支隊伍獲上海市優秀隊伍和社會實踐大賽二等獎;由學院國防生組成,學院、體育部及武警選培辦共同建設的學校板球隊獲2014年華東地區板球錦標賽亞軍。
[李昌鈺博士來校講學] 3月11日、5月28日,著名華裔神探、鑒識專家、美國紐海文大學終身教授兼學院名譽院長李昌鈺博士受邀來校,在松江校區為全校師生作開設兩場學術講座。講座后,校黨委書記杜志淳、副校長劉曉紅、國際交流處處長夏菲等領導與李昌鈺博士一行進行了友好會談。李博士捐贈了50多卷珍貴的國際著名案件的幻燈資料,并對學校實驗室建設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雙方還就司法鑒定和偵查學學科發展與高水平公安專門人才培養等方面問題進行了深入、廣泛的交流。
[多項全國競賽獲優異成績] 年內,在第五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總決賽中,王翰林同學獲三等獎,陳共龍同學獲優秀獎,焦娜老師獲最佳指導教師獎。在“第七屆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總決賽中,施維(隊長)、周逸、朱薛琰和石磊同學組成的隊伍獲三等獎。在“第七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總決賽中,吳子旭、安峻鋒、孫琬晶等同學組成的隊伍獲二等獎,王翰林、曹媛媛、賈宇馳等同學組成的隊伍獲三等獎。
[舉辦有組織犯罪及其治理國際會議] 10月30日—31日,學院聯合牛津大學、曼徹斯特大學、上海市犯罪學會舉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理論創新暨有組織犯罪及其治理國際會議。來自美國、英國、荷蘭、芬蘭、意大利、澳大利亞、菲律賓及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代表與以中國刑法學泰斗高銘暄教授、中國法學會犯罪學研究會會長王牧教授、明清幫會研究奠基人秦寶琦教授為代表的眾多國內知名專家參加會議,討論我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理論創新問題,上海市委政法委王教生常務副書記到會并講話。會議得到了《人民日報》《檢察日報》《上海教育新聞網》等新聞媒體的關注。
[舉辦第四屆全國計算機取證技術研討會] 11月14日—16日,由學校、上海市犯罪學學會和中國電子學會計算機取證專家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國計算機取證技術研討會在長寧校區交誼樓召開。來自全國(包括香港、臺灣)的30余位享譽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應邀出席,各高等院校、專業機構和實務部門的100多位代表參加會議。會議旨在交流計算機取證技術及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學科建設等研究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