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律師學院

[2014年概況] 年內,學院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穩步推進人才培養和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學院內涵建設,較好地完成人才培養目標,學院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在黨建工作方面,成立了直屬黨支部,進一步理順黨組織關系,較好地解決了學生黨員發展過程中的體制障礙,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在此基礎上實現學院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常態化,確保“三重一大”重要事項集體決策。黨支部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為契機,組織全院教師黨員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決議精神,并就依法治國背景下律師的使命與未來進行專題討論。黨支部根據律師學院特點,組織支部師生黨員積極開展以“服務社區、服務學生、服務授課教師”為主的服務型黨支部建設,寓管理于服務之中,通過服務貼近群眾、團結群眾、引導群眾、贏得群眾。黨支部嚴格要求、明確程序,切實做好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年內共發展黨員15名。加強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黨員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學院學生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較好地完成了組織部的黨建工作督查。

在團學工作方面,學院創新、健全學生工作組織形式,成立學生聯合工作委員會,統籌、整合學院黨團學工作資源。學生聯合工作委員會組織學生參觀上海市律師協會和律師公會舊址;以觀眾評審團的身份參加“第五屆上海市優秀青年律師”的評選決賽,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職業目標;與校圖書館共同舉辦“書香華政,法學明珠”系列讀書沙龍以及為期兩個月的“律院晨音”法律英語晨讀活動,促進學風建設;定期舉辦辯論賽、模擬法庭比賽、模擬仲裁等活動,利用學生模擬律師事務所進行實戰演練,促進學生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的提升。

在招生工作方面,創新選拔方式,首次在高考生中招生,順利完成兩屆學生的招生。6月份面向全校各專業一年級全日制本科生,面試遴選組建2013級律師班32人。2014級學生首次采用高考志愿錄取和面試遴選錄取相結合的方式選拔,其中高考志愿錄取10人,面試遴選錄取20人。

在教學工作方面,修訂培養方案,完善實務課程體系,充分體現律師實務特色。為完善實務課程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實務知識,學院通過召開期中教學座談會、教學計劃實施座談會等方式,邀請教務處領導和老師參與,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對實施兩年的卓越律師人才培養方案繼續修訂完善,調整部分律師實務課程,強化實踐學分。同時對部分課程的授課時段也進行適當微調,確保課程前后的銜接性和合理性。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不斷優化師資結構,凸顯隊伍國際化。特聘教授資源是學院人才培養工作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結合學院人才培養以及實務課程授課需要,學院2014年增聘24位來自內地、香港、臺灣的知名律師、大型國企總法律顧問等實務界專家擔任特聘教授。學院特聘教授達到80位,實務課程師資隊伍來源更趨廣泛、結構更加合理、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在教學實踐基地方面,學院積極拓展教學實踐基地,類型更加多樣化。新增美邁斯律師事務所、臺北國際法律事務所、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11家知名律所、大型央企為學院實習基地,校外簽約實踐基地達到21家,在師資共享、教學實踐、實務研究等方面開展全面、深入、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實踐基地類型更加多元化。同時,學院進一步加強海外實踐基地建設,為學生赴海外實習交流搭建高端平臺。學院已與香港大律師公會、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法國巴黎律師協會、英國法律大學等初步商定合作事宜,擬于明年安排更多學生赴海外實習。

在實踐實訓方面,開發實訓項目平臺,強化實踐能力培養。學院注重學生實踐實訓項目和平臺的開發與建設,實現模擬法庭、模擬仲裁庭活動常態化,并在全國范圍內較早把實訓教學納入本科教學計劃。成立學院辯論隊,積極參加校院兩級辯論比賽,旨在提高全院學生的辯論能力與技巧。成立“楓華”和“政茂”兩家學生模擬律師事務所,仿真模擬律所運作,開展案件代理與模擬庭審活動。這些實訓項目,得到了校外律師、仲裁員的支持和幫助,已成為律師實務課程的重要補充,為學生提供了成長鍛煉的平臺。

在實務課程教材方面,啟動實務教材編寫,促進課程規范化建設。目前,學院律師實務課程還沒有統一的教材,均由授課老師自編講義進行授課。這不利于實務課程的規范化建設,也不利于學院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今年學院啟動實務教材編寫工作,已將授課教師課堂錄音全部整理成文字稿,并發給相關授課老師審閱,部分課程教材年內已完成初稿。

在第二課堂方面,強化第二課堂教育,促進第一、二課堂聯動。學院開設“律苑講堂”“明法講堂”等,豐富實務課程形式。除納入教學計劃的律師實務課程外,學院積極探索更加靈活的實務教學,以“律苑講堂”形式開設了三期系列講座課程。如由香港大律師公會大律師主講的國際商法課程,美國路易斯克拉克大學法學院院長Robert Klonoff教授、Apple(中國)副總裁戈峻等主講的中美律師實務課程,由臺灣律師主講的兩岸商務法學系列講座等。同時,學院邀請校外專家開設“明法講堂”系列實務講座。組織學生參加“自貿區法律服務論壇”“陸家嘴法治論壇”“博和法律論壇”等社會活動,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增長見識、全面成長。開展與授課律師一起午餐活動,有效促進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聯動。

在人文素養提升方面,積極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提升學生人文素養。開展學院院徽設計、“律政文化節”等活動,打造學院特色文化。成立“律術成蔭”讀書俱樂部,鼓勵同學們暢游書海,明德啟智。同時與圖書館開展共建活動,共享圖書館資源,開展“律院晨音”法律英語晨讀,創造良好讀書環境。以“宏安獎學金”設立為契機,實施“學術提升計劃”,為學生進行專業論文寫作和學術修養提升進行專業指導。加強學院學風建設,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濃厚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人文底蘊。

在獎助學金方面,強化獎助學金的政策導向和學習保障功能,本年度學院新設“宏安獎學金”(一等獎獎金約65000元)、“陸家嘴法治論壇”助學金等。

在司法考試工作方面,強化司法考試輔導,通過率再創新高。為了有效提高司法考試通過率,學院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如前期召開司法考試動員會、司法考試經驗交流會;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的司法考試培訓課程,并安排輔導老師檢查到課情況、指導學習;后期更是多次召開班會強調學習、交流經驗、查找問題;考前進行強化輔導、模擬考試等。2011級律師班學生司法考試通過率再創新高。1168班29人全部參加,其中26人順利通過,班級一次性通過率達89.7%,刷新了去年86.2%的記錄。通過的26人中,7人成績420分以上,占27%;13人成績400分以上,占50%;最高分為443分。

在就業工作方面,學院重視學生就業工作,實現量質齊升。重視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工作,為畢業生開展個性化的輔導和針對性的推薦。首屆畢業生離校時就業率即已達到100%,成為學校率先實現百分百就業的學院。29名畢業生中,出國留學2人,國內讀研5人,公務員事業單位4人,公司企業法務5人,律師事務所13人,畢業去向較為合理,就業質量較高,符合卓越律師人才的培養目標。

在法律培訓方面,學院除承擔本科卓越律師人才培養工作外,另一重要職能是對外進行高端法律培訓。學院克服人手緊、場地缺等困難,開拓高端法律業務培訓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哈佛大學律師領導力培訓項目落地。經學院輪值院長、中倫律師事務所總所聯席管理合伙人喬文駿律師的引薦,副校長劉曉紅和常務副院長丁紹寬的共同努力,哈佛大學律師領導力培訓項目課程正式落地學校,并由學院負責項目對接,這將大大提升學校和學院的知名度與社會影響力。目前,項目團隊已完成組建、課程設計、營銷方案設計等工作,2015年正式對外招生。律師海外進修項目有序推進。2014年,律師學院與美國芝加哥肯特法學院合作,面向華東地區律師開設第九期“芝加哥肯特法學院法學碩士前培訓項目”,合計招收學員12名。為更好地保障項目推進,學院今年與肯特法學院續簽了三年合約。逐步開拓高端律師業務培訓市場。學院充分挖掘和積極利用“中國國際律師培訓中心”的優質平臺,開拓在職律師業務培訓市場,取得了初步成效。2014年先后開展“公司法律風險防控律師業務”培訓班、“上海自貿區商業機會與應對策略”實務操作培訓班,融資租賃實務班4期、威斯康星大學LLM法律英語培訓項目第一期、張家港市“青年律師執業能力提升”培訓班、2014年“上海市教育執法人員培訓班”、第九期芝加哥肯特法學院LL.M培訓項目等,培訓學員達到500余人,逐漸在律師培訓市場上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宁县| 施秉县| 河池市| 井陉县| 收藏| 大埔区| 拉孜县| 宁明县| 长汀县| 布尔津县| 罗定市| 天峨县| 太原市| 九寨沟县| 张家界市| 军事| 台山市| 彰化市| 巨野县| 麻阳| 神农架林区| 南召县| 同仁县| 柏乡县| 景德镇市| 大洼县| 平江县| 耿马| 虞城县| 普定县| 南皮县| 建瓯市| 珠海市| 沅陵县| 黄梅县| 盐源县| 长武县| 新平| 普定县| 犍为县| 雷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