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革及革制品品質檢驗
- 曾運航 張琦弦
- 1293字
- 2020-05-28 18:31:20
2.3.3 手套用皮革
1.產品分類
產品分類見表2-13。
表2-13 手套用皮革產品分類

2.要求
(1)理化性能。
應符合表2-14的規定。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皮革中,厚度不大于0.5mm的皮革,理化性能要求應符合第四類的規定。
表2-14 手套用皮革理化性能指標

(2)感官要求。
①革身平整、柔軟、豐滿有彈性。
②全張革厚薄基本均勻,潔凈,無油膩感,無異味。
③皮革切口與革面顏色基本一致,染色均勻,整張革色差不得高于半級。皮革無裂面,經涂飾的革涂層應粘著牢固、無裂漿,絨面革絨毛均勻。
3.分級
產品經過檢驗合格后,根據全張革可利用面積的比例進行分級,應符合表2-15的規定。
表2-15 手套用皮革分級

注:輕微缺陷,指不影響產品的內在質量和使用,只略影響外觀的缺陷,如輕微的色花、革面粗糙、色澤不均勻等。
4.試驗方法
(1)理化性能。
①撕裂力。
按QB/T 2711—2005《皮革 物理和機械試驗 撕裂力的測定:雙邊撕裂》的規定測定(見4.4節)。
②規定負荷伸長率。
按QB/T 2710—2005《皮革 物理和機械試驗 抗張強度和伸長率的測定》的規定測定(見4.5節)。
③摩擦色牢度。
按QB/T 2537—2001《皮革 色牢度試驗 往復式摩擦色牢度》的規定測定(見4.9節)。測試頭質量500g。
④崩裂高度。
按QB/T 2712—2005《皮革 物理和機械試驗 粒面強度和伸展高度的測定:球形崩裂試驗》的規定測定(見4.6節)。
⑤pH及稀釋差。
按QB/T 2724—2005《皮革 化學試驗pH的測定》的規定測定(見3.5節)。
(2)感官要求。
在自然光線下,選擇能看清的視距,以感官進行檢驗。
5.檢驗規則
(1)組批。
以同一品種原料投產、按同一生產工藝生產出來的同一品種的產品組成一個檢驗批。
(2)出廠檢驗。
①產品出廠前應經過檢驗,經檢驗合格并附有合格證方可出廠。
②檢驗項目。
感官要求、摩擦色牢度。
a.感官要求。
按“4.試驗方法(2)感官要求”的規定逐張(片)進行檢驗。
b.摩擦色牢度。
在感官要求全部合格的產品中隨機抽取3張(片),按“4.試驗方法(1)理化性能③摩擦色牢度”的規定進行檢驗。
③合格判定。
感官要求應全部符合“2.要求(2)感官要求”的規定。摩擦色牢度檢驗中,3張(片)全部合格,則判定該批產品合格。如色牢度檢驗中出現不合格,則加倍取樣對該項進行復驗。復驗中如有2張(片)及以上不符合該項的規定,則判定該批產品不合格。
(3)型式檢驗。
①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進行型式檢驗。
a.原料、工藝、化工材料有重大改變時;
b.產品長期停產(三個月)后恢復生產時;
c.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進行型式檢驗要求時;
d.正常生產時,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型式檢驗。
②抽樣數量。
從經檢驗合格的產品中隨機抽取3張(片)進行檢驗。
③合格判定。
a.單張(片)判定規則。
撕裂力、摩擦色牢度中如有一項不合格,或出現裂面、裂漿、嚴重異味等影響使用功能的缺陷,即判定該張(片)不合格。要求中其他各項,累計三項不合格,則判定該張(片)不合格。
b.整批判定規則。
在3張(片)被測樣品中,全部合格,則判定該批產品合格;如有1張(片)及以上不合格,則加倍取樣6張(片)進行復驗。6張(片)中如有1張(片)及以上不合格,則判定該批產品不合格。
6.標志、包裝、運輸、貯存
標志、包裝、運輸、貯存應符合GB/T 4694—1984《皮革成品的包裝、標志、運輸和保管》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