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組織員工建言行為研究
- 周浩
- 2041字
- 2020-11-06 11:13:23
前言
作為一個教管理的老師,經常有學生問我管理是什么?當然,我可以將教材上管理的經典定義羅列出來,但往往自己都覺得這樣的定義是正確而空泛的。由于過往的教育和研究背景,我更喜歡將管理界定為對人的管理,雖然明知這樣的界定是偏頗的。在我看來,一直以來,管理者其實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更好地激發員工的潛能,使組織有更高的效能,從而贏得市場的競爭。以此為需求,旨在探討組織情境中員工心理與行為表現的組織行為學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學界對組織行為學愈發重視。因為,管理實踐者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所有的技術、創新,其來源和載體都是員工,員工才是組織獲得競爭優勢的最終源泉。
國際權威期刊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曾發表了三篇文章對組織行為學整個學科進行了系統的回顧和總結(O'Reilly, 1991; Mowday & Sutton,1993; Rousseau,1997)。綜合這三篇不同時代的文章可以發現,組織行為學的研究重點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在不斷改變。
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組織行為學側重于微觀的研究,熱衷于探討諸如動機(motivation)、工作態度(work attitude)、工作設計(job design)、離職(turnover)和缺勤(absenteeism),以及領導力(leadership)。在Mowday和Sutton(1993)的回顧文章中,作者開始強調情境(context)對組織行為研究的重要作用。在Rousseau(1997)的回顧文章中,作者則強調在組織不斷變化的背景下,組織行為學研究如何反映組織的變化,以及如何更好地應用現有理論解釋變化中的組織現象。
國內學者張志學、鞠冬、馬力(2014)在新近的綜述文章中總結了符合當前組織管理實際需要的若干研究熱點議題,比如創造力(creativity)、創新(innovation)、變革(change)。這些熱點議題有何共同之處?仔細思考人們就會發現,它們都是向既有的模式和規則發起挑戰。那這些挑戰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嗎?絕非如此!好比安徒生童話里第一個嘲笑國王其實什么也沒穿的那個勇敢小孩,組織中同樣需要這樣勇敢地對現狀發起挑戰的員工。如果員工都自掃門前雪,不敢質疑,不敢批評,組織也就失去了活力。也就是說,隱含在創造力、創新、變革這些熱點議題之下的,更為重要的問題是組織員工是否以及如何勇敢地打破沉默,指出上級、團隊乃至整個組織存在的問題。通過指出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使得組織持續不斷地改進,實現組織競爭力的提升。這就是本書研究的對象——組織員工的建言行為(voice behavior)。
西方管理領域對建言行為的研究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持續二十多年的研究,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理論與成果。我國學術領域開展組織員工建言行為研究大約始于21世紀初,與西方學界的研究相比其實并不落后。西方的研究成果對于我們開展中國組織員工的建言行為研究具有很高的借鑒價值,為我們提供了基礎的分析框架和方向,但決不能照搬照用。這是因為,盡管都稱為“建言行為”,就組織員工的建言行為而言,與西方相比,我們管理的對象不一樣,文化傳統也不一樣,而且中國人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所有這些原因使得我們討論的問題與西方截然不同。
要想有效地激發和干預中國組織員工的建言行為,首先得搞清楚影響中國組織員工建言行為的因素是什么,以及這些因素透過怎樣的機制來影響建言行為。盡管國內學界的有識之士看到了這個問題,也進行了不少研究,但總體而言缺少一本專著來系統地探討這個問題。本書正是以此為出發點,試圖填補這個空白,做一個有效的嘗試。
本書的研究主題與國際前沿接軌,同時又契合中國管理的現實需要,采用符合國際學術規范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討中國組織員工建言行為的若干問題。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共計12章。第一部分為緒論,包括第1章本書概論以及第2章建言行為研究綜述,分別對本書的研究源起以及建言行為領域的研究脈絡做了梳理。第二部分為建言行為的實證研究,包括第3章到第7章,每一章為一個有關中國組織員工建言行為的實證研究,分別討論了變革型領導、倫理領導、家長式領導、工作不安全感以及互動公平感對建言行為的影響,從不同的向度揭示了建言行為的形成機制。第三部分為建言行為的理論展望,包括第8章到第10章,分別從不同的視角對中國組織員工的建言行為做了理論分析,包括從動機視角對建言行為結構的再分析、中國文化背景下信任與建言的理論模型、員工建言之后可能引發的反應。第四部分為總結與管理對策,包括第11章和第12章。基于前述的實證與理論分析,提出了在中國組織情境下激發員工建言行為的管理對策,并展望了建言行為領域未來的研究方向。當然,全書最后附有參考文獻供讀者查閱和進一步鉆研,以及向相關人士的致謝。
由于時間緊迫,加之鄙人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懇請學術同行與社會各界批評指正。此書既是對過去數年研究工作的一個小結,更重要的功能則是為未來的研究做鋪墊,希望能夠為學界同仁更好地進行后續的研究工作起到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同時,本書也可供管理實踐者閱讀,特別是書中有關領導力與員工建言行為的研究,能夠為管理實踐者檢視和改進自己的領導方式提供一些參考。
本書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472129、71002047)以及四川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研究專項項目(skqx201503)的資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學術之路艱辛而又漫長,與諸位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