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吧!學體這條路太難了……真的,你信我!”
那個好心的學姐用了兩個小時,舉了無數的例子,說了無數自己的經歷,只為讓柯小玲放棄學體。
終于,本來很是堅定的柯小玲開始猶豫了。
她想,自己曾經學體究竟是為了什么呢?
嗯……大概是因為看到體育老師自由自在的生活很是羨慕吧。
那么學體這么累,又不一定會像體育老師那樣,且稍有不慎就會跌下懸崖粉身碎骨哦。
整個自己的人生可能都會因為這個選擇給毀掉。
柯小玲同我說,她真的被學姐的話給“打動”了!她開始迷茫,開始在放棄和堅持之間徘徊,并且猶豫不決。
我想到了自己,在學藝術這件事上,我和她的經歷竟如此相似。
我的母親一直不同意我學藝術,然而當設計師是我畢生的追求,是我四歲連設計師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時候,就想要成為的職業。
況且,我是個執拗的人啊!
我倔強的性格使我一直執著。
身邊的人都是被父母強制著學的畫畫,唯有我,是因為真心喜愛。
猶記得當年,畫畫班在鎮上,我家在鄉里,放學要等客車。
然而北方的冬天實在是能將人凍掉下巴。
我因為把腳凍壞了。
大雨滂沱的天氣。
只有兩個人還在畫畫班學習,其中一個是我。
而其他人,都很自覺的“放假”了。
……
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為了我的夢想,我什么都可以堅持!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我的確是沒有天分。
都說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曾經一度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然而現在想來,大概是我的努力尚且不夠吧。
但是,我從未放棄過夢想。
哪怕與母親每天大戰三百回合。
我仍然堅持著,仍然執拗著。
我不屈的身影常常出現在各個畫畫比賽。
然而,同樣是一個長輩,告訴我要走這條路的艱辛。
我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放棄。
因為我看到了母親養我的不易。
而她和父親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有錢。
很現實,也很俗。
而我的追求,從來都是想做我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因為人生那么長,我不舍的讓自己委屈在每天重復我根本不喜歡的工作,那會使我變得麻木,變成機器,莫得感情。
可是,父親母親已然年老。
我更不愿,在他們銀絲爬滿頭發,身體日漸消瘦的時候,還要擔心我是否養的起自己。
我更不愿,他們已年老,我卻沒錢給他們養老。
因為對我來說,藝考這條路,真的只有百分之一的幾率,然而我的文化課,卻是為我增添了無數的可能性。
至少不考藝考我不會窮到連我自己都養不起。
于是我想明白了,自由散漫的生活應該是在老年時期。
年輕著,就是得拼搏,得累著,得違心。
因為我們已不再是兒童,因為這個社會要發展不允許我們停歇。
我們的家庭,孩子,父母等等,每個人,都需要我們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對自己負責。
于是我選擇了半放棄。
之所以說是半放棄,是因為我找到了別的實現夢想的路子。
按母親的設想,我去考教師或者其他有錢的職業,一旦我有錢了,四十歲左右我還有機會重新高考。
于是生活又有了盼頭。
我就這樣,度過了我的迷茫期。
然而我這樣對柯小玲說的。
我并沒有勸她放棄,我說:
你要是問班任,她可能讓你自己選或者讓你放棄或者讓你堅持,你要是問體育老師,或許她直接會讓你放棄,因為她本身就不是執著的人。
但是如果你把所有的結果和過程都想明白后,問問你自己,這是不是你最想要的,或者哪怕失敗了,你敢不敢東山再起,敢不敢在黑暗中找光。
我讓她問問自己,再選擇要不要堅持。
對于我來說,當設計師是快樂的,追夢圓夢的過程也是快樂的,我樂在其中,即使放棄了,或者失敗了,我依然有著東山再起的勇氣。
我愿意為此永不停歇。
然而每個人的三觀不同,生活閱歷不同,又沒有相同的大腦和一模一樣的經歷,所以終究,每個人在面對選擇的時候答案不同。
最最重要的,應該看她自己。
在追夢的路上,有石塊,有陷阱,還充滿著荊棘。
因此,有大約百分之八十的人放棄了。
有百分之十五的人堅持了卻失敗了,其中,有人后悔了,有人卻因為拼了一次而釋然。
而剩下的百分之五,因為堅持,因為高效的學習,因為各種有利于他成功的條件和極度堅強的毅力,他成功了。
并且他們是站在塔的頂端的人。
毋庸置疑,他們成功了。
或許說,明天的成功是用今天你問了自己換來的有些不恰當。
然而,只有你問了自己,才知道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你究竟要不要堅持下去。
這個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并且,未來后悔與否,也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別人的經驗固然重要,但是你怎么想呢?
柯小玲最后給我的回答是,我知道了,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