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樂器
為了發掘和培養孩子的音樂天賦,父母還可以考慮讓孩子接觸各種樂器。在練習演奏樂器的過程中,孩子的樂感會得到進一步的強化,眼、耳、腦、肢體的協調和配合能力也會逐漸增強,專注力、理解力也會得到有效的鍛煉,這對于他們的天賦開發和智能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案例
被稱為“鋼琴王子”的李云迪從小就是一個熱愛音樂的孩子。3歲的時候,他就會守在一臺舊收音機前,用心地聆聽里面傳出的音樂,臉上還帶著陶醉的笑容。
李云迪的母親為了發掘他的音樂天賦,想讓他學習一門樂器。一個星期天,母子倆來到了樂器店,在挑選一番后,李云迪自己選中了一個小小的手風琴。雖然當時家里經濟條件并不寬裕,母親還是咬咬牙買下了手風琴,并又帶著兒子去少年宮報名學習。
在少年宮的音樂訓練班里,李云迪的年紀是最小的,可他也是最早表現出音樂天賦的。在老師的指導下,他一板一眼地彈奏著手風琴,小手在黑白琴鍵上來回游走著,演奏出動聽的樂曲。沒過多久,他就在音樂比賽中拿到了名次,這讓母親和老師都驚喜不已。
7歲的時候,李云迪決心挑戰難度更高的樂器——鋼琴,母親對此十分支持,還從親戚朋友那里借了5000塊錢,為兒子購買了一架嶄新的鋼琴。李云迪也非常珍惜這件新樂器,在練琴時更加專注、更加刻苦。每天下午放學回家后,他會先寫完作業和復習功課,然后就開始認真地練琴,一直要練習到深夜,才會依依不舍地離開心愛的鋼琴。
在日復一日的勤學苦練之后,李云迪的演奏技巧有了很大的進步。從12歲起,他開始參加全國性的鋼琴比賽,并多次榮獲第一名。后來,他又以鋼琴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四川音樂學院附中……
2000年,18歲的李云迪獲得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冠軍,也開啟了他作為鋼琴演奏家的職業生涯。從那以后,他與世界一流樂團和指揮合作,在國際著名音樂廳多次舉辦獨奏音樂會,還發行了十多張唱片,成為世人矚目的青年鋼琴家。
在生活中,父母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像李云迪那樣對音樂有特別的好感,對樂器有演奏的欲望,就可以考慮對孩子進行樂器方面的專業培養,以便更好地發掘出他們的音樂天賦。
不過,父母要注意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讓孩子學習某種樂器,而應當像李云迪的母親這樣,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先要考慮孩子的實際條件和興趣所在,然后再看孩子是否適合學習該種樂器。
父母在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樂器時,首先要考慮到孩子的身體條件。有的樂器會對演奏者的生理條件提出一定的要求,只有滿足了這樣的要求,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比如:嘴唇薄、牙齒整齊的孩子適合學習吹奏類樂器如笛子、簫等,他們會在吐氣上有一定優勢,發音也會更清脆一些;手指纖長、靈活的孩子適合學習彈撥類樂器如琵琶、柳琴等,他們可以更方便按音和換把;手腕動作輕松靈活的孩子就適合學習揚琴、古箏等打擊類樂器,他們在擊弦或擊板方面會占有優勢……
其次,父母也要注意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去選擇初學的樂器。因為孩子只有真心喜愛某種樂器,才會用心去鉆研演奏的技巧,即使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他們也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克服;如果他們對某種樂器沒有興趣,情況就會相反,父母即使不停地督促他們學習,也不會產生明顯的效果。所以父母在選擇樂器時要多聽取孩子的意見,不能急著替孩子做主。
另外,父母也要注意不能立刻滿足孩子學習樂器的要求。因為很多孩子對于輕易就能實現的心愿往往不會特別珍惜,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學習樂器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比如有的孩子覺得小提琴很有意思,就說自己想學小提琴;于是父母馬上花費重金購買了最好的小提琴;可孩子剛拉了幾天,就覺得太累放棄了——這就是因為孩子的心愿實現得太容易而造成的后果。所以希望培養孩子音樂天賦的父母一定要學會延遲滿足孩子對樂器的渴望,只有讓孩子真正理解音樂和樂器的價值,他們才會自覺地愛護樂器,并認真地學習樂器。這樣他們的音樂天賦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掘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