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什么是ETF基金?
ETF基金是當今全球金融市場最成功的一款創新產品,它一出現,就改變了傳統投資者、資產管理行業的思維模式。前文提到了諸多ETF的事,國家隊熱衷于它,2018年在A股整體低迷時它大放異彩。那么什么是ETF?
ETF(Exchange Traded Funds):翻譯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簡稱交易所交易基金,是場內指數基金的一種。交易所給出的ETF概念,是“能跟蹤標的指數變化且能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投資人可以像買賣股票那么簡單地去買賣ETF,從而獲得與該指數基本相同的報酬率”。
一、ETF概念
這個概念里有三個重點,如圖2-1所示。

圖2-1 ETF三大重要特點
1.指數
ETF是一種指數型基金,它追蹤并完全復制特定指數,來構建跟蹤指數變化的投資組合。投資者買賣的是一種產品,實現的卻是一籃子證券交易,排除了非系統性風險,由于標的指數組合透明度高,只要縮小與跟蹤指數的差異,就能獲得與指數相近的收益。而且操作透明度高,管理費很低。
以上證50ETF為例,該ETF跟蹤上證50指數,兩者走勢基本一致,買入一只上證50ETF,等于同時買入50只績優股,獲得它們的平均收益,卻不用花高額的資金。
2.基金
ETF是開放式基金,在交易時間內,投資者可以隨時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贖回ETF份額,也可以在二級市場買賣ETF份額,因此,它綜合了開放式和封閉式基金的優點。
ETF采用的是“實物申購贖回”機制,即可以直接向基金經理以一籃子股票兌換ETF份額,或者以ETF份額兌換一籃子股票。ETF也為普通投資者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方式,在二級市場買賣ETF份額,投資者需要在證券公司開立股票賬戶或基金賬戶,經由證券公司的電話委托或在網絡交易系統提交訂單,按市場價格進行交易即可。
3.交易
ETF又被稱為“大股票”“指數股”,是“股票化的指數投資產品”,主要就是因為它交易性質突出,能像股票一樣自由買賣。
指數化投資的目標是投資組合收益緊跟指數走勢,判斷指數化是否有效的標準為跟蹤誤差,跟蹤誤差是組合收益與指數收益率的方差累加和。指數化投資看起來容易,但是執行起來并非易事。
普通開放式指數基金,是每日可以申購贖回的指數基金。投資組合可以緊跟指數的前提是100%滿倉,倉位不足,將導致跟蹤誤差擴大。試想一下,如果組合僅持有80%倉位的股票,指數上漲1.00%,指數基金僅能上漲0.80%。普通開放式指數基金產生跟蹤誤差,主要是基金申購贖回導致的。
通常,市場好時,基金申購大于贖回,導致基金倉位不足,指數基金跑輸指數;市場持續下跌時,基金贖回大于申購,基金倉位過高(通常T日贖回份額,以T日凈值為贖回價格,但是贖回資金通常需要在T+1日賣出股票獲得,如果T+1日股票價格低于T日),指數基金跌幅就比指數還大。
除此之外,普通開放式指數基金還要不停地進行股票交易以應對申購贖回,但凡交易就會涉及交易傭金與印花稅等額外費用。
如何避免申購贖回對指數基金投資的影響呢?
最簡便的方法,便是采用封閉式基金模式。
但封閉式基金將面臨另外一個更為嚴重的挑戰——折價問題。由于封閉式基金不能申購贖回,持有人變現基金份額的方法,只有通過二級市場折價交易基金份額。
封閉式基金折價之謎也是投資界的謎團之一,無論如何,初始投資者都不會希望以折價出售自己以凈值購買的基金份額。LOF或許可以解決封閉模式的折價問題,但是不能解決申購贖回造成的倉位不穩定問題,例如分級基金存在套利空間,如果出現大額申購,導致分級基金母基金漲幅不及標的指數。
ETF卻恰好能很好地解決以上問題,因此,它被稱為指數基金跨時代的產品。它結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運作特點,投資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同時,又可以像封閉式基金一樣在二級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賣ETF份額,不過,申購贖回必須以一籃子股票換取基金份額或者以基金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
由于同時存在證券市場交易和申購贖回機制,投資者可以在ETF市場價格與基金單位凈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套利機制的存在,使得ETF避免了封閉式基金普遍存在的折價問題。
在基金投資運作方面,我們發現ETF是指數化投資產品的極致,其以一籃子股票申購贖回的模式保證ETF時刻都是100%滿倉(除允許現金替代以外),同時由于ETF套利機制,保證了交易價格與基金凈值的偏離極小。
除此之外,投資者申購、贖回指數基金,都需要支付申購費與贖回費,如景順長城中證500行業指數基金申購費率為:金額小于50萬元申購費率為1.20%,期限大于7日而小于365日贖回費率為0.50%,申購或贖回時一次性收取。但是交易ETF僅需要萬分之一點五的傭金,可以低成本實現不同ETF之間的切換。但是如果ETF交易量不足,大額投資者想買到一定量則存在一定的困難。
二、ETF的萌芽和現狀
回溯歷史,ETF是以救市的姿態誕生的,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發生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盤,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一”,并直接引發了全球市場的災難。電影《甜蜜蜜》里,李翹投資港股遭遇的股災,就是這一次股災。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救市過程中意識到,導致股市暴跌的諸多因素中,指數中股票的自動買賣盤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SEC認為:設立買賣一籃子股票的做市商或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監管方于是公開邀請投資行業據此創造新產品。
1993年1月22日,道富集團發行了追蹤標普500指數的新產品SPDR S&P 500 Trust (SPY),這就是全球首只ETF。
國內的第一只ETF是2005年在上交所上市交易的上證50ETF。2018年是ETF的爆發年,A股大盤指數全年震蕩下跌,但ETF卻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如圖2-2所示。

圖2-2 2018年大盤和ETF的走勢圖
2019年,ETF銷售延續火爆,同年6月,各基金公司分別發布降低費率的公告。
華泰柏瑞中證500ETF(512510)及聯接基金,華泰柏瑞MSCI國際通ETF(512520)及聯接基金公告降低管理費和托管費,總費率由0.6%降低至0.2%,調整后費率處于市場同類產品中最低水平。(管理費年費率由0.50%降低至0.15%,托管費年費率由0.10%降低至0.05%)。綠巨人組合持有的所有ETF產品代買賣交易費率降低至0.022%,同為全市場領先水平。
ETF的諸多優點,使它成了年輕人的最愛。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集團貝萊德發布的報告顯示:在1984—1995年出生的新生代受訪者中,有42%的人持有ETF,而在前一年,這一比例只有33%,且未來一年有配置ETF新資產意愿的比例也從前一年的70%上升到85%。同時,女性申購ETF的比例已經達到30%。
三、國內ETF產品種類
目前國內ETF產品根據資產類別有以下四類。
1.股票型ETF
股票型ETF投資標的是股票,兼具基金和股票的特點,因為費用低廉、方便快捷,非常受投資者歡迎。
2.債券型ETF
債券型ETF跟蹤的是債券指數,債券包括上交所或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利率債和信用債。
3.黃金ETF
黃金ETF跟蹤的是黃金現貨價格的商品,主要是上海黃金交易所掛牌交易的純度高于(含)99.95%的黃金現貨合約。如黃金基金(518800),幾乎100%持倉,緊密跟蹤Au9999(黃金9999)的價格變化。
4.貨幣型ETF
貨幣型ETF也被稱為“交易型貨幣市場基金”,是一種貨幣市場基金,定位為場內保證金現金管理工具,可以參與一級、二級市場買賣。貨幣型ETF產品適合閑散資金投資。
目前,ETF是海內外最受歡迎的基金品種之一。ETF在國際上的成熟發展,必將帶動國內金融市場的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