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4.0:構建生命型企業實戰指南
- 熊向清
- 1460字
- 2020-05-21 17:48:28
優良的管理才是企業命運真正的守護神
不良的管理是企業的掘墓人,而優良的管理則是企業命運的守護神。
對企業而言,其核心任務在于:通過管理的改善和升級,打造、培育企業的高品質。企業的核心追求在于績效,它是一個企業經營管理的最終綜合成果,那么好的績效從何而來?它產生于企業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好的產品與服務帶來優秀的績效,但是產品與服務本質上也是高品質管理的結果。
有的企業可能懂得這個道理,但缺乏足夠的意愿和定力去聚焦于管理者和員工的學習和成長以及企業軟實力的打造。其實,意愿和定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者的情懷和抱負,取決于管理者想要采取怎樣的管理方式,想把企業帶向何處。
對企業來說,平衡計分卡是一個很好的理論和工具,無論是制定戰略,還是進行組織考核,它都大有用武之地。比如,一個企業的目標是未來十年內達到五千億元的規模,這是它的戰略嗎?不是,因為戰略具有系統性,不能僅僅從財務的角度出發??己艘彩侨绱耍髽I的考核應該全面,不僅包含各單位、各業務線的財務指標,還應包括財務之外的其他目標。如果一個企業最近兩年的財務績效不錯,但卻連續兩年沒有做培訓,這很可能意味著:這家企業過去的優良績效是在吃老本,未來很可能要走下坡路。因為沒有團隊建設,沒有人才培養,企業是走不遠的。
在這個問題上,平衡計分卡給了我們很好的方法論。它從四個角度來衡量企業戰略管理和企業的品質內涵:財務績效、客戶滿意、制度流程、學習成長。在現實中,企業往往追求優秀的財務績效,但優秀的財務績效的背后,永遠都佇立著客戶滿意、制度流程和學習成長三大環節。就好比一個農場的運作,高效的產出不僅需要氣候條件(天時)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地利),更需要“人和”,需要種植工人將每一個細節,如播種、灌溉、施肥、剪枝等都做到精細到位。一個企業如果在客戶滿意、制度流程和學習成長各方面都表現優異,那么財務績效就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即使在市場發生波動的情況下,也能在風雨中屹立不倒。
所以,企業的財務績效必須向內求索,首先把產品和服務做好,讓客戶滿意,讓客戶驚喜,就能讓客戶成為企業的“粉絲”,并保持忠誠。要想把產品和服務做好,就得先把制度流程做好。制度和流程體現為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方式,大的方面包括組織架構、人員架構,小的方面包括操作規范、服務守則等。要想把制度流程做好,就必須先做好學習成長的工作,提高員工的基礎素質。
華為之所以從全球眾多的通信設備供應商中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因為其有著全球一流的制度流程,包括競爭模式、服務模式、運營模式等。這些制度流程最終要落實到人上,也就是說,一流的制度流程最為重要的是對人才的考核和激勵,保證企業能夠引進或者篩選出最優秀的人才。
再好的流程,都要有相應的員工與之匹配。員工的能力素質不夠,即便有優秀的制度流程,效用也將大打折扣。那么,該如何培養這些能力素質呢?答案就是學習。通過學習提高員工的技能,提高員工的素質,進而與先進、科學的制度流程相匹配,由此完美地服務客戶。
如果財務績效是硬實力,那么客戶滿意、制度流程、學習成長就是軟實力,這三個方面的品質必須到位。軟實力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是人。沒有人,就不可能設計出先進、高效的制度流程,即使設計出來,運行也不會有效果,最終也不可能產生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無法讓客戶滿意。
那么該如何把握學習成長這個重中之重呢?只能依靠管理。如果不能通過管理營造出一個有利于員工學習成長、素質提升、軟實力提升的環境,員工的素質不可能自然產生,即使有高素質的人才進入這個團隊,也很可能被環境所改變,因而隨波逐流、碌碌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