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黔中王學的形成

黔中,即指貴州。黔中之學,始于東漢尹珍尹珍,字道真,東漢毋斂縣(今貴州道真)人,師從經學家許慎,是貴州最早的教育家、思想家。,他開了貴州學術的端倪,為貴州學術史的第一階段。但是其后一千多年的時間里,貴州學術乏善可陳,處于停滯沉寂狀態。到了明正德年間,因為王陽明被貶于此,陽明心學突放異彩,貴州才有了真正學術意義上的文化,貴州學術史進入到第二個,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階段。正如翁同書所言:“黔學之興,實自王文成始……揭良知之理,用是風厲學者,而黔俗丕變。”翁同書:《貴陽府志序》,周作楫緝、朱德璲刊:(道光)《貴陽府志》,貴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校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從陽明謫黔開始(1508),直到明末一百多年,是貴州學術發展史上極其活躍的時期。陽明在黔三年(1508—1510)是一個歷史性時段,他不僅開創和初步構建了心學思想體系,而且是黔中陽明文化之發端。換言之,陽明龍場悟道和貴州講學傳道是貴州陽明學派——黔中王門形成的契機。陽明在黔時已經打下了深厚的心學基礎,開啟了心學學風,使得以后在一百余年時間里,其親炙、再傳及私淑弟子們以崇尚和發明陽明心學為學術旨趣,把心學思潮在偏遠的貴州大地極力加以傳播、闡發,從而讓貴州的學術發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黔中弟子們傳承、發展了陽明思想,延續并發揚由陽明開啟的黔中王門。在貴州,出現了許多重要的王學人物,他們作有許多著述,有著獨到的思想,形成了黔中王學學術思想。

本書研究對象指的是“陽明后學”“陽明后學”至少有兩種意涵,其一是作為學派群體的意義,指以王陽明為思想宗師、追隨陽明良知心學立場的儒家士子群體。其二是作為學術流變的概念,也可以稱為“后陽明學”,即在陽明之后諸多弟子推崇良知心學的思想學問與知識活動(陳永革:《陽明學派與晚明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2頁)。中的黔中王學。“黔中王學”的研究應該從源頭——陽明龍場悟道談起,甚至應該說,黔中王學的起點就是這一著名的思想史事件。雖然學界對于龍場悟道已有許多討論,但仍然有諸多新的元素值得發掘,特別是悟道之后陽明在貴州寫下許多著作,其中有些著作反映了陽明剛悟道后在貴州傳道時構建心學體系初期的思想形態。因為陽明此時的思想對黔中王學以后的思想、組織進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故此時思想亦是黔中王學開端的思想形態。通過解讀、梳理陽明在貴州被忽視的著作,應該可以說對龍場悟道有新的發掘與補充,也有利于理解陽明整個心學體系。同時,從黔中王學形成初期、發展成熟期及衰落期,簡要介紹、梳理黔中王門譜系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為下一步進入正題做好鋪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许县| 恩施市| 密云县| 夏津县| 岑溪市| 炎陵县| 卢氏县| 广西| 临湘市| 察哈| 湘阴县| 久治县| 全椒县| 雷山县| 固镇县| 鄱阳县| 广河县| 全椒县| 绩溪县| 石狮市| 全南县| 常德市| 筠连县| 瑞丽市| 白水县| 龙陵县| 吉隆县| 荔波县| 察隅县| 津市市| 卓尼县| 武威市| 峨边| 青冈县| 怀来县| 土默特左旗| 吉木乃县| 安平县| 恭城| 泾阳县|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