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團體心理治療中的9個難題:從羞恥到勇氣作者名: (美)杰羅姆·S.甘斯本章字數: 1587字更新時間: 2020-05-09 15:40:27
第1章 羞恥
︴︴作者手記
盡管已經在一些早期的論文中討論過“羞恥”這個主題,我卻直到職業發展的后期才開始專門撰文研究這個話題。現在回想起來,我意識到,之前我只有在專業講座或案例研討會上聽到“羞恥”這個話題被討論時,才會在自己的臨床治療工作中注意到這個部分。然而,我個人對于這種情緒的關注總是很短暫的。真正使我意識到這種情感體驗的重要性的,是我的一些個人經歷。
我能回憶起的最早的一次相關事件發生在20多歲的時候,事后我用了整整15年來處理由這件事引發的相關的情緒和體驗,由此得到的經驗對我的臨床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時的我剛從大學畢業,想要去醫學院繼續深造。可是我的本科專業是英語文學,大學期間我只修過區區三門理科課程。于是我決定延期畢業一年,并利用這段時間補修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微積分、物理和遺傳學的相應課程。在遺傳學課程中我們學到了果蠅。我認為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讓我可以和父親分享自己的學業所得。我的父親當時65歲,他只有小學五年級的學歷,多年來一直靠倒賣水果為生。果蠅是我的學業中為數不多的、和父親的工作有關系的東西。由于父母受教育程度都不高,我學業進展越多,我就會感到自己和他們越為疏遠,這給我的學習生涯沾染上了一絲悲傷的色彩。現在終于有這樣一個小機會,能讓我彌補一下這個罅隙。我將父親帶到了遺傳實驗室,請他坐下,又演示給他看如何使用顯微鏡,鏡頭前擺上了那片我準備的果蠅標本。父親朝顯微鏡里看了一眼(天知道他到底看到了什么),便語氣輕蔑地宣稱:“這可不是什么果蠅。”一時間,我的心頭充滿了痛苦、委屈和一種糾結著憤怒的無力感。
我花了許多年才最終完全領會到那次事件背后的復雜真相。父親一直期望我能夠得到他不曾有過的教育,然而與此同時,他又因此而對我感到嫉妒。他會時不時用輕視我學習成果的方式來刺痛我的感情。然而在父親的這種情緒里我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我把他帶到了大學校園里,帶進了科學實驗室,完全沒考慮到這將對他造成怎樣的心理沖擊?,F在我明白了,這種體驗會令他為自己的低學歷感到羞恥,也正是這份羞恥感,導致了他時不時尖酸刻薄。
從這次經歷中我學到了什么呢?我的總結是這樣的:我之所以會對父親易被激發的羞恥感視而不見,究其根底,是因為我從未意識到自己飽受羞恥感困擾。當我開始探索自己的羞恥感并慢慢理解它時,我發現我能夠幫助患者承認并談論他們的羞恥感了。事實上,我吃驚地覺察到,在這份頓悟之前,我在治療過程中極少“允許”來訪者表達他們的羞恥感。
有個例子能夠很好地說明這一點。數年前的一次小組活動中,一位組員注意到了我的一根手指上纏著創可貼,便問我是否不小心傷到了自己。我立刻回答“是的”,然而這是一句謊話。我有一個壞習慣,喜歡咬指甲的邊緣,這塊創可貼是用來幫我提醒并克制自己的。為什么我會為自己的一個小缺點感到如此尷尬難堪,甚至不惜在一個基于誠實和坦白的工作中為之撒謊呢?后來我逐漸認識到:如果作為團體帶領者的治療師都需要自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存在,他的組員們又如何能在治療過程中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羞恥的秘密呢?
我的第二次關于羞恥的深刻體驗來自于一次在土耳其的旅行。由于自駕看起來太過危險,我們選擇搭乘當地的小巴(dolmus)。這是一種小型車輛,尺寸介于面包車和公共汽車之間。乘客需要從后門上車,大聲向司機通報自己的下車地點,然后麻煩其他乘客將車費傳遞到前方交給司機。其他乘客都會搭把手幫忙遞錢或找零。由于怎么也無法讓司機明白自己想在哪里下車,我就突如其來地被羞恥感包圍了。在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就像查爾斯·狄更斯筆下《荒涼山莊》
里的Jo
,一個大字不識的可憐鬼。對于他來說文字是沒有意義的、令人沮喪的符號。彼時的我,從理性認識層面,一直認為文盲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然而就在那一刻,我突然從感情上體會到了目不識丁的痛苦和恥辱,頓時為他們感到深刻的同情。從情感上講,那次經歷可以稱得上是一次改變人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