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功溺水的事讓劉國勇明白了家里有輛摩托車的重要性。他借了隔離壁大叔的摩托車在村里兜了兩圈,自學了一兩個小時就前去考試。很快他就拿到了摩托車的駕駛證和行駛證。
劉國勇承包建起的樓房已經交付完成,拿到了一筆可觀的收入。他約了村里懂車的青年一起去了摩托車店,試過車之后付了錢騎著屬于他自己的“赤兔馬”開回了家里。
之后,楊安接了一個工程,農村自建房三層樓,楊安邀請劉國勇前去當“師傅”工人。劉國勇也樂意,他們幾個人本來就是互相幫襯的關系,誰先接到了工程就先幫誰。當然,蘇玲花也去當了小工。當村民們都在家打麻將的時候,兩夫妻每日“出雙入對”,引來一些好事的村民妒忌,“你家國信,秀凡都出國了,隨便給你點就是好幾倍的人民幣了,家公又是企業干部,哪還用這么辛苦,每日起早貪黑的!”蘇玲花總是一笑了之,不與回答。他們哪知道,有程珍珠在,國外那兩個家伙又怎么會記掛哥哥呢!一年到頭別說好幾倍人民幣了,就連一個子兒的硬幣都沒見過。有時候問急了了蘇玲花,蘇玲花就會答一句,“自己雙手賺回來的錢才是自己的。”
每天看著附近的村莊紛紛拆舊房蓋新房,蘇玲花也有些心動了。一天晚上回到了家,他試探性地問劉國勇,“國勇,我們屋子旁邊還有塊空地,我們也蓋座樓房怎樣?”
劉國勇思索了一會,“錢,我們不夠,大概可以先起個地基……人工我們請不起……”
“錢不夠,總會有辦法的,我問我姐借一點,人工請不起,我們一點一點自己慢慢蓋,總會有一天蓋好的。”
“好,我去申請手續。”
蘇玲花可是行動派,想到就要做到,不管多辛苦。蘇玲花找了一天休息日,自己回了娘家。她是去借錢去的。
“姐,我想蓋座樓房,你有閑錢嗎?”蘇玲花首先去了蘇秋花家。她知道蘇秋花最有可能借錢給她。
蘇春花年老,在小學教一年級,工資勉強夠開支。蘇夏花兩夫妻在家務農種果樹,只有在豐收年才能有幾個閑錢,而且家里還養了五個孩子,個個都是要用錢的時候。只有蘇秋花,前年剛賣了一批肉豬,應該還有一點積蓄。
“好,你有志氣要蓋樓,姐全力支持你。銀行拿錢存了死期,你要用的我就給你取出來。要是不夠的話,我這里還有十幾頭豬,賣了就給帶過去。”蘇秋花爽快地說到。
這可把蘇玲花感動地梨花帶雨。“謝謝姐,以后我有就還你。”
“不急,先把樓房蓋起來再說。我還怕你跑了嗎?”蘇秋花到銀行說明了情況,把存死期的錢都拿了出來交給了蘇玲花。
蘇玲花帶著一大踏人民幣回了家人。沒人知道蘇玲花從娘家帶回來了什么。材料錢有了,這回要去買材料了。蘇玲花慫恿劉國勇去問劉記平,看他能不能幫著說兩句好話,好讓材料商看在他的面子上可以降降價。畢竟他在方圓十里都還是有些名氣的。
劉國勇去問了,“伯,我想蓋樓房了,可以幫我去買些石子,磚嗎?錢,我有,不用你出,就說是你買就行。”劉國勇也知道劉記平和石子場、磚廠的老板相熟,每年過年都看到他們去探訪劉記平。
“蓋房呀?磚廠?手里有錢,誰去還不是一樣嗎?”劉記平不想幫忙。
“哪一樣,他們不認識我,認識你。每年我都看他們來家里。”劉國勇還不甘心,手里的錢不多,能動嘴皮子省錢的辦法總比死磕硬碰好。
“明天,明天,我去看看。”劉記平盡管十分不愿意,還是答應了。
第二天,劉記平去了磚廠,他買的磚比劉國勇問的價錢少了一分錢一個。別看這一分錢不多,一萬、十萬、百萬個一分錢聚少成多了。
劉國勇嘗到了動嘴皮子的甜頭,轉身又去求劉記平幫忙買地基石子,這回劉記平打死都不愿意了。只冷冷地說了句,“你自己去。”劉國勇只好自己花略高一點的價錢買回來了石子,水泥,沙子等的材料。
找了一個黃道吉日,劉國勇家的新地基正式開工。說是開工,其實只有劉國勇,蘇玲花兩個人開工,他們兩個是特意跟楊安請了一天的假回來破土動工的。
一個月的時間,挖挖停停,劉國勇終于把自家的地基鋪好了。他們夫婦正常上下班,他們倆是利用早上五點起床,挖兩個小時,八點上班,然后晚上放工回家一直挖到十點多這幾個小時來鋪自家的地基。
這段時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拮據。材料只剩下了一堆磚,孩子一個接著一個要上學,要交學費。擺在面前的難題都是錢,他們不得不暫停了自家樓房的進度。
一段時間后,他們儲蓄了一些錢,把錢都用在了購買材料上。他們又可以沿著地基砌墻了。劉國勇為了方便更好地照明,從四門朝廳里拉了根電線過去新地基里,在一根竹竿里安上電燈泡。劉成功晚上吃過飯后也跟著去幫忙搬磚,遞工具,抬水泥漿。
幾個星期后,四面的墻到了劉國勇胸口的高度。他們的資金又短缺了,他們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去賺錢。
就這樣斷斷停停,斷斷停停,劉國勇和蘇玲花終于把四周的磚墻砌到了合適的高度,準備要“上梁”了。“上梁”在劉家村是要有一個儀式的。具體就是要主人家在梁上撒下一些糖果,硬幣等之類寓意好的兆頭,每當這時,村里的孩子都會在主人家門口等著主人家撒下糖果硬幣,他們就一窩蜂進去瘋搶。沒搶到糖果的孩子,主人家還得主動奉上一些。那也算是村里孩子的樂趣。
劉國勇也按照村里風俗,一一照做。上了梁也就倒樓面了,倒樓面,兩個人是干不來的,所以劉國勇叫來了同事們幫忙。一天的時間就把整個樓面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