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數字變革與治理創新:2019年全球互聯網法律政策觀察作者名: 騰訊研究院本章字數: 1109字更新時間: 2020-04-22 19:12:17
(四)國際治理維度:數字經濟領域的制度規則博弈加劇
如今,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成為了全球競爭的重心。各國除了在人才、技術、產業等硬核領域爭奪制高點之外,更加注重在制度規則層面為自己創造競爭優勢。因此,我們在互聯網和數字經濟領域面臨著日趨復雜、多變、不穩定的國際形勢。可以預見,數字經濟治理領域的國際競爭將日益凸顯,影響著互聯網的未來。
(1)歐盟加速推進統一的互聯網監管標準和模式,制衡美國等國際互聯網產業力量,并希冀影響全球互聯網治理。為了抓住數字時代的機遇并增強歐盟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歐盟選擇通過革新法律和監管政策來打造一個繁榮發展的“單一數字市場”(DSM)。從已出臺的GDPR中的“長臂管轄”、被遺忘權、數據可攜權和版權法改革法案中的鏈接稅、過濾義務,到持續進行中的數字稅、人工智能治理和針對美國大型互聯網平臺的反壟斷調查,再到規劃中的數字服務法案,這些立法和監管措施背后體現出歐盟發展狀況、國際競爭形勢等多元考慮。歐盟希望“互聯網惠及所有人而非個別公司”,其立法和監管針對美國大型互聯網企業的意圖較為明顯。
(2)數字稅和數據自由流動成全球數字經濟治理的核心議題,各國仍難達成共識。數字稅方面,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薄弱的歐盟,是數字稅[8]的強有力推動者。歐盟及英國、西班牙等成員國已提出數字稅相關提案,法國則率先通過了數字服務稅(digital services tax)。此外,歐盟也在積極推動OECD、G20采納數字稅計劃,以此推動全球數字經濟治理。在各國數字經濟發展不均衡的背景下,歐盟強推數字稅意在制衡美國大型互聯網企業在歐盟境內的經營活動,從而維護歐盟自身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利益和安全。數據跨境流動方面,歐盟通過雙邊協議方式推動建立安全可信的數據流動圈,如已與日本達成協議,建立世界最大的、安全的數據流動區域。G20大阪峰會則彰顯了各國在數據流動上的分歧,美國等數字經濟發展處于領先的國家關心能否實現數據自由流動和全球數字貿易;發展中國家基于自身發展考量傾向于不支持跨境數據流動、電子傳輸免征關稅等倡議;歐盟、印度等則更加關注數據保護和數據本地化,并且歐盟以GDPR為籌碼(如管轄范圍和跨境流動)來影響國際個人信息保護規則的制定。
(3)網絡空間國際治理方面,雙邊與多邊的治理規則不斷增多。例如,在2019年的七國集團(G7)峰會上,七國集團試圖針對社交網絡服務等數字服務領域制定相應的消費者保護措施。2019年9月,美國等27個國家發布了網絡空間負責任國家行為問題的聯合聲明;同年10月,美國政府與英國政府首次正式就執法部門電子數據的跨境獲取達成協議,美國《澄清域外合法使用數據法案》即“云法案”取得歷史性海外推進。上述事件表明網絡空間國際格局正在不斷演化,雙邊、多邊探索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