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地獄難度
- 身在永樂間
- 隱劍遲
- 2223字
- 2020-05-20 18:08:11
四月十二,卯時一刻,考場門開,上千名考生排成幾列,接受“搜子”的檢查,依次入場。和縣試不同的是,考生不再需要帶考籃,筆墨紙硯皆由考場提供。
明初府試只考兩場,第一場正場,第二場覆試。主要是因為相比與縣試,考生數量太過龐大,少則上千名,多則幾千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府試的考棚規模是比縣試的大幾倍,因考生的數量龐大,整個考棚被分為甲乙丙丁四個區域。李寧被分在乙號考棚,值得慶幸的是,李寧的座位靠中間,離廁房距離較遠。考生最怕的就是相近廁房的座位,一旦有考生如廁后,那氣味真的是無語,嚴重影響考試發揮。考試期間其實是允許上廁所的,每位考生都有一塊牌子,上寫“出恭入敬”,正常時候是字面朝下,想上廁所時,將牌面翻轉,字面朝上,這時候就會有巡場的衙役帶考生去廁房。
考試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帖經、雜文、策論。帖經考的是背誦和書法,默寫五經當中的某段內容;雜文考的是制藝能力,也就是文章寫作能力;策論考的是政見時務。這當中前兩部分的比重是更大的,策論實際只占比較小的一部分,因為府試也屬于預備性的考試,對于政見時務的要求并不會那么細致,說白了就是簡單考核考生的基本政治素養和處事方式。
當考題全部發下去后,不少考生看到考題后倒吸一口冷氣,考棚有些細微嘈雜聲,監考官大聲呵斥肅靜后才息聲。
李寧看著三份考題,第一份是默寫《禮記》《周易》中的各一段落,這沒啥難度。看了第二道題后,就知道為啥其他考生為啥那種反應了,因為這到題并不是常規題目,而是道截搭題。
什么是截搭題呢?通常八股文出題在《四書》之內,用一句、數句或一節或全章為題;但是截搭題卻采用割裂經書文句,截斷牽搭作為試題,也就是取四書五經原文中沒有關聯的上句和下句,截取幾個字拼湊在一起形成題目。
明初科舉命題方式很少截搭題,截搭題真正流行是在清代。也不知道現任知府大人是出于什么心理,竟然出了道截搭題。
李寧看著第二道題“及其廣大草”,也楞了一下,四書五經原文中并無這句。稍一思索才明白,這是出自《中庸》第二十五章,原文是“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解釋的意思是:現在來說山,論小這不過是一小塊石頭,但它整體高峻厚重,草木生長在上面,飛禽走獸居住在上面,寶藏從里面開發出來。現在來說水,論小它不過是一小勺水,但它的整體深不可測,里面生活著黿鼉、蛟龍、魚鱉,繁殖著貨物財富。聯系上下文,他其實講的是天地的法則,博大、深厚、高大、光明、滌遠、長久。
再看第三道策論題,就更有意思:如何治理一縣。治理地方縣是知縣大人應該思考的問題,讓一童生來作答這個問題,就顯得有點超綱了。
不少考生看過考題后,心態就炸了,臉色發苦,有考生不停擦汗。本來一天一場考三門內容就已經非常有難度了,對于普通考生來說,一天之內全部作答完已經非常不容易,現在還碰到兩道如此變態的題目,簡直就是將府試從困難模式調到了地獄難度模式。
相比其他考生來說,李寧的心態穩多了。先將雜文和策論考題放在一邊,安心作答帖經。默寫是李寧的強項,一個時辰不到,李寧便將帖經作答完畢。
再看第二項考題,“及其廣大草”,出處和明意李寧現在已經知道了,現在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破題。一篇八股文,從破題開始就基本決定了它的好壞。李寧細細揣摩思量,將近一炷香時間后開始動筆寫草稿。
寫至大半的時候,衙役送來了午飯,輕輕的放在每個考生的桌角。和縣試不同,府試是不允許考生帶任何東西進考場的,包括午飯,統一由考場提供。午飯很寒酸,一碗稀粥,兩個饅頭。望著午飯,李寧并沒有什么食欲。其實想想也是,上千名學子,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當然不可能提供多么豐盛的飯菜。
差不多近兩個時辰,李寧已經謄抄好文章,第二項考題已經作答完成。此時快要到申時(下午3點),李寧一天水米未進,實在有些餓了,就著米粥啃了半個生冷的饅頭后才好些。酉時一過,考生就必須交卷,也就是說李寧差不多還有兩個時辰來作答最后一道策論題。
此時,考棚的考生只剩下大半,不少考生已經放棄此次府試,提前交卷走人了。
如何治理一個縣,這個問題涉及的就非常廣了,涉及政務、民生、農業,商業經濟等等,以李寧現代人的視覺來看這個問題,太廣泛了。而考試只要五百字左右的文章即可,那么只有兩種寫作方式,一是每個面都蜻蜓點水,在文中提及;另一種就是針對某一個小方面講具體些。
李寧比較偏向后者,他打算針對某個細節內容具體提出些有效的措施。行文開篇花一小段來歌頌擁護下皇帝,之后李寧就農業提出些具體的措施。
三項考題全部完成后,此時天已經有些暗了,李寧還剩了些時間檢查了一遍。隨著一聲鑼響,時間到,該交卷了。有考生還沒寫完,試圖再奮筆疾書繼續寫。現實是殘酷的,時間一到,所有考生停筆起立,走出考棚,那些試圖再拖延會的考生也被衙役趕出。
走出考場,天已經快黑了。在考場外,李寧見識到了考生百態。有的沾沾自喜,有的愁容滿面,有的沉默不語,有的淡然相對,有的低聲哭泣,有的咆哮嘶吼,更有的大罵出題者昏聵庸才。
李寧有些餓了,找到了蹲在考場外等候的小六,一同回去,打算好好吃一頓。
正場考完后,第二天并不是覆試,而是歇一天,第三天才考覆試。此次府試,李寧并不打算參加覆試。覆試考不考也全在考生自己選擇,考生覺得第一場發揮不當,就可以參加第三天的覆試,但其實覆試取中的幾率極低,即便有也是五十名中墊底的存在。因為府試是選拔性質的考試,只取前五十名的,第一場沒考好基本就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