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五大門派!

“……”

馬車內。

眾人一片無語。

說什么來著?

沒有修仙者?

還上天?

現在好了,臉被抽得啪啪響。

外面那群武人更不用說,口口聲聲對方修個屁仙,一轉眼,馬車頂蓋都被人削沒了。

尷尬的沉默持續片刻,隨后才有人說道:

“咳~也就是個劍法高超的宗門弟子罷了,又不是沒見過~”

眾人朝車外看去,只見駕車的武夫扭頭瞪眼,繼續說道:

“怎么著?不信我?一看你們就沒出過遠門,江湖武林有五大門派,每一個都厲害至極,看此人劍法,應是來自純陽宮一脈,有此境界不足為奇。”

“別看他方才如何厲害厲害,其實根本不是仙人,你砍他一劍,他照樣得死。

眾士子聞言,不僅暗暗點頭。

剛才那人雖然劍術神奇,但本人看起來并無殊異之處。

至少沒有什么仙風道骨的感覺,更沒有花里胡哨的修仙者特效。

甚至還得騎馬。

要有資格自稱為修仙者,不說御劍飛行,一手好輕功總得會吧?

總之正如這武夫所說,依舊是凡人犯愁。

既是凡人,說明自己也有可能做到。

遂紛紛來了興趣,問道:“敢問是哪五大門派?咱們南方可有?”

“駕~”

那武夫先駕起馬車,待行出一段距離,這才慢悠悠說道:

“自然是有的,不過咱們這邊的門派,不算正式的武林大派,更像是旁門左道。”

他話音一頓,自有人接上話頭:“哦?這是為何?”

武夫道:“因為咱們南方的門派,叫五毒教,就在北邊兒數百里外的深山中,好像叫什么……三苗還是五苗,我記不清了。”

“總之很神秘,輕易不出山,一出山就得出大案血案,一般人惹不起它。”

許宣此時也適時插了句嘴:

“三苗。你說的地方應該是湘西,湘西古稱便是‘三苗’。”

見眾人都看向他來,一副“你怎么知道”的樣子,只好多解釋了幾句:

“湘西自古以來便是巫蠱文化的發源地,唐虞之時,也就是帝堯、帝舜時期,被稱為‘蠻夷之地’,謂之‘三苗。”

“到夏朝則稱為‘荊州’,不過不是如今這個荊,到商代則稱為‘鬼方’之地,到了西周和春秋,才改為屬楚,便是‘黔中’一帶。”

“至秦皇,又將原楚國黔中郡與巫郡合并,便是今辰州府,就想陳兄所訪之‘桃源’以西,離咱們永州倒有些距離。”

“不過,這其余四派又是如何?”

這些知識自然不是當今時代所能輕易獲得。

因為要辨明這些地理位置,不僅要熟讀史書,還得熟悉各朝各地地方志。

許宣又不想做史官,自然不會專門去看這些。

但前世他對上古神話和巫蠱文明很感興趣,專門有了解過。

畢竟是自己的家鄉嘛,一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二來哪天出門在外吹牛撩妹也多些話題好說。

比如長途火車上,就經常有這種“多人文化互動”,他便一展口才,屢試不爽,還曾迷倒過不少天真的女大學生。

這不,眼下雖然沒女生,但抖些冷知識讓同窗們“震撼”一番,也是極爽的。

果然,聽許宣如此介紹,車內很多人都是露出敬佩之色。

就連駕車的武夫也不禁刮目相看:“不愧是讀書人,懂的就是多。”

這才接口道:“話說回來,這其余四派么,一是我剛才說的,純陽宮。”

“這可是北方大派,天下劍道魁首,當世號稱第一,與少林也不遑多讓。”

“原因你們讀書應該知曉,這前朝武后……對那些大和尚可不待見。”

有人發現了華點:“那這么說,第三派便是少林咯?”

武夫點點頭:“不錯,十三棍僧求太宗,此事人盡皆知,太宗皇帝也親自為此派題字,自然興盛。”

這些事許宣自然知曉。

但不宜細說。

否則會有大恐怖降臨。

只好揭過:“那剩下兩派呢?”

他總覺得,純陽這兩個字聽起來很耳熟,似乎就是唐代某個時期所興起的道家勢力,隱約還和一位名傳千古的大人物有關。

只是不在南方,因此并不熟悉。

不過游戲他就很熟。

少林,純陽。

接下來是不是萬花,七秀,和天策府?

五毒教是后出的,這么說應該有六派才是。

果然,剛想到這,就見那武夫說道:

“不止兩派,還有三派。”

眾人奇道:“三派?不是說五派么?”

武夫這才解釋:“咱們這個五毒教嘛,畢竟有那么點旁門左道的意思,故而在名門正派中排不上號。”

“至于這其余三派,便是天策府,憶盈樓,以及西域明教。”

這天策府與游戲中名字相同,其實并非西山居原創,而是歷史上確有這么一股勢力。

不僅有,還強得離譜。

天策府,又名“天策上將府”,乃唐高祖時期,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

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擊敗王世充、竇建德以后,被冊封為“天策上將。”

于是才有了“天策上將府。”

這也是李世民后來稱帝的標志性事件之一。

可不是什么民間傳說。

至于為什么叫標志性事件,我們簡單列一下天策府眾將名單:

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程知節——也就是程咬金。

此外侯君集、秦瓊秦叔寶、長孫無忌、柴紹、羅士信、李績——徐世績……

這些人隨便拎一個出來。

都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強臣猛將!

何況還扎堆。

不過玄武門之變后,天策府就被廢除了。

直到當今這位以太宗為榜樣的皇帝即位,想著效仿祖先,才重組天策府。(此為杜撰)

此外憶盈樓也廣為世人知,至少在讀書人中流轉很廣。

因為這是當年公孫大娘所留下來的傳承。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公孫大娘之名,世間無人不知。

有詩圣杜甫為其做《劍器行》。

有草圣張旭悟書于劍,“始吾聞公主與擔夫爭路,而得筆法之意;公孫氏舞劍器而得其神。”

這可是張旭親口說的。

所謂畫龍點睛,下筆有神,這等于是傳道之恩了。

就連畫圣吳道子,也因觀公孫大娘舞劍而領悟繪畫運筆之道。

一個普通宮廷舞女,能做到這般地步。

同時得到三位千古人杰的認可,可見其造詣之高。

甚至很多人都認為,公孫大娘的劍舞,足以與盛唐詩畫并稱高峰。

然而安史之亂后,盛唐氣象煙消云散。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

曾經的世間第一舞者,也流落江湖,從此只有殘存的教坊藝人李十二娘。

實在令人悲傷。

好在總算傳承下來,如今發展得也還不錯。

很多長安士子都愛去逛一逛憶盈樓。

許宣也曾有所耳聞,只是今日才知道,原來這還是一個武林門派。

仔細一想也是。

憶盈樓中都是美麗女子,若無自保之力,恐怕難以安生。

問題是這西域明教,怎么也算成中原武林了?

眾人都是好奇,便問了出來,卻見武夫答道:

“明教的確是西域教派,但他們的教主卻是中原人,一心想要回歸中原。”

“原本中原武林也是不認的,不過明教弟子風評極好,數十年來,慢慢也就認下了。”

眾人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那不知這五大教派,收弟子可有要求?”

……

接下來自是一番天南地北地瞎聊。

讀書人讀書多,江湖人見識廣,雙方只要氣氛融洽,能聊的話可多了去了。

畢竟雙方對彼此而言都是盲區,能不多么?

只是真真假假,也不好斷言。

許宣的一貫原則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這些東西聽著圖一樂還行,真遇到事情,絕不能指望,甚至要警惕。

眾人說著,慢慢天便黑了。

入夜后找了個小鎮住下,一晚上并無異常,第二天起來便繼續出發。

但由于是馬車,南方官道又太好走,因此速度很慢。

一直走了三天,才終于抵達永州府前。

“終于到了。”

同車的好友陳風忍不住感嘆。

他不是第一次出遠門,但就這么慢慢悠悠磨了三天,那滋味可有點煎熬。

許宣倒還好。

白天吹牛閑聊,偶爾看看書,晚上研究金書古冊,還別說,真研究出了一些東西。

比如那些書上“副本”,只要花費一些傳承點,就能變成真副本,還能傳送過去。

只是目前傳承點不夠,花費不起。

仔細想想還真是。

倘若以后天南海北都遍了,想回顧一番,還得舟車勞頓,走上幾個月才能去副本位置。

別說真走,想想都累。

此外,金書上還有個圖鑒功能。

只要出現過的人物,或者被消滅的妖魔,都會出現在圖鑒中。

里面詳細記錄了這些人物角色的具體信息。

比如娥皇女英,里面的備注就是:

上古女神,帝舜之妻。

只是能力平平,除了擅長織布做衣,種桑養蠶,可以說別無所長。

反而是那兩只小妖魔,一個會“攝魂術”,一個會“蠻力增幅”,論打架比兩位女神還厲害。

“許兄,陳兄,咱們也走吧。”

這時,劉昀也從車上下來。

眾人一齊朝城內行去。

剛準備看看永州府的風情,忽然聽見前方傳來一陣騷亂。

有人大叫道:

“不好了!不好了!我家老爺被鬼咬死了!這位官爺,您快來看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突泉县| 安阳市| 上饶县| 五莲县| 巢湖市| 两当县| 雅江县| 邵阳市| 武汉市| 五寨县| 麦盖提县| 桑植县| 囊谦县| 海阳市| 陇西县| 侯马市| 安新县| 子洲县| 宁化县| 衡山县| 神农架林区| 平舆县| 佛教| 南郑县| 余庆县| 宁南县| 石景山区| 大竹县| 五台县| 双江| 永和县| 潮州市| 博罗县| 开平市| 湖口县| 汤阴县| 克东县| 望谟县| 云霄县| 泸溪县| 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