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高情商養育作者名: 徐婧英本章字數: 2567字更新時間: 2020-04-26 21:24:27
二、智慧的父母,首先會耐心聽孩子說話
17歲的小娜(化名),是一名高二學生。為了提高成績,父母給她請了家教鄒老師。平時,鄒老師一周來一次,寒暑假幾乎天天有課。鄒老師是名師,補課費不菲,前前后后,小娜家一共投入16萬多元。漸漸地,小娜的成績有了提高。可她發現,鄒老師對她的“關懷”也多了起來,先是動手動腳,后又強行撫摸、親吻,猥褻不斷。小娜多次暗示父母,不想上鄒老師的課,卻被父母認作“抵觸學習”。終于有一天,鄒老師對小娜實施了性侵,還威脅她不能說出去。
萬般無奈之下,小娜提出在補習的房間安裝攝像頭,監控記錄了老師猥褻她的全過程。看見視頻,父母才知道自己的女兒被強奸了。法院調查審理后,鄒老師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
雖說,侵害小娜的是“禽獸老師”,但誰能說,她的遭遇和父母毫無關系?
如果,父母信任小娜,關心成績的同時,分出一點點心思關注她的喜怒哀樂,事情也不會到這個地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可是,好多家長并不相信孩子——
“我兒子總是丟三落四,我得幫他收拾書包,要不然,沒準落下啥。”
“我家孩子總愛撒謊,他說的話,我不能信,得找老師同學核實。”
“兒子什么都不和我說,他的微信聊天記錄我只能偷著看,要不然,都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一個高中生對我說:“我媽總怕我不抓緊時間學習,我讓她關門,她每次都虛掩著,還美其名曰:空氣流通。實際上,我房間有窗子,空氣已經很好了。最可笑的是,每次關門前她還先自言自語解釋原因,我心里清楚,她是不相信我……”
如果孩子不被父母信任,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得不到成長的力量,漸漸地,他就會變得沒有信心、懦弱、自卑,做事也縮手縮腳、猶猶豫豫。這當然不是父母愿意看到的!
但是,為什么會這樣呢?
1.因為心太急
有時,父母不相信孩子,不是孩子表現不好,而是父母要求太高。孩子達不到要求,父母就替孩子做,久而久之,孩子就沒能力把事情做好。
有個大學生不會系鞋帶——是真的不會,不只鞋帶,其他的結也不會打。
他說:“小時候,媽媽總覺得我系得慢,不讓我系,長大了,總會想起她的話,‘太笨了,連鞋帶都系不好’,于是更系不好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不肯給時間讓他慢慢成長的家長,無形中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
2.因為缺乏了解
“寶寶4歲,做錯事不承認,總愛找各種理由,總愛撒謊,搞得他說什么我都不敢相信,怎么辦?”
家長認為,寶寶愛撒謊,其實這是個誤解。對于4歲左右的孩子來說,還無法分清現實與想象,對事實和虛構的界線也分不清,看繪本、動畫片或影視劇,會產生許多生動、逼真的想像,孩子會以為就是真的、是實實在在發生的。比如,有的小朋友會說,自己是坐火箭上學的,還有更夸張的,說自己是像超人那樣飛著去上學的。
在大人看來,孩子這樣說就是撒謊,是“吹牛式撒謊”。但是,這并不怪孩子,他們不是有意說謊,更不是品德問題,只是由于身心發展的局限,混淆了想象與現實。如果,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心智發展特點,就此貼上“撒謊”的標簽,實在是錯怪了孩子。
3.因為缺乏溝通
有個小女孩告訴媽媽自己怕鬼,不敢一個人睡。媽媽認為這只是小孩子的胡思亂想,隨便安慰一下就想讓她去睡。
女孩的爸爸卻沒這樣做,他問女兒:“這個鬼長什么樣?”
女孩說:“黑色的,看不見,但我看一眼,鬼就消失了。”
當晚,爸爸并沒催女兒回去睡覺,而是和她聊了很久,并得到了一條重要信息,女兒“經常在放學路上看到鬼”。
之后,父親專門提前下班,在女兒身后跟著,終于在第三天,看到一個戴著帽子的中年男子在跟蹤自己的女兒。他制服了這個男子,并報了警……
智慧的父母,首先是耐心聽孩子說話的父母。
有家長說,我也想和孩子溝通,但他什么都不和我說,也沒機會啊。
這樣的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天生對父母有依戀感,是愿意和父母交流的,之所以后來不肯說,常常因為父母過多的評判、指責、否定,讓孩子感到壓力,慢慢失去了交流的欲望。
像這個小女孩,說自己怕鬼,媽媽不問怎么回事,想當然認為孩子胡思亂想,時間長了,孩子再遇到什么事,還會和媽媽吐露心聲嗎?
萬幸的是,女孩的爸爸非常有耐心,重視孩子的情緒和想法,主動傾聽,從而避免了一場災禍。
4.因為不相信自己
“唯自信者才能他信”,相信自己,才能夠相信他人。信任自己是信任他人的基礎。
大部分不敢放手、也不敢給孩子自由選擇的家長,其實,他們內心充滿了不相信。不相信孩子,不相信這世界的因果善惡,更不相信自己。
這樣的父母常常自我價值感較低,自我效能感較差。一個人無法給出自己沒有的東西,父母連自己都不信,當然無法完全相信孩子。
愛因斯坦說:“我們所做的最重要的決定,是相信我們所生活的宇宙是友好的,還是充滿敵意的。”
為人父母,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智慧獨立的個體,有他的使命,有他的特質,不需和別人比較,只需按他的內在稟賦、節奏去成長、去培養。
孩子想嘗試,我們要給予鼓勵、支持;孩子做錯事,我們不要打擊、責罵,而是安慰、鼓勵,幫孩子找出原因并改正。這樣,孩子就可能變成有擔當、有自信的人。自信是成功的基礎,孩子越自信,就越能應對未來的挑戰,獲得成功。
5.父母不信任孩子,傷害超出你的想象
父母的不信任,對孩子的傷害,往往會在成年后顯現。
一個網友說:“從小就不被我媽信任,她倒不是翻我手機、日記、書包,而是一直都不肯聽我的話。我說的話,她都要找人確認一下才會信。我媽的不信任,直接投射到我的親密關系上。”
“我毫無安全感可言,一直在懷疑或憂慮,比如女朋友說去睡覺了,我就胡思亂想,她是不是不想理我了。我總把自己放得很低,總想討對方喜歡,卑賤得像條狗。又不安焦慮,把一切能想到的好,全都硬性堆到她身上,不管她接不接受,只為自己心里的安慰,以為這樣可以留住她……”
在幼小的孩子心中,父母的地位至高無上,父母的不信任、挑剔、否認、指指點點,就像一根根針扎在孩子心中,會讓孩子覺得“一定是自己不夠好,父母才不愛我,不相信我”。慢慢地,孩子就會自我價值感低,自卑,不相信自己。長大后也無法相信別人,愛疑神疑鬼,無法和人愉快相處。這樣的人生,哪有幸福而言?
信任孩子,是很簡單又很困難的事,但不要懷疑信任的力量。相信孩子,對父母是一個考驗,對孩子也是一個跨越。
不是基于孩子好才相信,而是相信了,孩子才會變好。相信孩子,孩子才會相信世界。只有相信這個世界,才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