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的望夫石,一說為宋時傳為化緣和尚所變,又稱仙人石。又傳為一家三口,船到了灘前只剩一斗米,水淺不能行船,糧盡了,丈夫上山找不到吃的,心急化成石人。妻子背著孩子上山尋找,看見石人丈夫,傷心焦急,一同化成石人。
董飛故地重游,想起當年和程雙雙初識于此。心中不由情傷。此石名為望夫,而此時此刻,自已分明是望妻。名雖不同,情實無異。
忽聽得身后一人叫道:“老飛!”
董飛轉身看時,正柔鐵,不由驚喜道:“老鐵!”
兩人歡飲。
兩人談起當日萬圣島之戰(zhàn),不勝虛虛。
柔鐵道:“那日他在祝壽之時,聽出那人實是宮在太監(jiān),此事我一直大或未解。”
董飛道:“其實,那人是皇上派出的密探。”
柔鐵道:“密探?”
董飛道:“你想靖海侯縱然救子心切,沒有圣旨和兵部的軍令,也不敢私自動用朝廷戰(zhàn)船,這是抄家滅九族的大罪啊,救出了兒子,卻招來滅族之罪,這種事誰會去做?”
柔鐵道:“果是如此。”
董飛悄聲道:“其實這些年來,皇上一直有一塊心病。皇上自當年楚王案后,十分小心,可是后來先王十分喜愛的趙王突然生病失蹤,遍尋不著。”
柔鐵道:“我明白了,至萬圣島尋找此人。”
董飛笑道:“不點而透,柔大俠果然厲害。然則真的要皇上動用戰(zhàn)船,皇上也是頗為猶豫。直到河間王說了一句話。”
柔鐵道:“河間王?”
董飛道:“河間王是當今皇上的叔叔,也是當今最得皇上信任的宗室。”
柔鐵哦了一聲,突然恍悟道:“原來如此?”
董飛道:“你想起什么了?”
柔鐵道:“石賢搜羅天下美女,便是獻給河間王。要是當日在橫城渡口救下的那八女,便是其中的一批。”
董飛道:“不錯,這河間王的貪財好色,在宗親中是十分出名的,縱是如此,皇上仍對他十分信任。”
柔鐵笑道:“只有貪財好色之人,安于享樂,胸無大志,才不會對皇上造成威脅。”
柔鐵浪跡天涯,已是第三個年頭,那日在萬圣島上和辛冰擦身而過,可不知何故,辛冰已不認得自已。
柔鐵根據那日在海邊得到的指示,說是近年來武林之中出了一位博學異人,號稱玉玲瓏,三年一現身,為武林中人決疑解惑,無有不準。然其人行蹤不定,每年現身之處會刻在一塊玉石之上,有緣人得之,可決其疑問。在望夫石中果然取到了一塊玉。
憑此玉在洛陽,一人將柔鐵帶到龍家廢園,屏風之后,玉玲瓏問他有何不解。柔鐵將這次海上歷險之事如實相告。
那人將柔鐵的疑問一一作答。
柔鐵忽然想到,此人必是那日島上那個神秘之人玉玲瓏。
忽然身形如電,揭開了門簾,門簾后竟空無一人。
墻上掛了一幅山水畫,上面有宋人的題詠。
柔鐵近前看時,寫的是: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后面又是一幅字畫,畫的是當年萬圣島之戰(zhàn):
山河美,山河碎,山河夢里枕劍睡。
癡情始,絕情終,一生傾情一世空。
正驚異間,身后一人笑道:”好奇必太重的人死得快,原來江湖聞名的柔大俠也是好奇之人。浪得虛名而已。“
竟然是辛冰。
遇到了原來魔教之中混世七魔之玲瓏心是辛冰,也就是玉玲瓏,她解開了斗姆和洛陽龍家的恩怨和復仇的一切迷團。她混入萬圣島的目的,也是為了探尋當年雪谷中失蹤的那些人,因為這些人當年在雪谷追殺他父親,最后的線索也只有他們知道。
沒想到無意之中竟然獲悉了斗姆身世之謎。
后來萬圣島之戰(zhàn)役,魔王出手搶奪嫁衣上的洗髓經,柔鐵未能出手救下魔王,致使他跌入舍身崖下的大海之中。
辛冰道:“你如何覺察。”
柔鐵道:“其實你托那農婦來送手鐲,我便覺有異,果然發(fā)現農婦確是市上賣菜之人,但有人在暗中看她是否將物送達。你一向做事細到極致,這次過分小心反而被我發(fā)覺。而且風眼二人,多次和你聯絡。我雖未見到你身影,但也疑心。”
柔鐵道:“你和魔王如何脫身?”
辛冰道:“崔明聰實際上是魔教混世七魔之中的風耳,鼻子極為靈敏,在炸藥爆炸前聞出,提前將鎖鏈中的魔王救出,自已葬身火場。”
豐香也來了。
辛冰始終未能釋然,故此選擇再次離去,這幾天經歷終于想通,此事其錯在魔王。但又拉不下面子,故此想出此策,看柔鐵能否尋到。
柔鐵壞笑道:”為什么要選望夫石?“
辛冰轉過身來,反腳朝他屁股上踢去,回首嗔笑道:“你說呢。“
柔鐵輕輕一閃,辛冰順勢倒在他身上。柔鐵輕輕摟住她,兩人面對著面,眼對著眼,柔鐵細細打量她,這個三年來讓他又愛又恨,魂牽夢繞的女子。辛冰這幾年江湖飄游,臉上少了些當年的嬌造之氣,多了些堅強靈動之神色,這回眸一笑,更顯得嫵媚動人,嬌俏無限,早已不復是當年縱橫江湖,殺人如草的魔女,盡顯江湖小兒女之態(tài)。
柔鐵凝望良久,不由得癡了。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