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獨立,從一個人旅行開始作者名: (日)新井一二三本章字數: 7字更新時間: 2020-04-11 00:18:47
往世界飛躍
啟程
“an non族”和“螃蟹族”
我自己是十四歲開始去單獨旅行的。有些男孩開始得更早,還在小學時代先騎自行車去鄰近縣份的青年之家投宿一夜。總之,大家都越走越遠。
有一次在香港,我跟幾個日本朋友聊聊天。大家年齡差不多,均是一九六〇年代初出生,在海外待過許多年的資深浪子。談起平生第一次的單獨旅行,幾乎每人都說是中學時代,拿到日本青年之家(Youth Hostel)協會的會員證,買了國鐵(當年的日本國有鐵道)周游券,去了為期幾天的小旅行。
那是一九七〇年代中期,日本全國正興起一場個人旅行熱潮的年代。每個火車站里都貼著國鐵跟廣告公司電通合作進行的推銷活動“Discover Japan”的彩色大海報。上面介紹的是萩市、津和野、倉敷、金澤等所謂“小京都”,還有古老街道的驛站村鎮如妻籠宿、馬籠宿等。總的來說,是有歷史、有文化、有美食,卻從沒成為商業性觀光區的小地方。
推銷活動針對的是年紀二十出頭的女大學生和女職員。一九七〇年,以年輕女性為讀者對象的時尚雜志《an-an》創刊,翌年《non.no》也跟上了。兩份雜志,除了時裝以外,還都推出了生活方式,包括飲食和旅行。彩頁上每期刊登,兩個女性一起坐火車到稍微偏僻但充滿魅力的小地方,下榻于民宿,走路去附近賣傳統手工藝品的小商店,在家族經營的飯館嘗嘗當地風味的報導。她們提著藤編的旅行箱,戴著系了絲帶的大草帽,穿著睡衣般寬松的棉布長袍和平底鞋。轉眼之間,日本各地的“小京都”和老驛站村鎮都擁來了大量的年輕女孩,都打扮得一模一樣,而且全帶著《an-an》和《non.no》。媒體把她們稱為“an non族”。
年輕男孩也不甘寂寞。從東京開往北海道的長途夜車,擠滿了以男大學生為主的“螃蟹族”。他們均背著大背包,乃寬度有八十厘米的橫寬形,無法走過車廂里座位和座位中間的信道,只好全身回轉九十度,像螃蟹一樣橫行走路,成了“螃蟹族”這名稱的起因。鼓勵“螃蟹族”去長途旅行的是,作為“Discover Japan”推銷活動的一環節,國鐵新出售的“Wide周游券”。買了這種票,旅客能夠在特定的范圍內自由上下車無限次,特別符合年輕人的自助旅行。尤其是“北海道Wide周游券”有效期限最長:二十天。當時的男大學生們,一到暑假就先打幾個星期工賺一筆錢,然后購買周游券,背起大背包,搭上開往北海道的夜車。
年輕男女的旅游熱,也相對促進了全國旅游產業的發達。在各地給他們提供住宿的青年之家,一九五一年在日本成立了全國協會。協會直接經營的第一家宿舍,一九五五年開張于北海道支芴湖。到了高峰期的一九七四年,日本全國共有了五百八十七個青年之家;年輕人無論想去哪里,只要跟青年之家聯系,一定有廉價而安全的住宿,方便極了。果然,當年的會員總數達到六十萬之多。
女性的“an non族”和男性的“螃蟹族”,基本上都屬于一九四〇年代末出生的嬰兒潮世代。一九六〇年代末的學運火熱年代過后,一九七〇年代初,他們往各地尋找自我去了。當時日圓的國際兌換率不高,只有考取了獎學金的極少數精英分子才能夠出國去海外。對普通學生來說,買張國鐵周游券去北海道二十天,既是實際可行,又是能夠滿足青年冒險心理的一項活動。而有不少人,確實在旅途上遇到了危險。
我一個親戚,是母親的表弟,當年在明治大學商學系念書。有一年夏天,他跟幾個同學一塊去北海道旅行。他們屬于學校的登山隊,在北海道各地爬高山做野營,下山以后住在青年之家,中間往往有好幾天都不能洗澡。于是在山區看到有公共溫泉設施,馬上高高興興地要進去洗一洗。有一天,他們又在什么地方發現了一間溫泉木屋,周圍沒有人,里面也沒有燈,完全黑漆漆的,只能感覺到溫泉的蒸汽滾滾冒上來。他們之中的一個人先進去就不見了。其他人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找手電筒往里面照,原來里頭有個洞,下面是熱水涌出來的源泉。果然,那朋友不小心掉了下去。后來,大家拼命把他拉上來,叫救護車送到醫院去,但是全身的燙傷過于嚴重,最后還是喪了命。就這樣,本來很快樂的暑假旅行一下子變成了地獄一般可怕的一場悲劇。
一九六〇年代初出生的我們一代,從小常看到“Discover Japan”的海報,也直接間接地聽到周圍哥哥、姐姐們的冒險經歷,恨不得快點長大自己也去旅行——心中有這種愿望的孩子相當多。日本各地都有些少男少女,每年存著壓歲錢悄悄準備將來的旅行費用,也索取青年之家的會員證申請書,同時翻著鐵路時刻表研究各種周游券,等待真能遠走高飛的一天。我自己是十四歲開始去單獨旅行的。有些男孩開始得更早,還在小學時代先騎自行車去鄰近縣份的青年之家投宿一夜。總之,大家都越走越遠。二十年后在香港邂逅時,回顧著早年經驗,彼此夸耀說:當時收集的青年之家圖章總共有多少個,蓋滿了多少本手冊等。然后大家不約而同地說:是的,差不多走遍了日本的青年之家,我們是往世界飛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