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1]》
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2]。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3],皆共沙塵老。
莫學游俠兒[4],矜夸紫騮好[5]。
【注釋】
[1]塞上曲:為唐新樂府辭,出自漢樂府《出塞》《入塞》。
[2]蕭關:在今寧夏固原東南。
[3]幽并(bīng)客:幽州和并州的人。
[4]游俠兒:好交游而富于俠義的人。
[5]矜夸:夸耀。紫騮:駿馬名。
【考點】
這首《塞上曲》和漢樂府中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一貫的反戰(zhàn)主題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告誡少年莫夸武力,抒發(fā)非戰(zhàn)之情。
《塞下曲》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1],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2]。
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3],白骨亂蓬蒿[4]。
【注釋】
[1]飲(yìn)馬:給馬喝水。
[2]黯黯:昏暗模糊的樣子。臨洮:在今甘肅岷縣,唐代為邊防要地。
[3]足:充滿。
[4]蓬蒿:蓬草、蒿草之類的雜草。
【考點】
本詩著重表現(xiàn)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zhàn)爭的殘酷,抒發(fā)非戰(zhàn)之情。
《關山月[1]》
李白
明月出天山[2],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3]。
漢下白登道[4],胡窺青海灣[5]。
由來征戰(zhàn)地[6],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7],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8],嘆息未應閑。
【注釋】
[1]關山月:樂府舊題,多抒離別哀傷之情。
[2]天山:即祁連山。
[3]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4]下:指出兵。白登:白登山。漢高祖劉邦領兵征匈奴,曾在白登山被圍困。
[5]胡:此指吐蕃。青海灣:即今青海省青海湖。
[6]由來:歷來。
[7]戍客:駐守邊疆的戰(zhàn)士。
[8]高樓:古詩中多以高樓指閨閣,這里指戍邊兵士的妻子。
【考點】
本詩描寫了古代邊防戰(zhàn)士的艱難困苦,譴責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
《子夜吳歌》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1]。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2]。
何日平胡虜[3],良人罷遠征[4]。
【注釋】
[1]搗衣:深秋時,家家少婦搗衣,準備冬衣。
[2]玉關: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北,此處代指良人戍邊之地。
[3]平胡虜:平定侵擾邊境的敵人。
[4]良人:古時婦女對丈夫的稱呼。罷:結束。
【考點】
本詩描寫女子秋夜思念遠征丈夫的情景,表現(xiàn)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能過上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
《長干行》
李白
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1]。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2]。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3],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4]。
五月不可觸[5],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6],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7],預將書報家[8]。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9]。
【注釋】
[1]?。河螒?。
[2]床:井欄。
[3]展眉:懂得人事,不再害羞。
[4]滟滪堆:三峽之一瞿塘峽峽口的一塊大礁石。
[5]五月不可觸:指船只不要碰到礁石。
[6]遲:徐行。
[7]三巴:地名。即巴郡、巴東、巴西。在今四川東部地區(qū)。
[8]書:家信。
[9]長風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慶市的長江邊上。
【考點】
本詩塑造了一個具有深摯情感的少婦形象,通過回憶與夫君青梅竹馬的童年,抒發(fā)盼望其早歸的急切心情。
《列女操[1]》
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2]。
貞女貴殉夫[3],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4]。
【注釋】
[1]操:琴曲中的一種體裁。
[2]會:總是。雙死:雙雙就死。
[3]殉:以死相從。
[4]古井水:枯井水。井水波瀾不起,比喻人心不會動搖。
【詩人簡介】
孟郊(751—814),唐代著名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在閿鄉(xiāng)(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
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現(xiàn)存詩歌五百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
【考點】
本詩頌揚貞婦烈女的高尚品德,以此來比喻自己對節(jié)操的堅守,不肯違背自己的道德。
《游子吟[1]》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2]。
誰言寸草心[3],報得三春暉[4]。
【注釋】
[1]游子:古代稱遠游旅居的人。吟:詩體名稱。
[2]意恐:擔心。
[3]寸草:小草。這里比喻子女。
[4]報得:報答。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
【考點】
本詩贊頌了偉大的母愛,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深情感激和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