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向心力:重新定義現代商業競爭
- 杜鳴皓
- 27字
- 2020-04-08 16:09:42
第二章 構建商業向心力:公關賦能商業,打造全要素競爭模式
引言:構建商業向心力的核心思想
本章將提出構建現代商業向心力的三大密鑰:以人為本,公關賦能商業,全要素競爭。即:
構建現代商業向心力的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
構建現代商業向心力的管理邏輯是“公關賦能商業”,
構建現代商業向心力的模式依歸是“全要素競爭”。
本章將具體呈現如何構建現代企業的商業向心力。
人是一切現代商業要素資源的核心。要素資源選擇向哪里流動,選擇從哪里撤出,都取決于人的決策;以人為本,也是互聯網賦能現代商業的邏輯主線,互聯網每一個連接點背后都是人的意志,互聯網商業模式不會超越人而獨立存在。
以此類推,商業向心力的本質正是人們的集體意志在現實商業活動中的映射,我們構建和打造商業向心力也始終圍繞著人進行。
人的作用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人超越了資金、原料、運輸工具、工廠、店面、產品、互聯網等物理性質的要素資源,成為現代商業競爭的決定性力量。
比如企業經營需要籌措和調配資金,資金的背后是人在操控,從眾籌創業、天使投資、種子投資、A輪融資、B輪融資、C輪融資到IPO(首次公開募股)融資,沒有一項是由計算機、互聯網或者資金等資源獨立完成的,所有投資決策背后都是人在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互聯網不過是人們進行投資決策的輔助工具。
現代商業的核心是“人”,而不是“物”,尤其是和互聯網有關的現代商業。比如微信公眾平臺的入口有這樣一句為大家所熟知的廣告語:“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對此,“微信之父”張小龍解釋說,微信必須像騰訊的其他產品一樣,把用戶價值放在第一位,鼓勵真正對用戶有價值的服務出現在微信的公眾平臺里。可見,微信商業生態的繁榮,核心也是人,而不是互聯網,更不是其他。
過去是資源主導商業的發展,地理上的資源稟賦優勢決定哪個城市在商業上更容易取得成功;現在是人主導商業的發展,人才資源稟賦優勢決定哪個城市在商業上會取得成功,所以現代城市的競爭力越來越取決于“人才競爭力”。
底特律,全球知名的美國港口城市,風光無限的全球“汽車城”,它是一個汽車時代的全球佼佼者,一個集多種地理資源稟賦優勢的經濟標桿城市……但在2013年12月3日,它宣告破產了。
底特律的隕落源于人才的流失,曾經風光無限的汽車城,如今已經淪為人去樓空的“鬼城”。“空蕩的摩天大樓,殘破的鄉村別墅,拿著酒瓶游蕩的頹廢老男人……”這是記錄者對底特律景象真實而殘酷的描述。
正因為現代商業的核心是人而不是物,才為公關賦能商業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上的可能,企業通過公關管理可以廣泛吸引人才資源,為自身和商業生態系統賦能,打造企業自身的商業向心力。
公關的所有環節,都是在和人打交道,都是在圍繞著人來創造價值,這與現代商業以人為核心的特點完美契合。
一般企業往往認為公關像廣告、營銷一樣,只是用于服務企業內外溝通的一種信息傳播工具,或只是企業品牌宣傳的一種手段,有關系管理的職能。
但是在現代商業語境下,上述認識是片面的。現代公關已經成為企業構建商業模式、進行戰略管理、組織市場競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關是深入現代企業骨髓的。
企業商業向心力的管理邏輯是公關管理賦能現代商業,即利用公關手段來統領所有與企業發生商業關系的人,這種統領不僅可以維系企業與他們之間良好的信任關系,也能向他們傳遞企業的信息和文化以謀求認同,還能借公關來有效管理和推動企業的商業生態系統的有序運行,促進商業生態系統內要素資源的新陳代謝,包括但不限于吸引要素資源加入、激發要素資源活力和引導要素資源創造價值、優勝劣汰等。
在由社交網絡、互聯網大數據及物聯網構建的現代商業社會中,商業主體與要素資源已經是一種密不可分的關系,毫不夸張地說,每一家企業都將作為一個商業生態系統而存在,不是一種或幾種要素資源簡單的搭配組合,而是一個可以不斷新陳代謝的有機生物體。
所有商業生態系統的有序運行,都需要進行全要素資源的整合和劣汰,以此來不斷升級產品或服務。像過去一樣將幾種老舊的要素資源簡單搭配,就將產品推向市場的企業,在今天多半將陷入破產或被淘汰的結局。構建現代企業商業向心力的模式依歸,是全要素競爭。
比方說,生產空調的傳統企業若不進行全要素資源整合,并基于此來升級自身產品,就會被競爭對手整合要素資源、升級空調產品超越和替代。空調現在什么樣,不代表將來還是什么樣,假如有一天有公司整合市場上的要素資源,推出一款人工智能空調機,或者一款可以替代傳統加氟空調的更高效的空調產品,當下的中國空調市場格局必然要換一番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