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所有的努力,都該被看見
- 張雁涵
- 2091字
- 2020-04-08 16:10:18
二、快速達到優秀,脫穎而出
轉變心態
很多人都問過我:我很希望能夠在團隊當中脫穎而出,很希望在競爭關系里面表現得比別人優秀,很希望能早一點成功……怎么做到呢?這當然是有方法的,但是在此之前,其實要解決心態上面的問題。
人生其實是一個長跑的過程,你需要張弛有度。
我們如果在前半程就釋放掉所有的體力、精力和動力的話,在后半程人會非常沒有價值感。我遇到過好幾個“85后”的年輕人,他們已經財務自由,身價過億,但是他們會突然間覺得生活很迷茫。自己奔跑了這么久,完成了財務自由的夢想,但是接下來該干點什么,卻沒有什么好的想法。另外,還有一部分人說自己一定要在最短時間內實現目標,不能等待,但這個目標一直在不斷提升,達到之后,又想要更好、更多……在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的情況下,我們是可以高速運轉的。但是人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或者節節攀升,總會到達一個制高點,也會有跌落谷底的時候。我們需要張弛有度,根據自己的人生終極目標,來掌控自己的節奏:什么時候需要快速地奔跑,什么時候只要快走,什么時候可以慢慢地走路欣賞風景……我們沒有必要讓自己的心永遠處于一種急功近利的狀態。當代社會總是匆匆忙忙的,大家為了各自的目標奔波著。為了上班不遲到,不顧一切去擠地鐵;出去旅游的時候,拍完照片就匆匆忙忙奔向下一個目的地。我們只是一路奔走著,卻忘了停下腳步看看方向是否正確,也不關心當下的真實體驗,這其實是一種缺失。
作業:
自省:你的心態是緊繃的,懶散的,還是張弛有度的?
如果緊繃,是什么造成的?過于懶散,是什么造成的?
張弛有度,是怎么做到的?
一萬小時定律
那到底如何才能做到優秀呢?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也有研究表示,當你在一個范疇內非常專注地做工累積到一萬個小時的時候,你就會成為行家。當你累積到兩萬個小時的時候,你就可以成為大師。
知道了以上理論,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相應的節奏去掌握一萬小時累積的時間段和兩萬小時累積的時間段。
我曾經看過一篇采訪文章,是關于田永成先生的。田永成是一名美容整形外科醫生,他在采訪中說:“我大概有三年沒有見過北京的太陽。”為什么?因為他每天非常早就出門,天還未亮;每天下班,太陽已經落山。他很快在同類醫生當中脫穎而出。我們現在再來看,其實他就是用了最短的時間段,累積了一萬個小時的持續做工,從而成為行業內的專家。
感謝老員工,幫你快速積累了一萬小時。
一些新畢業的學生會跟我訴苦:老員工每天都給他很大的壓力,晚上6點下班不讓走,而是丟一大堆工作讓他加班到九十點鐘,太辛苦了,沒有時間做別的。這時候我經常跟他們說:“沒有關系親愛的,你就把它累積到你的一萬小時當中去,我相信人生中沒有白白經歷的事情,每個經歷、每件事情,如果你用心去思考,實際都是有幫助的。”
不過,我們也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要學會避免被集體無意識裹脅而匆忙行事。
20/80原則,每個成果都對得起你的付出
很多職場新人會發現自己每天的工作多到干不完,即便堅持也總看不到成果,就很不開心。其實,一開始做某件事的時候,我們就要了解心理學的20/80原則,即很多事情,最開始的時候,付出80%的努力,只能看到20%的成果,而到后期,整個比例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果要得到80%的成果,只需付出20%的努力。
如果我們觀察農民伯伯種莊稼,就會發現初期是忙碌且沒有成果的,因為小苗很脆弱,需要不斷養護,施肥、澆水、除蟲,后期只要針對一些天災做出預防就足夠了,而成熟是遲早的事。

以我自己為例,最初進入職場,是在一家香港公司的內地第一個辦事處工作,我是第一名員工,所以我幾乎承擔了每個方面的工作,采購、財務、招聘、行政、市場……記得在那個階段,老板除了給我大概講了一下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問題,然后就是按時間問我要結果了。我當時邊學邊做,特別是那“可怕”的財務(一個本科學中文的女生對數字是怎樣“白癡”,經常算好幾遍,最后得到的數字都不一樣)。有時加班到深夜,累到直接趴在辦公室桌上睡著了。當時心想,我以后再也不要和財務打交道了。但是當我開始創業的時候,我當時學的一切東西都用到了。我真是無比感恩我這第一個老板,他讓我在完全實戰的情形下,完成了“MBA”的學習,而且還無須支付費用。
現在社會的節奏是快速的,我們仿佛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我們想要的,希望馬上得到,且越快越多越好。我經常說,如果有人跟你說,現在有一種技術,能讓你今天種下蘋果種子,明天就結“果”,而且大豐收。請問,這種蘋果你敢吃嗎?一定不敢,對嗎?因為那不符合自然規律。但是我們對于成功的渴望就是這樣,在焦慮中迫不及待地要結果,有了結果似乎又覺得不過如此。其實,越容易得到的事物,越容易失去,只有努力讓它成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才能長久發展。
所以,當你看不到成果的時候,告訴自己,你還處在80%的積累階段;當你遇到老員工給你不相關的工作時,告訴自己,太好了,有人幫助我快速完成這個播種機會了!感恩他們,并且盡全力去學習,去做好,你就會快速地通過積累而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