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小時快學ETF(第二版)
- 上海證券交易所產品創新中心
- 937字
- 2020-04-10 15:57:59
投資ETF的注意事項
首先,投資者需要了解自己的投資需求
一方面需要考慮自己的風險偏好,是穩健一些,還是激進一些?另一方面需要明確自己的投資目標,是進行資產配置呢,還是進行周期輪動,或是其他的目標?
確定好了,再選擇適當的指數。指數的成長性、估值水平、風險程度,可以通過市盈率、市凈率、分紅率、標準差等基本面指標來考察。
其次,要關注ETF的流動性和跟蹤效果
對于基本面類似的ETF,比方說面對多只滬深300ETF進行選擇時,不妨先比較流動性。ETF是基金,需要面對投資者的贖回需求,因此投資者需要考慮基金資產不能迅速、低成本地轉變成現金,或者不能應付可能出現的投資者大額贖回的風險。一般可以通過交易額、換手率、規模、折溢價等指標來衡量。
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ETF的流動性與股票不同,ETF的份額數量并不固定,做市商、套利機構可隨時參與ETF交易,通過申贖ETF份額,來應付二級市場供求失衡的問題。因此,考慮ETF的流動性不能僅看ETF交易盤面上的掛單。
還有,就是比較ETF跟蹤指數的效果。作為被動的指數型基金,ETF的投資目標不是超越指數的表現,而是希望取得與指數基本一致的收益,因此基金收益與標的指數收益之間的偏離程度就成為評判ETF是否成功的一個指標。偏離程度可以通過跟蹤誤差和跟蹤偏離度來考察,通常跟蹤誤差越小表明ETF跟蹤指數效果較好。
最后,還應了解ETF投資的風險
首先是市場波動風險,由于ETF完全復制指數走勢,上漲行情時漲得高,下跌行情時也跌得狠。在市場下跌過程中,ETF滿倉運作最容易受傷,完全復制指數的運作模式決定了ETF無法隨個人喜好更改投資比重,例如上證180等權重ETF基金的組合按照相同權重買足180只成分股,是名符其實的“一只都不能少”,即便投資者擔心某一類股票會影響指數走勢,也不能隨個人喜好增減指數中各成分股所占的比重。還有跟蹤誤差風險,ETF本身的管理費、交易沖擊成本、大額申贖、抽樣復制、現金留存、基金分紅、成分股權益變動、成分股停牌和摘牌、成分股漲跌停板以及指數成分股調整等因素,都會導致ETF無法契合指數的漲幅,從而產生跟蹤誤差。投資ETF還需要關注流動性風險。ETF可能會由于二級市場流動性不足,出現較大的折溢價,或由于二級市場流動性不足,造成較大的沖擊成本,導致折溢價在一定范圍內也不能形成有效套利,影響了正常的套利交易。

圖2.7 選擇ETF需要參考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