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成好的習慣
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因為沒有工作,小迷糊的時間很充足,但她也沒有過多的資金去做更多其他的事情,而有一件事情是她比較容易做到且對她來說像是“收入”一樣的東西。
這是她在思考收入來源時唯一可以暫時放下對生活資金周轉的難題,沉浸在知識里,好像自己的生活也沒有那么糟糕嘛!
她開始逐漸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在讀一本書時,書中有時會介紹到另一本書,這時她會選擇將那本書也加入書架,這樣她不用擔心去找書。盡量以了解故事的形式去讀她接觸的書,雖然讀完記不得什么,但她相信那些對她來說意義深刻的情節肯定會藏進她的記憶里,她不必特意去記它。
這也是她覺得自己與書之間形成的默契。至少那些時刻,她短暫切斷了與外面的一切聯系,好像置身到了書中主人公的世界里,跟隨主人公在他們的經歷里行走。發現以往成長以來未曾涉獵過的各個領域。
這是讓她最開心的一個改變。她知道自己還保持著在學校時的那種學習探索的心,那些思考和思維方式還都在影響著她向內發展,尋求長期的努力。
另外一個習慣是自己做各種食物的嘗試。這無疑是有些成就感的,就在她挑選食材、清洗處理食材、制作食物、再到形成美食的或短暫或漫長的過程中就特別有成就感,到飯桌上時她慢慢享受吃獨食大餐的時光,但這之前少不了要來一個淺淺的儀式感——拍照記錄,記錄不是因為分享而是發現自己的成長,小迷糊認為成長是最應該被記錄的,比起單純的吃喝玩樂好像只能享受當下的快樂,但成長卻不是的,那會是一種長久的激勵,是禮物,是最好的果實,還有一些不經意間的幸運的感覺,尤其美好,會突然的給你那種原來你很棒的快樂和喜悅!
很難得的是小迷糊還重拾了畫筆,找回了自己的畫感。她在一天整理書籍和資料時發現了自己以前臨摹的一些自己喜歡的畫作,很興奮,似乎那一刻與過去的自己進行了一次隔空對視,她對她微笑,那個自己也回以她俏皮的眨了一下右眼睛,好似那個自己在這里一直等著她。
她沒想到自己在很久以前也是喜愛畫畫的,但卻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擱置了,她突然想到有些記憶是會在多年以后再回到自己身邊的,這可能是種伴隨一生的記憶。那是不是說那些深藏的記憶才是自己應該一直堅持的。
學會照顧自己,是小迷糊的第一技能,而這來源于兩方面:一方面是敢于面對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敢于面對外界質疑的能力。現在大家普遍的現狀都是一樣的,他們最害怕有的人和他們不一樣,不走他們的尋常路。是的,異于常人的路總是難走的,也只有很少的人走。而走的錯路也有它們的道理,還有一些當時覺得很挫敗的事情,它們都在提醒你,你要走的路其實也在其中。
如果實在自己一個人無法想清楚,可以找一些人交流,聽他們給的中肯的建議(那些不偏不倚的語言或許就是你的收獲),雖然無法立即解惑,但你會有自己更清晰的答案。
因為一個人時常常會容易封閉在自己的思維里,那些自己想的,如果僅憑去試錯得到答案的成本是偏高的,也不值得花那么多時間。
二敢于拒絕
小迷糊是一個不習慣拒絕他人的人,她需要找到一定的契機去想一件事該怎么說才可以讓對方覺得被拒絕了也不會有不好的感覺,當真正說出那些話時,心里還是忐忑的,不是說害怕對方生氣,而是覺得可能會給對方帶來不便,甚至帶來更多的麻煩,這是她最擔憂的,不麻煩別人和不給他人添麻煩是小迷糊對自己的第一要求。
所以說起來敢于拒絕其實是排除掉那些不適合自己的事情或機會,也是可以更快實現自身所堅持方向的必經之路,早一點拒絕避免了后面源源不斷的麻煩,從此所有的那些備選都會為你的主選讓路。
你當然可以有只屬于自己的時間,也應該需要有能蓄力給自己的方式,讀讀書,打打球,爬爬山,聽聽音樂這樣的休閑時光,問題總不會難解決,這樣的片刻才是做自己時候的樣子。
去尋找前方的自己,擁抱這世界的美麗。
三堅持本心,堅持方向
都說堅持是最難的事情,它也是最閃閃發光的事情,身處世界中一切紛擾都是堅持本心和方向的不利因素,亂花迷人眼,要面對的誘惑太多太多,除了從源頭斷絕,還要在其中劈開過條路來,讓本心和方向在這一路上一往無前,直到成功做到了那就是堅持的力量。
實在要找一個方向,就是不認輸,不肯拿自己的努力就此放下,不甘心,還這么年輕怎可輕易放棄,不肯認命,從來沒有此刻這樣相信就是能實現最終的夢想!
知道自己的痛苦來源是治愈自己的解藥,痛苦不止是一種狀態,還是你指引自己的表現,之所以痛苦,是自己對自己的標準與要求,是對自己負責,不甘于平庸的反抗精神,以及不免于失去理性,而必要的自身條件反射,不止會有痛苦等情緒反應,也會有萎靡不振,食欲不佳等身體失衡的情況,伴隨著失眠睡不著,還有各種亂七八糟的胡思亂想,甚至也可能會有行為方式異常,不按常理出現,舉止更容易產生不易被改善的情形,這可能就是改變的時機到了。
戰勝困難,最終完成與自己的約定——堅持到最后的就是你自己,一直以來的你,從不言棄的你,不管這時候你做什么,你都能擁有信心滿滿的支撐,因為你成功突破了自己曾經以為怎么都過不了的那關,不管經歷多少,經過多長時間,這場你戰勝自己堅持本心的經歷會深深影響和改變著你和你周圍的一切事物,完成你人生的第二次蛻變。
有關方法,“二八定律”可以作為提升自己學習或工作效率的一種方法,掌握20%的最重要的事情,做好這些核心事情,另外80%其他的都砍掉,除非20%的事情都完成,否則不再去管它。
另外還有一個“斷舍離”法也能很好的促進成長和提升能力:第一步,選擇最有用的東西。這樣有助于化繁為簡,把時間用在真正的實事上的做事風格;第二步,選擇做最有成功勢頭的事情,這和二八定律很相似;第三步,減少刪除和歸零,將一些自己從來不會主動去做的一些事情直接剪掉或刪除,讓其歸零留出更多的空間給自己。
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時,小迷糊在糾結衣服搭配方面已經花了太多時間,很多衣服只穿過一次就不再想穿了,長時間的糾結反而讓她把本該完成的事情置后,阻礙了她當日事當日畢的計劃,但其實最合適穿的和經常穿的只有幾套工作的衣服,當換季時那些衣服很多都要被換走。
因此空間也被大量的占用,整理起來也費時間,終于決定來一次大的整改,只留下自己搭配好了幾套衣服在最前面的位置優先考慮,剩余該扔扔,該捐捐,該清清,總之不能再讓它們蝸居在狹窄的衣柜里,影響自己換裝的速度!
而工作上也是如此,經過一年左右的工作經驗,有些不利于自身發展的工作方式就需要堅決摒棄掉,優化工作程序,改善工作思維,實現創新和創造價值。
多出去走走,可以遇到一些人,無論他們做什么,和他們聊天的過程中他們的有些經驗是多年經歷中慢慢積累出來的,可以有很多借鑒意義,他們曾經也經歷過剛出來工作不穩定的時期,很多的困境他們曾經都闖過,所以很值得聽一聽。
前段時間,小迷糊一個人出去逛,因為也只有一個人,她在一個自營店的桌椅前坐了下來,只有一個店員,開始是討論了他們家自營店的果產品,還一塊嘗試了一下最新的口味,后面由產品介紹聊起了工作,她跟小迷糊分享了很多自己的經歷,她很久以前是在BJ那邊打工,那時和小迷糊年紀相仿,原來剛出來那會,什么都不會做,先做的文員,而那份工作做了六年之久,有一次她看到有送貨來往的人有銷售得還不錯,后來自己去和他們聊接著讓他們幫她介紹,就開始了做銷售,她本身很喜歡和人打交道,所以很快做適應了銷售的新工作模式,直到那家貨品公司經營不下去了她才拿到補償資金離開,她很喜歡那家公司那個工作。
再次找工作時是電銷類型的,通過打電話去給別人問他們有沒有某些產品需求,她發現自己很反感那種工作,這并不符合自己的定位,很快她就找了另外的工作,后來她一直做的線下面對面銷售,去過很多個城市,直到自己經營管理一家分店。
小迷糊覺得她的經歷也代表了絕大多數人的一段經歷,都是在一次次工作中找到最適合的工作,還要去剔除那樣對未來沒有提升和發展空間的工作,需要表達出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被迫就職,因為那樣終是做不好的,所以這也說明每個階段都能有新的發展,這才是真正的需要的工作。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迷糊參加為期半天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培訓班,認識了一些職場的精英前輩和一些和自己一樣剛找工作的年輕人,其中負責講解的是有六年時間的資深心理分析師兼人力資源管理師K姐,K姐講了幾個關鍵詞“強基因理論”、“第一性原理”來分析做職業選擇之初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你所擅長的工作”,當場在座的大家都覺得這兩者皆可選,沒有問題。
K姐表達了她的觀點是“先去做你擅長的事情,因為你擅長的是可以快速幫你帶來收入的,公司會包容你,你可以給公司創造價值,等到你在這份你擅長的工作中做得足夠好,再去做你喜歡的事情,那個時候沒有人會阻止你,大家都相信你的能力;而如果你一開始就做自己喜歡的,公司是很難包容你的,最終也可能會不歡而散?!比绻蠹铱梢园l現自己的“強基因優勢”和尋找一份與之對應的工作,那一定可以幫助良多。
而這就需要認識自己,試著反問一下自己“你了解自己么?”你覺得你是什么性格的人?在培訓中小迷糊了解了“四色性格”——紅色性格的人他們會比較關注人和關注自己的感受,這類人的特點是熱情;黃色性格的人關注事情和關注核心的事情,他們具有進擊性;藍色性格的人關注事情和關注全面的事情,他們較為謹慎;綠色性格的人關注人并關注所有人的感受,但他們也讓人琢磨不透。
小迷糊以依此判斷自己原來是屬于藍色性格的人,而這四種性格中最容易溝通的竟然是紅色,那時在場的大家有說是綠色、有說是黃色或藍色都有自己的道理。
接下來還講到了有關創業/第二職業的選擇,由于在場大家當時沒有想創業的,就直接跳過了,那第二職業做什么呢?大家都有自己的考量,但小迷糊覺得其實第二職業也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完全自由,不用擔心會不被包容,能夠提升自己還能增加收益,這是不是能算向往的理想生活???
培訓班臨近結束時大家相互交流提出了一些問題和想法,互相加上了聯系方式,就各自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