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制的黃昏:區塊鏈思維與數字化激勵
- 龔焱 李磊 于洪鈞
- 2481字
- 2020-04-07 16:38:50
第三節 繁榮和泡沫
新技術浪潮的四個階段
縱觀商業文明的歷史,每當一個新技術出現的時候,往往呈現出一波接一波的浪潮式遞進。第一波入場的會有很多投機者,接下來又有很多堅信者,再往后我們會看到巨頭的跟進。大浪淘沙沉者為金,風卷殘云勝者為王,所以在每一波新趨勢出現的時候,巨大的機會和風險始終是并存的。只不過,鮮有人能在浪淘或云卷的當下判斷出,哪里是沙哪里是金。比如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的區塊鏈。
好在,有人做出了經驗總結。全球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高德納(Gartner)這樣說:“區塊鏈技術充滿了泡沫,而且充滿了不同的路徑和分叉,充滿了不同的觀點和視角,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忽視它。”
正因為每一波新技術的出現總是伴隨著不同的觀點和矛盾,真理才越辯越明。也正因為有分歧、有沖突,巨大的機會才留給了有遠見、有定力的人。
自1995年起,高德納咨詢公司開始關注伴隨著每一次的新技術和創新的出現而來的炒作與幻滅,并開始跟蹤技術沿著周期發展的趨勢,研究其間的共同模式,以此為各類組織何時在哪里進行技術部署提供指南。最后形成了一條曲線,即來自高德納的技術成熟度曲線(Hpye Cycle)。Hpye Cycle將新技術、新趨勢的出現分解為大的四個階段(或細分的五個階段)如下圖所示:

第一個階段是很長的寂寞期,即技術萌芽期(Technology Trigger),也就是說這個技術已經存在,開始萌發,但是幾乎無人關注。
第二個階段是非理性繁榮期,也叫期望膨脹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大家看到了某種機會,無數參與者蜂擁入場,在很短的時間內將這個產業的熱度推向高潮。這時,市場表現為非理性繁榮。
第三個階段是泡沫破裂期,泡沫化把過山車帶到了谷底(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原本充滿泡沫的希望破裂了,市場出現斷崖式下跌。
第四個階段是價值回歸期。我們可以看到,當一個技術經過了很長一段沉默期,經過非理性繁榮,又走過了泡沫的破裂,最終會來到所謂的價值回歸階段。這個階段又可以再細分為穩步爬升的光明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和實質生產的高峰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如果大家熟悉新技術的演進歷史就會發現,確實幾乎每一波新技術都在沿著這個趨勢展開。比如2000年的那波互聯網泡沫期,比如說后來的3D打印、AR、VR、人工智能、光伏等。
我們來舉兩個例子。1839年,法國的貝克勒爾做物理實驗時,發現了“光生伏特效應”。一百多年后,貝爾實驗室于1954年研制成功第一個具有實用價值的硅太陽能電池,《紐約時報》把這一突破性的成果稱為“最終導致使無限陽光為人類文明服務的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1959年第一個單晶硅太陽能電池問世,在1960年太陽能電池首次實現并網運行。1978年,美國建成100 kW光伏電站,隨后太陽能效率不斷提高,其中,1980年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達到20%,多晶硅為14.5%。
世界光伏產業的萌芽期,一開始與中國故事尚無關系。在1994—2004年這十年間,全球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長了17倍。但在2004年之后,太陽能電池市場競爭激烈,歐洲和日本的領先格局被打破,盡管銷售仍主要在歐洲,但生產重鎮已轉向亞洲。到了2007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成為世界第一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一萌發即驚世。
即使是全球金融危機也沒有阻擋中國光伏產業前進的步伐,在各種政策的拉動之下,中國光伏繼續高奏雄赳赳的曲調。2010年下半年起,全球經濟危機所壓抑的需求逐漸釋放,產能供不應求。至2011年上半年,全球光伏產業出現新一輪景氣期,各大廠商大量擴產。
在這個繁榮期內,恰逢2010年世界杯足球賽在南非舉行。球場邊的中文廣告牌引爆了觀眾的眼球,開創了中資企業贊助世界杯的新紀元。大家都知道,贊助世界杯要砸重金,于是這家之前并不算出名的企業一下子讓所有中國人記住了它:中國英利。
在“清潔能源”這一主題的光環下,光伏產業迅速發展,國內形成了光伏產業聯盟等組織,光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僅僅浙江一個省就多達200多家。
但好花不常開,該來的一定會來。2011年下半年~2012年年底,寒冬如約而至。后金融危機時代盲目擴張的產能,導致整個光伏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多晶硅等光伏產品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又因整個行業極度依賴出口,大約90%的產能都需要出口來消化解決,而美國、歐盟都對中國光伏產品舉起了大棒,開始征收高額反傾銷稅。
2011年秋天,無錫尚德在急轉直下的情勢中依舊舉行了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慶典,但慶典的喜悅并沒有沖淡籠罩在行業上空的陰郁。兩年后的春天,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產業層與資本層的掙扎,這家曾經的中國光伏領軍企業、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光伏技術公司被法院裁定實施破產重整。2012年,另一家光伏巨頭,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也因百億債務危機走上了一條漫漫破產重組之路。
巨鱷倒下,余光仍能見到泡沫破滅后又重升起的太陽。經歷了寂寞無人知曉、非理性繁榮、斷崖式下跌的三個階段之后,劇情終于向著價值回歸開始調整。
2013—2018年,我國光伏市場迎來快速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連續六年新增裝機容量全球第一。這依舊和我國的政策支持息息相關,但不同的是,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及時踩了一腳剎車,2018年“531”政策出爐,光伏產業從尋求增量變成存量清洗,從拼規模、拼速度、拼價格,轉向拼質量、拼技術、拼效益,大起大落再平復,中國終于走到了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前夜。
我們再回溯一下20世紀初,當時的美國汽車行業也完全符合Hpye Cycle的這個規律。
汽車行業最初在美國的發展,從1895年開始到1911年,在短短的16年間無數的參與者沖入這個領域,汽車品牌達到了驚人的275個,“車輪上的國家”享譽全球,徒增許多艷羨。而在接下來40年的漫長而又痛苦的調整期中,這275個汽車品牌中的99%被并購,或者清盤退出。美國汽車最終還剩下幾個品牌?1911年的275個品牌,到20世紀50年代只留下3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克萊斯勒。在大洋彼岸的故事里,我們可以看到技術成熟度曲線上的兩個關鍵階段:一個是非理性繁榮期,一個是泡沫破裂期。
Hpye Cycle關注的對象包括了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在2012年的時候,其相關報告所涵括的前沿技術種類就已經多達1900種,分布在92個領域。高德納指出,大數據、物聯網、內存計算、云服務中介、呼叫中心基礎設施、人力資本管理軟件、戰略業務能力、操作工藝沖擊、綠色IT技術等,都在成為這一曲線關注的對象,也包括未來貨幣(The Future of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