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KR你用對了嗎?打破KPI僵化思維、激活個體的實戰指南
- 陳鐳
- 2228字
- 2020-04-07 16:39:59
自序
我每次講課時,都會提到目前的企業家普遍面臨的三種挑戰(見圖1):

圖1 企業家普遍面臨的三種挑戰
① VUCA,即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不穩定、不確定、復雜、模糊。
一是,方向看不清:企業未來向哪里發展,面對以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已成為第四次產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因素,企業如何轉型升級,面對資本市場,如何讓企業獲得資本的青睞,變得更加“性感”。未來什么樣的企業更具有價值?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縱觀幾百年的工業史,不難發現,那些能夠擁抱變化、持續創新的企業,才能得到持續的發展。就當前國內經濟發展的趨勢:由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5G(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應用等新技術引發的產業革命,才有可能引領未來的經濟增長。那如何結合這些科技并轉型成功,就是企業戰略層面要解決的問題。
二是,組織不給力:我們現有的組織模式,都還是科層制的架構體系,橫向的“部門墻”,縱向的“隔熱層”,造成組織內部的大量內耗,嚴重影響組織的運作效率,形成大量的隱性成本消費。橫向的“部門墻”和縱向的“隔熱層”,將企業分成了若干“小方格”?!靶》礁窆窒蟆弊屍髽I呈現出“大企業病”,效率低下、內耗嚴重。請注意,“大企業病”并不一定只有大企業有,越來越多體量不大的小企業也開始提前出現了“大企業病”,因為科層制也是它們的底層組織架構邏輯。未來生態型組織的主流形態可能就是大平臺+小前端,企業平臺化,自組織,自管理,為各類通過自組織方式形成的小前端提供生長和創造價值的環境。
三是,人才跟不上:招不到人才,留不住優秀的人才,這是目前絕大多數企業的痛點。相比前面兩個挑戰來說,這個要更痛,因為這是在當下,時刻都在面臨的挑戰。困擾企業家的是,為什么優秀的人才留不住,加薪也留不住,給期權了還是要走?這正反映了激勵措施太單一。
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戰略,也是道的層面,企業家自己清楚,別人成功的經驗未必適合自己,什么才是自己企業的發展方向?關鍵是企業要找到第二曲線,突破線性思維。如果找到了,企業就破繭重生;如果沒找到,企業至少還要努力將第一曲線盡可能地延長、拉伸。而組織架構的調整,取決于商業模式和業務流程的變化,如果前端不變,中后臺的調整只是空轉,只會變得更亂。
而對人才的激勵,雖然只是術的層面,但卻是底層的核心。就像人體的細胞一樣,生病就是因為人體受到病毒或細菌的入侵,當人體抵抗不過時,臟器中的細胞受損,臟器功能受到影響,導致生病。企業的人才,就像是企業中的細胞,一旦出現病癥如人才招不到、人才留不住、士氣低迷、無人可用時,就說明企業內部的造血機制出了問題,就不能向其他系統輸送健康的細胞,慢慢就造成其他系統的功能降低,活力下降,代謝不足,從有序走向無序的混亂,即熵增。
彼得·德魯克曾說過:“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對抗熵增。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生命力才會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由此可以看出,管理其實就是管理人,激勵人。
熵是一個物理學概念。在物理學中,“熵”指的是一個系統混亂的程度,或者說是無序程度的度量。一個系統越無序,熵的值就越大;越有序,熵的值就越小。當熵達到最大值的時候,這個系統就會出現嚴重混亂無序,最后走向死亡。而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一個封閉系統內部,事物總是從有序趨向于無序的,因此熵的值一定是增加的。這就是所謂的熵增定律。
對于“95后”“00后”的職場新人而言,他們的需求是直接跨越生理、安全、情感而進入到尊重甚至自我實現的需求中的,他們等不起被公司核心層考察、接納,他們也不畏懼權貴,也不想費時間去迎合,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做有意義的事。 OKR的3+2模式正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3代表下級的O中,有3個是來自于其上級的KR
,將上級的KR作為下級的O,可以層層分解組織的O,從而將目標分解串成一個有內在邏輯關系的鏈條。而2代表著另外2個O,是可以由下級自己提出的O。因此3+2模式,正好可以讓他們的“力比多”有合適的釋放之地,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會有非常好的尊重需求被滿足的感覺。
OKR是戰略與戰術的結合,只有激活個體,才能讓組織充滿活力。當企業家擁有一支有理想、有活力、想干事的團隊后,未來就在腳下。
我的理想是,建立起一個“OKR +KPA”流派,幫助企業打通任督二脈,有效解決企業目標聚焦、績效、薪酬、激勵問題,提升管理效率,激發出更大的創造力。從機制入手,讓員工自動自發地工作,不是因為錢,而是追求有野心的目標,獲得自我實現的最大滿足。通過激勵,讓員工由雇用的心態轉為合伙人創業的心態。心順了,人活了,有目標,事成了。我的上一本專著《目標與關鍵成果法:盛行于硅谷創新公司的目標管理方法》,寫的是OKR的招式和章法,而這本書,就像是寫武功的內功心法,知行合一,道術兼修。去做事、做對事、做成事,才能成為真正的高手。
我們正處在一個VUCA(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不穩定、不確定、復雜、模糊)的時代,傳統的KPI(關鍵績效指標)/BSC(平衡計分卡)的線性思維不能適應未來的變化了,正如《啟示錄: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一書的作者馬蒂·卡根(Marty Cagan)所說,他們都在用OKR,我這里斗膽說一句,目前也只有OKR了。因此我們繼續在路上,希望引領OKR走進越來越多的企業,幫助中國企業家,用創新思維引領未來,同時也用OKR來突破自己,超越自我,一起前行。在路上,櫛風沐雨,心在遠方,只需前行,有多遠,走多遠。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加油!
最后我要將此書獻給我的女兒陳元璽、太太黃靜和我的父母。一直愛你們!
陳鐳
2019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