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論相互同情的快樂
無論產(chǎn)生同情的原因是什么,或者無論同情是怎樣產(chǎn)生的,都沒有比滿懷激情地看到他人的同感更使我們高興了,也沒有比見到他人相反的表情更讓我們震驚了。有些人喜歡從某些自愛的優(yōu)雅精細之處來推斷我們的全部情感,他們覺得根據(jù)他們自己的原則,就可以明白無誤地說明這種快樂和痛苦的緣由。他們認為,人在感到自己的軟弱和需要他人幫助的時候,看到他人也有自己的這種激情時,就會高興,因為他可以由此確定會受到幫助;而當他看到與自己相反的激情時,就會沮喪,因為由此他認為自己會受到反對。但是,快樂和痛苦的感覺總是轉(zhuǎn)瞬即逝的,而且這種情況常常發(fā)生在那種毫無意義的場合。顯然,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都不可能源自于任何利己的考慮。一個人竭盡全力想逗同伴發(fā)笑,但當他環(huán)顧四周時卻發(fā)現(xiàn)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人對他講的笑話發(fā)笑,這樣,他會覺得受到了傷害;相反,同伴的盈盈笑意則會讓他感到非常高興,他把自己與同伴之間的這種感情上的一致看成是最熱烈的贊賞。
雖然他的快樂似乎并非全部產(chǎn)生于他的歡笑得到同情時可能帶給他的額外的快樂,而且他的痛苦似乎也并非全部來自于他得不到這種同情的快樂時所產(chǎn)生的失望,但是他的快樂和痛苦的確有一部分是這樣產(chǎn)生的。當我們反復閱讀一本書或者一首詩,而且不能從自己的閱讀中發(fā)現(xiàn)任何樂趣時,我們?nèi)匀豢梢詮臑橥榈睦首x中得到樂趣。對同伴而言,這本書或者這首詩充滿著新奇的魅力,我們體會到它在同伴心中自然喚起的已不能再從我們心中產(chǎn)生的那種驚奇和贊賞,這時,我們不是用自己的眼光,而是用同伴的眼光來體味它所表達的全部思想,并且我們自己因同情同伴的樂趣而感到高興;相反,如果同伴看起來并不欣賞這本書或者這首詩,我們就會感到煩惱,在為他朗讀時就不再有什么快樂可言。這里的情況與前面講述的例子一樣。毫無疑問,同伴的歡笑使我們高興,他們的沉默令我們失望。雖然我們從前一種情況中獲得快樂,從后一種情況中得到痛苦,但是其中的任何一種情況都不是快樂或者痛苦的唯一原因;他人同我們在感情上的一致看起來是快樂的一個原因,沒有這種感情上的認同似乎是痛苦的一個根源,但是用這種方式并不能清楚地說明產(chǎn)生快樂和痛苦的原因。朋友對我的快樂所表示的同情使我更加歡樂,從而確實給我?guī)砹丝鞓罚坏撬麄儗ξ业谋瘋硎镜耐椋绻荒苁刮腋颖瘋敲矗筒粫o我?guī)砣魏慰鞓贰2还茉鯓樱榧仍黾涌鞓芬矞p輕痛苦。同情通過提供另一種使人滿意的來源來增加快樂,通過把當時幾乎是唯一可以接受的令人愉快的情感悄悄注入人心來減輕痛苦。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更渴望向朋友傳遞的是我們不愉快的情緒,而不是我們愉快的情緒。朋友對我們的不幸所表示的同情要比對我們的快樂所表現(xiàn)出的同情更能使我們感到滿足,他們對我們的不幸缺乏同情則更使我們受到打擊。
當不幸者找到一個能夠向其傾訴自己痛苦之原因的人時,他是感到多么寬慰!由于另一個人的同情,不幸者似乎減輕了自己的痛苦,也可以說這另一個人和不幸者一起分擔了痛苦。他不僅體會到了與不幸者相同的痛苦,而且好像已經(jīng)把這痛苦的一部分變成了自己的全部痛苦的一部分,他感到的痛苦有多大,就好像減輕了不幸者的多大的痛苦。然而,由于述說自己的不幸,不幸者在某種程度上又重新想到了自己的痛苦。他在回憶中又想起了使自己痛苦的那些情景,他的淚水因此比以前流淌得更快,并且更容易陷入種種悲痛之中。無論怎樣,不幸者從所有的這一切之中獲得了快樂,并且顯然由此得到了安慰。因為他從對方的同情中得到的快樂足以彌補為了激起對方的同情而重新提起的和想到的痛苦。相反,對不幸者來說,最殘酷的打擊似乎就是對他的不幸遭遇無動于衷。對同伴的快樂顯得無動于衷只是失禮而已,而當他訴說不幸時我們還擺出一副毫不在乎、不以為然的樣子,那就真是一點兒人性都沒有了。
愛是一種令人愉快的激情,而怨恨則是一種不愉快的激情,因此我們渴望朋友同情自己怨恨的情緒要甚于渴望他們接受自己的友誼。雖然朋友很少關(guān)心我們可能得到的好處,我們也能夠原諒他們,但是如果他們對我們可能受到的傷害似乎漠不關(guān)心,那我們就會忍無可忍。朋友不理解我們的感激之情會使我們生氣,但是他們不同情我們的怨恨情緒則會更使我們惱怒。他們可能很容易避免成為我們朋友的朋友,但是卻幾乎不可能避免成為與我們有矛盾的人的敵人。盡管有時我們也會因為他們與我們的朋友不和而裝模作樣地、不太認真地與他們爭吵幾句,但其實我們很少對他們之間的不和表示不滿;不過,如果他們同我們的敵人為友的話,那么,我們就要認真地與他們爭個面紅耳赤了。愛和快樂這兩種令人愉快的激情無須任何附加的樂趣就會使人們感到滿足和受到鼓勵,而悲傷和怨恨這兩種令人煩惱和痛苦的情緒則非常需要同情來撫慰。
因為當事人會對我們的同情感到高興,會為得不到這種同情而傷心,所以當我們能夠?qū)λ硎就闀r,我們自己似乎就很高興;而當我們不能這樣做時,我們自己也會感到傷心。照理,我們不僅應(yīng)前去祝賀成功者,而且也應(yīng)去安慰不幸的人。如果我們同某人交談并且能夠完全同情其心中的所有激情,那么,我們從中得到的快樂就會足以補償因了解他的處境而使我們產(chǎn)生的悲痛之情。相反,如果我們感到我們不能同情他,那么,這就總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而且,我們會因為發(fā)現(xiàn)自己不能為他分憂而感到傷心,而不會因為免去對其的同情而感到高興。如果我們聽到一個人為自己的不幸而大聲痛哭,但我們卻覺得這種不幸要是落在我們自己身上時卻并不會讓我們?nèi)绱送床挥敲矗覀兙蜁λ谋锤械襟@訝,并且因為我們對他的不幸沒有同感,就會認為他的舉動是膽小和軟弱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看見另一個人碰上我們所說的一點點好運就會過分地快樂和興奮,這也會讓我們感到有些不快。因為我們不能贊同他的這一情感,所以我們甚至對他的高興表示不滿,還會認為這是輕浮和愚蠢的表現(xiàn)。如果我們的同伴聽到一個笑話就大笑不止,且超出了我們認為應(yīng)有的分寸,那么,我們的幽默甚至也會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