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走出人格陷阱
“人都在追求卓越?!?/p>
這句話,你贊同嗎?特別是,你覺得自己在追求卓越嗎?
相信問這個問題時,多數人會覺得:嗯,是啊,應該是這樣。
我也真的很渴望卓越和強大。畢竟,卓越和強大沒什么錯啊。我強大了,還可以去幫別人?。?/p>
但其實,無數人的人格有各種陷阱,這些陷阱約束著他們追求卓越和強大。
精神分析認為,專門有一類自我防御機制,叫“自我功能的抑制”,說白了就是對能力的各種抑制。
我在自我觀察和接受被分析時,發現了自己的一大堆自我抑制:
一、對金錢欲的抑制
現在好了一些,以前,每當掙到一筆非工資的額外收入時,我就會出點兒小事,例如丟銀行卡。
最經典的,是和“得到”簽課程合同前,我看錯了航班的時間,結果不能順利抵達北京。
在開公司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也做了一堆莫名其妙的事,都是在破壞一點——我太有錢了。這個話題太大,以后我會專門來講。
二、對數學能力的抑制
在上小學和初中時,我都有數學“開掛”的時候,但高中數學學得很辛苦。并且,雖然高考時數學考了近乎滿分,大學數學卻學得一團糟。
多年來,我常做的一類噩夢,就是又回到高中和大學,要考數學了,而我什么都不會。醒來時想到,我高考時數學好賴考了那么高的分啊??捎幸馑嫉氖牵P于考試的噩夢,在我寫了一本自己滿意的書后,竟然徹底結束了,再也沒做過。
前不久,我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夢,可以解釋我上大學后,為什么數學能力變差了。
在這個夢中,高中畢業后,我把一部超級計算機藏了起來。
在和我的精神分析師討論這個夢時,我的理解是,因為考上了北京大學,可以預料我將有不錯的前程,但好像是懼怕太成功,懼怕“算計”,于是把這部分能力給隱藏了。
當然,這里面主要的意思是“算計”,即利用我的數學能力,為自己謀利益。
三、對運動能力的抑制
我哥哥的運動能力很強,例如跑步什么的,成績都很好。而我上初中和高中時,體育成績都是班里倒數第二名,幾乎各個體育項目都得補考。
從大學起,有很多次想通過健身來提高身體素質,但最后好像都沒起到什么作用,只是健康了一點點。直到最近,我才體驗到持續健身能非常有效地提高身體素質。
四、對欲望的抑制
這是最普遍的了。我多次做掃描身體的練習,進入狀態后,當身心涌起強烈的欲望時,會發現我抑制得很強烈。例如,有一次直接看到一個畫面——我的腸子裂開了。
童年時,物質很匱乏,會讓一個人覺得他的正常需求都是貪婪?!@是我發在微博上的一句話,在我這里真是再明顯不過的證明。
兒時的貧窮,加上更嚴重的事情——媽媽在生養我的時候有嚴重抑郁癥,這些都導致了這種感知。而轉化它也真是不易,不過,這個過程充滿了意義和樂趣。
如果沒有這些自我功能的抑制,我這輩子,應該會在很多方面“開掛”吧。
可能在很多朋友看來,我這一生已經算是“開掛”了。但這只是在認識人性這一點上的,其他一切都是這一點的副產品。如果說全方位“開掛”,這實在是差得太遠太遠了。
要認識人格和人格陷阱,得明白這一點:人格就像是一個容器,容器能夠容納的能量是基本固定的。當能量不夠的時候,你的人格會幫助你積攢能量,但當能量太多時,這個容器容納不了,會想辦法浪費掉一些能量,或者干脆阻礙、破壞你積攢能量,以保持容器的穩定。
還可以這樣理解:人格投射到生活中,就構成了你的生活習慣。
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構成了一個循環系統,這個系統不僅有能量的攝入,還會想辦法去消耗或者“殺掉”多余的能量。
必須用“殺掉”這個詞,才能表達這個意思。
生活習慣構成的循環系統,和人格水平是連在一起的,人格水平能容納自己習慣的(與自己匹配的)能量水平。如果能量太多,釋放不掉,又不能“升華”,就會指向自己不習慣(與自己不匹配)的目標,這會引起極大的焦慮。
當多余的能量被“殺掉”后,這份焦慮才會慢慢消失。
所以,人需要浪費時間、浪費能量、浪費生命,不然,也許人人都能“開掛”。
人生是一條漫漫長路,需要堅韌的人格。
對這一點領會越深,人就會越早明白,外在條件固然吸引人,但人格才是核心競爭力。
當你遇到各種挑戰時,假若人格強度太差,外在條件就很容易打水漂,意義不大,甚至會成為毒藥。
例如,那些中彩票大獎的人,據說九成都沒好下場。因為,突然有了巨大的財富,自己不知道怎么支配,周圍的人都虎視眈眈,各種羨慕嫉妒恨。
財富帶來了祝福和詛咒,需要強大的人格作為一個結實的容器,才能兜住巨大的財富,最終容納它,讓它成為祝福。
美貌也是。美貌實在太迷人了,越是不美的人,越容易這么認為吧。但我們漸漸會明白,美貌遠遠比不過堅韌、強大的人格。
“堅韌”和“強大”這些詞,也太講究力量了。其實,同時還有一個人在關系維度上的品質。聽了無數故事后會深深相信,情感的品質才是心靈的良藥。所以,能構建高品質情感的人,即便人格不夠堅韌、強大,也極為寶貴。
如果兩個人只是帥哥和美女,但他們既缺乏堅韌、強大的力量,又缺乏高品質的情感力,那也就是年輕時過得得意一些,甚至輝煌一下,然后很快就會陷入各種應接不暇的困境中。他們可能很輕易遇到各種“好牌”,但他們會很容易打得稀爛,陷入陷阱中。
必須要打得稀爛,必須要浪費掉這些好資源,不然,自己人格的容器,兜不住。
總結為一句話就是:漫漫人生長路上,人格才是核心競爭力。愿這本書能幫助你認識人格的魅力與陷阱,從而不斷完善你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