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別研究

一、“一帶一路”沿線“支點國家”的內涵

關于“支點國家”(Pivotal State),目前還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最早是由英國地理學家Sir Halford Mackinger在19世紀末提出,他認為支點國家不僅能夠影響一個地區的命運,更能影響國際穩定。Robert S.Chase等(1996)認為“支點國家”具備影響地區和國際穩定的能力,一旦這些國家發生崩潰就會影響到周邊國家,包括難民、瘟疫等問題。BMI(2012)認為“支點國家”是指具備中等能力、其國家政策等的轉變都會對地區或全球產生深遠和長期影響的國家。周方銀(2014)認為,對于中國來說,戰略“支點國家”是與中國有著長期穩定、高度可預期的戰略合作關系的國家,雙方之間不是簡單的、基于實用目的的、純粹功利的合作關系,而是具有高度政治共識和政策默契,能夠經歷外部沖擊和國際環境變幻、能夠承受一定國際壓力考驗的戰略合作關系。

歷史上,美國曾經根據自身戰略需要,通過和戰略“支點國家”發展良好的關系,以達到自己在全球范圍內的軍事、政治和經濟等的戰略目的。美國軍事意義上的戰略“支點國家”,如日本和菲律賓。兩國是美國“二戰”之后在亞太的重要軍事同盟,冷戰后,美國以這兩個國家為自己在亞太的戰略支點,遏制中國的崛起。美國意識形態上的戰略支點國家,如印度。其民主制度被美國作為樣板在發展中國家推廣,并輻射到整個印度洋地區。美國經濟合作中戰略“支點國家”,如英國。“二戰”后,美國利用自己和英國的良好關系來推行“馬歇爾計劃”,在歐洲經濟復蘇的同時,使本國的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

與美國相比,我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因此,“一帶一路”沿線的“支點國家”一定是以經濟合作為唯一目的,是我國和整個沿線地區合作的切入點和橋梁。

根據前面的文獻論述,“一帶一路”的倡議以及我國打造“一帶一路”沿線“支點國家”的實際需要,本研究把“一帶一路”沿線的“支點國家”定義為那些和我國具有緊密的戰略經貿合作關系,經濟發展能級相對區域內其他國家較高,對其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較為突出,地理位置優越,政局穩定,資源集聚、配置、培育能力較強,并且具有一定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國家。為了便于分析,本研究把“一帶一路”沿線在地理上劃分為東南亞、南亞、中亞和東亞、中東、中東歐和獨聯體等地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泉县| 沽源县| 磐安县| 宁德市| 拜泉县| 榆林市| 鄂伦春自治旗| 大新县| 高碑店市| 吉首市| 中超| 永康市| 临湘市| 读书| 阳城县| 鄄城县| 彩票| 金山区| 巫山县| 子洲县| 高台县| 娱乐| 临邑县| 加查县| 榆社县| 佛教| 阿坝县| 新龙县| 渭源县| 勐海县| 高陵县| 江口县| 南召县| 社旗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宁阳县| 会昌县| 石阡县| 朝阳市| 刚察县| 枣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