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國際時期關于帝國主義問題的政治經濟學論爭(1)

孟飛(2)

(中共南京市委黨校)

第二國際時期,以希法亭、考茨基、鮑威爾、布哈林、列寧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們著重考察了現代資本主義的流變,從帝國主義的成因、趨勢和后果角度批判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進一步提出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實現形式。毫不夸張地說,第二國際時期滋生了關于帝國主義問題的多種解釋模式,這是馬克思之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最值得關注的論域。

如果我們回溯到20世紀早期關于帝國主義問題的爭論中,就會清晰地發現,其實第二國際時期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對帝國主義現象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時至今日都是具有感召力和現實指導效應的。他們以帝國主義為標靶,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法論,勾畫了全球強權國家之間的競爭、壟斷、沖突的圖景。進入21世紀,政治格局的變幻、國際關系的動蕩、經濟發展的困境等等問題都可以借用第二國際時期關于帝國主義問題的分析框架加以解釋。換句話說,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必須把百年前的帝國主義論爭引入當代,將其復活,重識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現代性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一、從馬克思到希法亭,帝國主義問題論爭的興起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核心是否定了資本主義永恒論,他直接提出了資本主義的結構性桎梏,并規劃了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路徑選擇。不過,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中無法獲得對資本主義特有的經濟崩潰(或經濟危機)的解釋,并且由于他們相繼去世,揭示資本主義新形態成因、本質、發展的歷史任務就肩負在了馬恩之后的第二國際理論家身上。以伯恩施坦為代表的第二國際右派理論家討論并闡釋了資本主義經濟崩潰的學說,并由此確立了“崩潰理論”的概念(翁格爾,2006)。不過,修正主義的解釋模式隨即遭到了第二國際中左派的反擊,他們試圖恢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革命性。1910年,奧地利馬克思主義中派的理論領袖希法亭出版了《金融資本——資本主義發展的最新階段》,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史上最著名的專著之一。它在多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一本社會主義名著,指引了其后的研究者把帝國主義的論爭推向了高潮。

希法亭在形成和闡釋金融資本理論的過程中,已指出了生產和資本集中導致壟斷以及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結合為金融資本這樣兩個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征,他進而通過經濟學分析提出了對社會主義危機理論的修訂。在現實中,希法亭維護集中的傾向也并不意味著遠離經濟危機的趨勢,他論證道:卡特爾沒有取消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無政府狀態”,也沒有“改變投資領域的資金之間的競爭”,它們可能只是更好地吸收危機而已。社會主義工人運動相信,資本主義的內在不穩定性使其危機纏身,最終與假設中的資本主義經濟崩潰相聯系。但對于修正主義運動的主要理論家而言,他們完全否定經濟崩潰的可能性,反而,經濟危機為政治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希法亭否定了上述觀點,而獲得了折中的結論。他總結道,資本主義生產周期性的經驗法則是繁榮和蕭條的循環,它的特點是通過危機從周期的一個階段過渡到另一個。在資本主義經濟中,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在目的是利潤,不是消費。經濟的不穩定反而刺激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活力,繁榮和危機相互依存。這就顛覆了馬克思主義對危機的經典定義,希法亭認為它不預示崩潰,而表示資本主義經濟結構功能的必要調整的時機。與此同時,他在研究金融資本的對外和對內政策時,還揭示了資本輸出、向外殖民擴張以及寡頭統治代替民主自由等資本主義發展新階段的政治特征。帝國主義政策明顯表現為軍國主義和戰爭政策。爭奪殖民地和投資場所的斗爭,加劇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特別是新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全球范圍內的金融資本需要強權國家推行擴張政策,把新殖民地納入它的勢力范圍內。在民族主義、種族主義和軍國主義思想觀念的支持下,帝國主義日益具有強權和侵略的本性,為壟斷市場和原料來源而展開激烈競爭,加劇了國際緊張局勢。以壟斷性高價向國外傾銷在國內滯銷的商品,這個做法也在不斷增多,它還助長了在國外建立企業從而輸出資本的傾向。更極端的表現是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戰和為了擴大潛在市場而對不發達地區進行武力擴張,自由、民主、平等成了犧牲品(希法亭,1994:385-387)。

二、第二國際內部對帝國主義問題的闡發

考茨基指出,“對帝國主義來說,有決定意義的是工業地區與農業地區之間的矛盾”(考茨基,1963:11)。要理解帝國主義,“必須首先弄清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農業和工業之間的關系”(考茨基,1964a:2)??即幕J為,帝國主義就是實現“資本主義工業民族的在不斷擴大同它有交換關系的農業地區的意圖”的“一種特殊形式”(考茨基,1964a:12)。它包括保護關稅、資本輸出和殖民擴張三個方面,考茨基分別從這三個方面考察了帝國主義的形成過程:首先是從自由貿易主義轉變到關稅保護主義;第二,向農業地區的資本輸出制度促進了帝國主義的形成;最后,殖民擴張政策是作為維持工農業的國際分工和工業國對農業國統治的政治手段而發展起來的。由此,考茨基對“帝國主義”的定義是:“帝國主義是高度發展的工業資本主義的產物。帝國主義就是每個工業資本主義民族力圖征服和吞并愈來愈多的農業區域,而不管那里居住的是什么民族?!保即幕?964a:2)考茨基顯然吸取了希法亭的“帝國主義是金融資本偏愛的政策”的觀點,他強調工業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階段才產生了帝國主義。我們看到,“金融資本”的概念頻繁出現在考茨基的論著中。考茨基否認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階段和最后階段。另外,他也反對將“帝國主義”的概念泛化??即幕J為,帝國主義只是現代資本主義在特定時期采取的一種特殊類型的資本主義政策,帝國主義擴張僅僅為了獲取農業地區的原料和糧食。所以,不能把“帝國主義”與“現代資本主義”劃上等號。最后,他拋出了所謂“超帝國主義”模型。考茨基從兩個方面論證了超帝國主義階段的可能性:“一是在經濟上工業壟斷農業的方法很多,不一定采取帝國主義方法。帝國主義的出現有其經濟根源,但并不等于是一種經濟必然性;二是政治上存在著用國家聯盟取代帝國主義國家的可能性?!保即幕?,1964b:15)

與希法亭側重資本主義自身形態的縱向演進研究不同,盧森堡從一開始就把重點放在資本主義的橫向擴展和資本主義同非資本主義經濟形態相互關系的研究上。在《資本積累論》中,盧森堡明確指出:“帝國主義是一個政治名詞,用來表達在爭奪尚未被侵占的非資本主義環境的競爭中所進行的資本積累的。”(盧森堡,1959:359)盧森堡所理解的政治化的帝國主義是“世界政策、軍國主義和殖民政策”三者相統一的,資本積累的一般性質和積累方法的現代特點共同決定了這種帝國主義鮮明特征。在《資本積累論》遭到普遍批評以后,盧森堡又在1915年寫了《資本積累——一個反批判》一文,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辯護、調整和充實。在該文的最后兩節,盧森堡進一步闡發了“帝國主義”問題。在這里,她深化了自己的觀點,不僅重申了“現代帝國主義是資本擴張的歷史進程的最后篇章:它是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為攫取地球上最后剩下來的非資本主義地區進行的世界性競爭普遍激化的時期”,而且力圖從帝國主義把斗爭和災難“從資本主義發展的外圍地區帶回到它的出發點”等方面進一步界定“作為爭取資本主義世界統治的帝國主義的特點”。(盧森堡、布哈林,1982:160-161)

三、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對帝國主義問題的深入考察

同考茨基等第二國際理論家的看法相左,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從對帝國主義的研究中,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在這一方面,布哈林和列寧最具有代表性。其中,布哈林于1915年寫就了《世界經濟和帝國主義》一書,全面地闡釋關于帝國主義問題的研究成果。

布哈林認為,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國際化不僅表現在各國經濟聯合的擴大和加深,而且還表現在產生了資本主義發展歷史中的新的經濟組織——國際壟斷組織。布哈林從世界經濟入手研究國際壟斷組織問題,他得出結論:帝國主義是一個世界經濟問題(布哈林,1983:8)。由于世界資本主義生產力的迅速提高,特別是技術的突飛猛進,世界經濟的發展態勢平穩。這些促使各國的生產關系緊密聯系起來,從而產生了資本主義最新階段的經濟組織:國際辛迪加、卡特爾和托拉斯。他們是資本主義商品交換“最高的組織發展階段”。根據布哈林的判斷,從一般的商品經濟開始,到國際辛迪加、托拉斯的形成為止的全部發展過程,也就是社會經濟生產國際化的過程,它使地理上相互隔離的經濟彼此接近。但是,這個過程造成了世界范圍內資本家積聚財富,而世界無產階級的貧困狀況卻沒有得到改善,最終兩個階級之間的差別不斷擴大。

關于帝國主義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趨勢,布哈林強調,我們說帝國時代、金融資本統治的時代是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并不意味著它的出現是偶然的。實際上,“金融資本主義是工業資本主義時期的歷史繼續,就像工業資本主義是商業資本主義階段的繼續一樣。”(布哈林,1983:78)布哈林進一步論證,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一般發展趨勢的繼續,它是資本集中趨向的延伸,它代表一種特殊形式的資本集中——剩余價值的資本化。布哈林在考察帝國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時,指出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不過布哈林把它稱為“國家資本主義托拉斯”。布哈林強調,決不能把工業的組織化和國家經濟活動的擴大,認為是國家社會主義的發展。相反,它是“國家資本主義托拉斯結構內加速集中的過程,這個國家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最高形式,它不是國家社會主義,而是國家資本主義”(布哈林,1983:126)。

布哈林從金融資本的國際競爭和向外擴張中,說明了新形勢下資本主義矛盾的發展,揭示了帝國主義與戰爭的關系,闡述了帝國主義戰爭的經濟根源。關于作為特定歷史范疇的帝國主義,他的論斷和希法亭不同,布哈林認為,不能僅僅關注帝國主義的“擴張”和“暴力政策”等表象上,而應著重分析產生這種政策的基礎。在布哈林看來,金融資本是一個歷史上限定的時期,而作為金融資本的政策的帝國主義,也是一個特定的歷史范疇。總之,“帝國主義是金融資本主義,即生產組織已經相當成熟的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政策”。換句話說,“帝國主義政策存在的本身,就證明了一個新的社會經濟形態的客觀條件已經成熟”。(布哈林,1983:105)布哈林的帝國主義論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經濟全球化本質要素的理論,其中包括了資本、對外貿易、雇傭勞動、壟斷、世界市場等因素(尚偉,2007)。布哈林的帝國主義研究基本符合當時馬克思主義左派的政治要求,也和列寧的帝國主義論產生了積極的互動。

正如列寧在給布哈林《世界經濟和帝國主義》一書序言中指出的那樣:在研究現代資本主義形式變化的這一經濟科學的領域中,帝國主義問題不但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簡直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問題。于是,幾乎在布哈林研究世界經濟和帝國主義關系的同時,列寧也開始了對帝國主義的論證?!兜蹏髁x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吸收了大量的材料和觀點,其中最重要的參考文獻便是希法亭的《金融資本》。列寧一開始就注意到希法亭關于資本主義已發展到一個最新階段的論斷。他認真地研究了希法亭對金融資本產生過程的分析,他在著作中吸收了希法亭對金融資本活動特點的闡述。列寧贊同希法亭指出的“爭奪經濟領域的斗爭”是帝國主義的重要特點。《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延續了對金融資本政治上的反動性的論述:對外擴張和實行武力侵略,爭奪世界霸權,對內則極力促使本國政權加強國家權力,以寡頭政治取代民主政治。不過列寧和希法亭不同的是,他在帝國主義的發展中還看到一個重要因素,即帝國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列寧確認,“任何壟斷必然要引起停滯,產生一種人為地阻礙技術進步的力量”。(弗蘭尼茨基,1988:325)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也是對考茨基的“超帝國主義論”的批判。列寧積極地從事帝國主義問題的研究,并從中得出社會主義有可能首先在幾國甚至單獨在一國獲得勝利的結論,實際上是對考茨基等人鼓吹的“超帝國主義”論的否定(列寧,1990:186)。列寧認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殊階段。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一般特征是自由競爭,但是到了帝國主義階段,壟斷代替了競爭。他由此得出結論:“如果必須給帝國主義下一個盡量簡短的定義,那就應當說,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壟斷階段?!保袑帲?984:401)關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成因和本質,列寧分析認為:它是“資本主義經濟社會化”的一個重要結果和表現。列寧繼續指出,資本主義經濟的內在邏輯是國家壟斷資本取代一般壟斷資本的根本原因,金融資本的集中趨勢必然導致金融寡頭成為經濟社會統治力量,他們的資本家本質屬性不可避免地激化資本主義諸多基本矛盾。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性質之所以仍然是資本主義,是因為國家仍然是資本主義國家,它仍然是壟斷資本家和金融寡頭們保障其特權地位和鎮壓工人的工具。


(1)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奧地利馬克思主義研究”(項目號:15CKS027)、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59批面上資助項目(項目號:2016M591751)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第二國際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范式的變形與分化”(項目號:11JJD710011)階段性研究成果。

(2) 孟飛,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后,中共南京市委黨校講師,南京大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宝市| 桐乡市| 台北市| 塔河县| 苏尼特右旗| 随州市| 昌乐县| 竹北市| 淮安市| 贵定县| 桓台县| 浪卡子县| 桓台县| 原阳县| 田东县| 额济纳旗| 福泉市| 台东县| 广水市| 张家界市| 昂仁县| 古交市| 黄浦区| 新安县| 清新县| 永靖县| 石家庄市| 庄河市| 沅陵县| 遂昌县| 横峰县| 阜阳市| 瑞安市| 定远县| 铁力市| 东阳市| 朔州市| 贺兰县| 巧家县| 咸阳市|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