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創新

一、研究方法

(一)時間分析與空間分析相結合

經濟活動總是在時間與空間兩個不同的維度上進行,交通網絡、產業集聚與城市群演化,不僅表現出時間上的相關性,而且在空間上也表現出高度的相關性。為了更好地研究空間聯系的動態發展演化過程,在本書寫作過程中通過采用多年的歷史數據以及各個不同城市和城市群的數據來對交通網絡、產業集聚與城市群演化的耦合進行動態分析與研究。本書分別從時間與空間兩個維度進行分析,保證了分析結果的科學性與全面性。

(二)新興的空間研究模型與傳統計量模型相結合

本書將采用空間經濟學的相關理論與研究方法和一些新興的空間研究手段,如空間統計學、空間經濟計量學方法,再結合交通可達性分析體系,博取各學科理論之所長,有效解決了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引入空間權重矩陣,采用Moran's I指數在空間維度進行分析,再結合傳統的計量經濟學時間序列模型分析方法,使得本書的研究有了嶄新而堅實的研究方法支持。

(三)截面數據與時序數據相結合

由于交通運輸產出彈性較大,交通網絡、產業集聚與城市群之間的耦合關系比較復雜,因此獲取大量可靠的數據將對研究結論產生重要影響。本書采用時間序列與截面融合的面板數據,避免單純采用某類數據存在的不足。

(四)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

交通軸、產業帶與城市群構成的耦合系統是受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復雜系統,外部環境因素與系統內部關系,共同作用于交通軸、產業帶與城市群的發展過程中。本書對形成交通軸網絡、產業帶布局和城市群體系的內在關系與外部環境的影響因素進行科學梳理,將其看作一個開放的動態系統進行研究。一方面,通過對相關文獻與歷史資料的梳理,進行理論分析與研究;另一方面通過建立耦合模型,以中原經濟區為例,對其大量實際數據進行分類整理,進行定量研究。

(五)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定性研究主要通過理論研究和一般經驗總結,找出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與此同時,緊密結合中原經濟區交通、產業與城市群形成與發展的實際,深入研究中原經濟區交通、產業與城市群的耦合聯系。在進行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定量研究與分析。在相關數據的采集上,可引用的文獻主要有《中國統計年鑒》《河南省統計年鑒》《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和中原經濟區各地市的統計年鑒等相關統計資料,分別采用空間計量分析、耦合度分析與協調度分析,然后再根據定性與定量分析的結果,做出相對準確的結論。

二、創新之處

(一)交通網絡、產業集聚與城市群演化耦合分析框架的構建

本書將交通網絡、產業集聚與城市群演化放在一個統一的框架下進行研究,對其耦合機理與聯系機制進行研究,具有創新意義與應用價值。通過預設三者之間耦合聯系框架,可以將其用于分析區域交通網絡、產業集聚與城市群演化之間的內在聯系,能夠支撐空間發展規劃與區域發展政策制定。

(二)交通網絡、產業集聚與城市群演化的耦合分析模型的設計

在分析交通網絡與產業集聚、交通網絡與城市群演化、產業集聚與城市群演化互動機理的基礎上,采用空間計量經濟學、傳統計量經濟學等多種綜合手段,從空間與時間角度分析交通網絡、產業集聚與城市群演化的內在耦合機理。

(三)為交通網絡、產業集聚與城市群演化互饋機制的研究奠定基礎

通過研究三者之間的耦合機理,構建耦合分析模型,從空間與時間角度預設探索三者之間的耦合機理與聯系機制,為今后更進一步研究交通網絡、產業集聚與城市群演化與互饋機制奠定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都安| 高州市| 驻马店市| 南投市| 五台县| 封丘县| 宣武区| 营口市| 石屏县| 灵武市| 赞皇县| 报价| 新民市| 余姚市| 横峰县| 萍乡市| 弋阳县| 铜鼓县| 阳春市| 花莲县| 淮南市| SHOW| 宜兰市| 舟曲县| 麦盖提县| 丹寨县| 奎屯市| 浦北县| 陵川县| 论坛| 沾益县| 邹平县| 临邑县| 托克托县| 历史| 祁阳县| 水城县| 曲水县| 嘉善县| 色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