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食鹽流通市場化政策、法規和監管需求分析

根據所調研的食鹽生產企業和鹽業公司對食鹽市場化改革的認識與建議,我們發現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鹽業公司,對食鹽市場化改革基本都持有積極配合的態度。在產銷一體化方面,專營體制的主要獲利者即鹽業公司也都表示希望通過政府引導推動產銷企業兼并重組。針對調研情況,鹽業行業在食鹽流通市場化方面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需求。

1. 逐步理順食鹽流通管理體制,提升產業集中度

作為民生必需的食品,食鹽價格的穩定和安全尤為重要。正常情況下,絕大多數食品的需求量會隨價格的漲跌而出現反向的波動,而食鹽的需求量基本是剛性的,在商品供求關系中受價格影響較小,幾乎不受其價格波動的影響。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食鹽價格的波動不會因下游消費者需求量的變化而大幅波動,更可能會受上游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市場競爭的影響。食鹽的特殊屬性要求各類生產經營企業的產業化和規模化,以保障市場安全和產品安全。因此,理順食鹽流通管理體制是加快推進食鹽流通現代化工作的必要條件。

全國實行食鹽專營政策之初,基本按照行政區劃,實行省、地、縣三級流通管理模式,近20年的發展實踐證明這種模式存在環節多、成本高、效率低的弊端,已經不適應當今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產業集中度過低、計劃保護等所導致的流通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等問題,要求整個行業盡快理順流通管理體制,關小治散、扶優限劣,從而提高行業的集中度。通過組建大型集團化公司,以點帶面,構建全國鹽業大市場、大物流、大品牌的食鹽流通體系。

目前,鹽業行業在企業兼并重組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其中中鹽總公司充分發揮行業龍頭作用,以中鹽總公司為主體加快推進與各省市鹽業公司的整合。近幾年來,中鹽總公司以無償上劃、出資入股等方式,先后與甘肅、浙江、江西、重慶、寧夏等省區實現資產聯合,建立了比較緊密的資產紐帶關系。目前,中鹽總公司已經聯合了20個省的食鹽批發企業,全國食鹽流通格局初步形成。2013年12月,中國鹽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顯示了部分鹽業公司在中國食鹽流通資源整合、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推動持續改革和迎接食鹽流通市場化的意愿。而其他地區如云南,是全國率先實現產銷一體化鹽業經營模式的地區,這種模式使其在資源、生產成本、流通成本方面占據了絕對優勢。

因此,加快鹽業企業兼并重組,逐步提高市場集中度,優化市場結構,是推進食鹽流通市場化的首要需求。

2. 提高市場準入門檻,保證食鹽市場安全

設計更高的市場準入制度,是提升產業集中度,保證食鹽流通市場化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包括生產在內,進入食鹽流通領域需要食鹽專營許可證,包括食鹽生產許可證、食鹽批發許可證和食鹽準運證。即使2014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廢止了《食鹽專營許可證管理辦法》,也只是將食鹽專營許可證的審批、發放和監督管理工作下放到地方,并不意味著食鹽專營的取消。在目前的市場格局下,食鹽行業結構松散的特征導致無法立刻應對市場化,需要通過進一步提高食鹽產銷市場準入門檻,如技術門檻、資本門檻、質量門檻和信用門檻,在外資大量進入食鹽市場前,關小治散、扶優限劣,逐步形成具備抗市場化風險的集團性公司,保證食鹽流通市場安全。

以廣東鹽業公司為例,他們希望在推動兼并重組的過程中,應完善產業政策和準入標準,并嚴格企業生產經營資質管理。通過制定行業的準入標準、設定良好的生產規范及生產許可條件、提出生產加工布局與技術裝備更新指導意見,來引導行業加快轉型升級,并通過嚴格執行從業企業生產經營資質管理提高行業內企業的競爭實力。

3. 提升國家級食鹽配送中心現代化建設,增強服務市場功能

隨著市場經濟買方市場的形成,物流業的地位突顯,成為指導生產、引導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手段。鹽業專營物流成本高,急待通過改革構建一個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網絡。為了推進改革,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關于促進食鹽流通現代化的若干意見》,要求通過改革和結構調整,構建食鹽物流現代化網絡體系,合理設置食鹽配送中心。

目前建立的國家級食鹽配送中心,一部分依托食鹽定點生產企業而建,屬食鹽調撥配送中心,另一部分均為銷區的區域食鹽配送中心。食鹽調撥配送中心受食鹽計劃影響,只能定點調撥配送,區域配送中心的輻射范圍僅限于本行政區域內。雖然近年來中國鹽業總公司積極促進行業聯合,與各地鹽業公司合作共同建設國家食鹽配送中心,但由于體制原因,國家級食鹽配送中心建設存在進度緩慢、輻射范圍小等問題。這些配送中心雖然具備了分裝、倉儲、配送、統計等功能,對于區域內的食鹽流通效率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但與全國食鹽流通市場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著規劃布局不合理、配送能力弱、專業化程度不高、設施裝備配套性差、綜合服務能力不強、信息溝通不暢等問題。多式聯運、信息管理、流程優化、一站式服務等功能亟待完善和提高。

因此,從食鹽市場化的角度出發,未來的國家級食鹽配送中心應主要具備配送反應速度快、配送功能集成化、配送組織網絡化、配送經營市場化四個現代化特點。在配送反應速度方面,能夠對上下游配送需求迅速響應,減少前置時間;在配送功能集成化方面,應將物流與食鹽供應鏈的其他環節進行集成,如物流渠道的集成;在配送組織網絡化方面,應有完善、健全的物流配送網絡體系,物流配送中心、物流結點等網絡設施星羅棋布,并運轉正常,如可以對現有的食鹽配送中心進行整合提升;在配送經營市場化方面,采用市場機制,無論是企業自己組織物流配送還是第三方物流配送,都實行市場化調節,從而降低物流成本。因此,提升國家級食鹽配送中心現代化建設是推進食鹽流通市場化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

4. 構建食鹽流通信息化平臺,提升食鹽流通監管效率

食鹽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和體制機制有關,層層批發導致流通環節較多,影響流通成本;另一方面,食鹽經營企業在食鹽流通配送方面還停留在提供運輸、倉儲服務的初級階段,沒有形成以信息流為主導的現代物流,缺乏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物流過程中產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進行采集、分類、傳遞、匯總、識別、跟蹤、查詢等功能配置,導致食鹽流通信息不對稱,監管不及時,私鹽流入市場,食鹽質量安全受影響。

近年來,部分省級鹽業公司逐步啟動了信息化工作,通過管理流程重組和業務流程再造,在企業信息系統平臺建設上逐步投資,構建了區域鹽業信息傳遞的硬件和軟件平臺,如云南鹽化基本建立了集財務、業務、人力資源、決策支持、辦公自動化、審批、協作辦公于一體的現代信息化系統,為推進云南省食鹽流通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了質的飛躍。但仍有多數經營企業的管理信息平臺無法涵蓋采購、生產、銷售、配送等各個流通環節,在實時了解地方銷售、庫存、貨款結算等有關信息方面存在滯后的問題。生產和流通之間的信息傳遞不透明,傳遞效率低下嚴重影響了食鹽流通成本和效率。

現有的專營體制下,政企合一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行業的安全,減少了政府負擔,具有一定的監管效率。而一旦食鹽市場化改革,政企合一的模式以及鹽業公司垂直經營的唯一局面會被完全打破,不同資本的市場進入和不同主體的生產經營,急需現代化的信息平臺監督管理食鹽流通市場,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鹽業物流信息管理平臺是食鹽流通作業與管理現代化的有力支撐,也是實現食鹽流通環節全過程質量控制的有力保證。

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如倉庫管理信息系統、運輸管理信息系統、條形碼技術、EDI、RFID、GPS、ERP等供應鏈管理、物流理論與信息技術,在食鹽流通信息化平臺建設中的應用,既可以節省企業成本,又可以提高企業服務效率,同時還可以保障全鏈條的食鹽質量控制與監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山县| 元江| 南乐县| 永平县| 商城县| 鄂尔多斯市| 汉中市| 柳州市| 百色市| 台安县| 德钦县| 屯留县| 楚雄市| 英山县| 瓦房店市| 湘西| 灵川县| 阿合奇县| 余江县| 玉屏| 厦门市| 四子王旗| 河南省| 高碑店市| 达州市| 千阳县| 汤原县| 湖南省| 山阳县| 娄烦县| 松阳县| 临朐县| 许昌市| 公主岭市| 缙云县| 仙游县| 旺苍县| 南江县| 肇庆市| 揭西县|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