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食鹽經營市場化改革研究
- 王可山 劉永勝 郝玉柱
- 584字
- 2020-04-07 10:20:12
五、逐步提高市場集中度
美國、日本都是數家大企業寡頭占據市場的格局。美國原鹽年產量約為4600萬噸,由6家公司控制,其中IMC Global、莫頓鹽業、嘉吉公司三大鹽業寡頭,生產能力均在1300萬噸左右。日本本土建立了6大海水制鹽工廠,分屬于4家公司,進口業務也基本由2到3家大公司壟斷。澳大利亞原鹽的年總產量約為1400萬噸,主要由不足10家公司來壟斷競爭。法國南方鹽業公司幾乎獨家主宰全國鹽業市場。由此可見,西方發達國家經過鹽業體制改革和產業組織的整合,市場集中度極高,規模經濟效益顯著。
從鹽業企業的規模和生產效率看,美國鹽業行業的集中度高度集中,規模效應顯著。其中,莫頓公司、北美鹽業公司、嘉吉公司、巖鹽公司等幾家大型集團控制著全美約90%以上的鹽業市場份額。這些集團公司產銷高度一體、經營高度集中,形成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寡頭壟斷模式,(15)規模經濟使得同類鹽產品的制造成本低。日本鹽業的產業集中度也很高,規模也較大,日本最大的海鹽生產企業是日本海水公司,其鹽產量占日本鹽產量的比例在50%。日本鹽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較高,鹽的生產成本也較低。(16)
我國制鹽企業規模小、數量多,鹽業的產業集中度低,鹽業勞動生產率總體較低。由于我國制鹽業的人工成本低、生產工藝落后、交易成本較高,我國鹽業的生產成本高于美國,但相對日本較低。因此,我國應加快鹽業企業兼并重組,逐步提高市場集中度,優化市場結構,提高鹽業市場的規模經濟效益。